-
“杰出但不突出”?為什么選他接班李顯龍
-
王慧wanghui@guancha.cn
過去三任總理任內,新加坡通過吸引外國投資和建立出口驅動型經濟,逐漸成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富有的經濟體之一。
有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新加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8.2萬美元,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六。但輿論認為,隨著新加坡經濟日益成熟,不能再指望過去那樣指數(shù)級的增長。
因此,許利平提到,除了明年的大選之外,人口老齡化、高物價等國內現(xiàn)實問題,也是黃循財接下來需要面對的重大挑戰(zhàn)。在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性加劇的氛圍中,他需要帶領新加坡尋找新的增長點。
新加坡的現(xiàn)實利益需要黃循財有熟練的“大國平衡”技巧
談及外部環(huán)境,黃循財說,他很看好東盟這一區(qū)域多邊組織的融合與團結可能帶來的契機。
他認為,亞洲仍會是全球經濟發(fā)展的重心,許多跨國企業(yè)都會在亞洲有據(jù)點,也會把投資分散到不同國家。這樣一來,東盟會更具吸引力,而作為其中一員的新加坡具有國際聲望,企業(yè)可從新加坡服務整個廣泛的亞洲區(qū)域。
新加坡素有東盟“大腦”之稱,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東盟研究中心發(fā)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新加坡和印尼是東盟成員國中,對東盟長遠發(fā)展和進步貢獻最大的兩個成員國。新加坡和印尼分別獲得66%和41.5%受訪者的肯定。
上任前,黃循財接受新加坡媒體聯(lián)訪 圖源:聯(lián)合早報
除此之外,黃循財強調,面對復雜多變、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抬頭的外部環(huán)境,新加坡不能陷入地緣政治浪潮,須堅持以國家利益出發(fā),維持一貫和有原則的處事方法。
新加坡從李光耀開始到李顯龍時代,一直奉行“大國平衡外交戰(zhàn)略”,這也被普遍認為是新加坡能夠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黃循財曾說,他在外交上既不“親中”,也不“親美”,而是“挺新加坡”。
日前在接受《經濟學人》專訪時,黃循財回應了中美關系、新美防務合作、臺海局勢對新加坡的影響等問題。他表示,如果“小院高墻”圍起來的院子越來越大,不僅會對新加坡造成傷害,也會傷害美國和全世界。黃循財強調,新加坡長期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臺獨”?!斑@是一個長期立場……我們不允許自己被任何支持‘臺獨’的勢力所利用?!?
“對于新加坡這樣的小國來說,選邊站隊是不符合自身利益的。新加坡的平衡外交要根據(jù)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自身的國家利益來進行選擇?!痹S利平說,有些人認為新加坡在搞“騎墻戰(zhàn)略”,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實際上這句話并不完全正確。
“新加坡除了安全之外,在政治和經濟上也依靠美國;而中新之間,除了強化經濟合作之外,這些年的安全合作也在不斷加強,包括非傳統(tǒng)安全、打擊電信詐騙等領域?!?
許利平強調,新加坡與中美之間的利益非常復雜,因此要求黃循財有熟練的“大國平衡”的技巧。這對他來說會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因為目前的中美關系和以前不一樣了,特別是美國奉行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等政策,給新加坡在中美之間實行“平衡外交”帶來嚴峻挑戰(zhàn)。
- 責任編輯: 王慧 
-
王毅:暴露美方已喪失自信,亂了方寸
2024-05-15 17:11 中國外交 -
美國威脅制裁,印度外長:有些人眼界要放寬一點
2024-05-15 16:38 伊朗局勢 -
中方是否對美國產品加征新關稅?外交部回應
2024-05-15 16:12 中美關系 -
菲律賓200名“平民”今日前往黃巖島周圍海域,外交部回應
2024-05-15 16:09 南海局勢 -
“30年前日本人開豪車中國人騎自行車,30年后…”
2024-05-15 15:58 日本產經 -
強迫中國游客購物,韓國一旅行社被勒令停業(yè)
2024-05-15 15:23 三八線之南 -
他這一嗓子,快把烏克蘭給忽悠“瘸”了
2024-05-15 15:07 烏克蘭之殤 -
“可怕的消息!對中國這樣,將打擊每個美國家庭”
2024-05-15 13:16 美國一夢 -
“美以私下說好了:他來,不動手”
2024-05-15 11:41 -
太陽剛剛爆發(fā)近20年來最強耀斑,對地球……
2024-05-15 11:21 天文 -
她竟稱“希望中國以理性方式回應”
2024-05-15 11:21 中美關系 -
法國突發(fā)!囚車遭劫致2名獄警死亡,馬克龍“震驚”
2024-05-15 10:56 法國見聞 -
“太諷刺了!”TikTok內容創(chuàng)作者出手
2024-05-15 10:42 大公司 -
俄新防長:中印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歐洲不行
2024-05-15 10:14 俄羅斯之聲 -
“別學美國對華這種‘壞主意’”
2024-05-15 08:58 新能源汽車 -
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首次會議,中方表明嚴正立場
2024-05-15 08:11 中美關系 -
以軍下達新“撤離令”
2024-05-15 06:43 巴以恩仇錄 -
“我對俄中經濟關系的宏偉前景充滿信心”
2024-05-15 06:38 觀察者頭條 -
又一位宣布辭職!“作為歐洲猶太人的后裔,我無法保持沉默”
2024-05-14 23:54 巴以恩仇錄 -
“中企創(chuàng)新力令人印象深刻,反華情緒不應干擾市場”
2024-05-14 22:57
相關推薦 -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評論 21“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評論 131“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評論 164“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評論 146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評論 208最新聞 Hot
-
中國按下“暫停鍵”,“波音重大挫折”
-
“長期來看,特朗普關稅或將增強中國國內經濟”
-
真急了!特朗普要叫停英偉達對華特供版
-
摩根大通CEO喊話特朗普:中美脫鉤不應是美國目標
-
美國網友涌向這家中國電商平臺,下載量暴增940%
-
知名華裔教授在美失聯(lián),妻子控訴:為這國奉獻,卻被當罪犯
-
拜登卸任后首次公開抨擊特朗普,白宮嘲諷:震驚,我以為他去睡覺了
-
美官員挑撥:匈牙利,要小心中國
-
加稅前奏?特朗普下令啟動調查
-
法國農業(yè)部向廣告商提要求:用白人演員替代混血演員
-
劉滿倉被逮捕
-
白宮:特朗普希望哈佛大學道歉
-
果然,歐盟白費工夫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歐盟抱怨:談了兩小時,不知道美國要什么
-
隔空互懟,萬斯批澤連斯基:荒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