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駐德大使:希望歐洲在看待電動汽車和華為5G問題上展現更多開放和自信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網站9月28日消息,吳懇大使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四周年招待會上進行致辭:
尊敬的克勒前總統(tǒng)和夫人,
尊敬的各位聯(lián)邦議員,
尊敬的各位外交使節(jié),
親愛的同胞們,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晚上好!
首先,我謹代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歡迎大家出席今晚的招待會,與我們共慶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四周年華誕。在此我也對長期關心、支持并積極致力于中德友好與合作事業(yè)的兩國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和誠摯敬意!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74年前,新中國在一個變亂交織的國際環(huán)境下誕生,在舊冷戰(zhàn)的陰霾、意識形態(tài)對立以及外部封鎖圍堵中開始了艱難的重建進程,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各族人民克服了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通過艱苦奮斗積極進取,以開放合作擁抱世界,不僅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也用短短幾十年時間走過了西方工業(yè)國幾百年的工業(yè)化歷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落后的農業(yè)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經濟發(fā)展引擎。
我時常憶及36年前自己作為一個年輕學子來到德國留學時的情形,德國發(fā)達的工業(yè)和繁榮的經濟同當時的中國形成強烈反差,也讓我非常期待自己的國家有朝一日能取得像當時德國那樣的發(fā)展水平。令我欣慰和自豪的是,中國人民和德國人民一樣,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經濟發(fā)展奇跡。徹底擺脫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小康的千年夢想不僅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得以實現,今天的中國也擁有世界上最大和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當然我們不會忘記德國和歐洲在中國改革和發(fā)展中所給予的支持與幫助,特別是那些長期致力于推動對華合作的企業(yè)、機構和人士,你們是中國發(fā)展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而中國的發(fā)展反過來也促進了歐洲和德國的經濟繁榮和福祉,中國成為很多德國企業(yè)重要的增長和盈利市場。
今天的中國不再是百年前孱弱的中國,自我封閉的歷史教訓和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也讓中國更加堅定地繼續(xù)走開放、合作、共贏之路。中國近兩百年的發(fā)展史更是一部生動的教科書,告誡世人,自我封閉只會失去世界,最終也會失去自己,保護主義帶不來繁榮和安全,最后什么也保護不了。始于45年前的改革開放是中國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的制度性密碼,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fā)展也將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發(fā)展道路上,中國始終從合作與伙伴的角度看待德國和歐洲,我們也希望“伙伴”能繼續(xù)成為歐洲和德國看待和發(fā)展對華關系的優(yōu)先定位。事實已經并將繼續(xù)證明,中國的發(fā)展不僅會為世界經濟做出貢獻,也會為德國和歐洲開啟更多機會之窗。
女士們,先生們,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當年留學期間德國教授、同學以及普通民眾的友善給我留下溫暖的記憶,也在我內心種下了中德友誼的種子。中德關系在過去50多年時間里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雙方的交流合作幾乎覆蓋所有領域,數千家德國企業(yè)和機構活躍在中國市場,中國也已連續(xù)多年成為德國全球最大貿易伙伴。我也高興地看到,很多當年像我一樣的中國留學生今天都活躍在中德合作的各個領域,以不同的方式為促進中德合作與友誼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貢獻。今天有4萬多年輕的中國學子在德國留學,我相信他們未來也都會成為中德合作與友誼的使者,希望德國政府和社會能繼續(xù)以開放的心態(tài)而非懷疑甚至戒備的眼光看待來自中國的學生和學者,我們需要在兩國年輕一代心中播下更多友誼的種子,他們不是風險,而是未來兩國關系的建設者。
疫情3年讓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受到很大限制,也增加了彼此間的隔閡與認知差異,雙邊關系亟需注入新的動力。在當前這個充滿全球挑戰(zhàn)的時代,對話與交流的重要性從未像今天這樣突出,我們必須保持國際聯(lián)系與合作,致力于增進互信和交流,而非相互猜疑和對立。今年6月舉行的中德政府磋商為全面重啟兩國各領域對話與合作打響了發(fā)令槍。作為政府磋商的重要成果,本周二中德第四輪高級別安全對話在柏林成功舉行,本周末雙方還將舉行新一輪高級別財金對話。兩國立法機構交流也在加快重啟,我們也期待中德對話論壇能繼續(xù)成為促進互信與合作的平臺。今年以來,中國已陸續(xù)推出多項促進人員往來便利化的措施,大幅簡化了簽證手續(xù),并對不少簽證種類采取暫停采集指紋要求。
很多德國朋友因為疫情已有好幾年沒去過中國了,我建議并歡迎大家抽時間再去中國看看。如果只是憑借媒體報道或二手甚至三手信息來認識中國,對中國的認知就會有失偏頗,更難言客觀。近段時期,一些歐洲智庫和所謂中國問題專家拋出了很多唱衰中國經濟的文章和觀點,甚至把中國塑造為世界經濟“風險之源”。當然,我也知道,德國目前遭受的唱衰壓力不比中國小。坦率講,“產能過剩論”、“債務危機論”到“經濟失速論”、“中國崩潰論”,這些論調始終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早在多年前,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就曾將所謂“中國崩潰論”列入十個最糟糕的預測,一同上榜的還有“2012世界末日”預言。
這幾年,各國經濟恢復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疫情“疤痕效應”,在進入平穩(wěn)恢復階段之前出現波動是普遍特征。在世界經濟復蘇整體乏力背景下,中國也不可能獨善其身。但即便如此,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5%,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世界銀行、經合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預計中國今年能夠實現5%的增長目標,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將超過1/3。以中國當前經濟體量,即便保持5%的增速,每年也相當于增長一個荷蘭,三年增量相當于一個法國。我完全贊同一位德國企業(yè)家的看法,放棄中國市場就是同機遇和增長告別。
女士們,先生們,
理性務實不是天真,在這個充滿不穩(wěn)定性不確定性的世界,理性和信心同樣重要。當變革之風吹起時,有人砌高墻,有人轉風車。面對百年變局和“時代轉折”,以及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戰(zhàn),憂患和風險意識是必要和有益的,我也理解在疫情和地緣政治危機雙重沖擊下德國各界的安全擔憂,但不能因害怕變化和競爭就迷失方向、壁壘高筑。德國那句老話“害怕不是好顧問”富有哲理和現實意義。德國博世公司創(chuàng)始人曾說過,“對于一個企業(yè)而言,想要保持持久和進步,沒有比缺乏競爭者更糟的了”。我認為,這種面對競爭的積極開放心態(tài)是德國眾多知名企業(yè)長久不衰的重要秘訣,因為“吹滅別人燈,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競爭與風險之間不必然劃等號,不發(fā)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不合作才是最大風險。我們希望歐洲在看待電動汽車和華為5G問題上展現更多開放和自信,中方也愿在互利共贏基礎上繼續(xù)深化同歐洲和德國的合作。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有個成語叫“雙喜臨門”,除了即將到來的國慶節(jié),明天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這是個象征收獲和團圓的節(jié)日。中國國慶節(jié)2天后是德國的國慶節(jié),可謂“好事成三”。在此,我祝愿在場所有的中外嘉賓都能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佳節(jié)。
最后,我提議:
為中德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友誼,
為各位來賓的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
干杯!
- 責任編輯: 林鈴錦 
-
美國政府關門“已成定局”
2023-09-30 12:16 美國政府關門 -
離任講話中,“他對特朗普發(fā)起赤裸裸的猛烈攻擊”
2023-09-30 11:08 美國政治 -
普京簽署命令:烏克蘭公民可憑有效證件免簽證出入俄羅斯
2023-09-30 08:41 烏克蘭之殤 -
“沒有普里戈任的瓦格納計劃開始實施”
2023-09-30 08:28 俄羅斯之聲 -
巴沙爾:在國際上,中國的愿景也是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愿景
2023-09-30 07:30 敘利亞內戰(zhàn) -
巴基斯坦突發(fā)!至少52死50傷
2023-09-29 20:23 巴鐵 -
普京見了他,“沒有普里戈任的瓦格納計劃或正式實施”
2023-09-29 20:08 -
“美國想組團抗中,印度和越南沒興趣”
2023-09-29 19:26 觀察者頭條 -
特魯多“自作多情”?美方聲明完全沒提
2023-09-29 17:33 -
泰國警察總署副署長疑牽涉網賭被查,每月自掏腰包用于警隊開支
2023-09-29 14:27 -
國會開支僵局難破,白宮通知員工做好“關門”準備
2023-09-29 13:42 美國政治 -
中秋節(jié)赴任,洪都拉斯首任駐華大使抵達北京
2023-09-29 12:32 -
幫派暴力升級,瑞典政府求助軍隊
2023-09-29 12:17 歐洲亂局 -
應美方邀請,中美舉行亞太事務磋商
2023-09-29 12:16 中美關系 -
共和黨人失望:這是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2023-09-29 10:10 美國政治 -
哥倫比亞政府官員:哥方期待加入“一帶一路”倡議
2023-09-29 09:42 一帶一路 -
福島核污染水第二次排海將于10月5日開始
2023-09-29 08:02 福島核泄漏 -
駐菲使館提醒:不要輕信虛假“高薪招聘”務工廣告
2023-09-29 07:29 -
中國代表譴責西方國家侵犯土著人權利行徑
2023-09-29 07:22 中國外交 -
對華征稅有必要嗎?朔爾茨這么回
2023-09-28 20:03 德意志
相關推薦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評論 23“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評論 200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評論 268美媒竟來碰瓷:解放軍這次演訓,“是在考驗美國決心” 評論 194圍島集結、多向抵近!現場視頻來了 評論 179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機會”
-
共和黨人也不滿關稅,“長期來看,我們都會死”
-
韓網民強扯“中國間諜”喊美軍介入,駐韓美軍急了
-
美國航運巨頭發(fā)話:我們有很多中國船,這錢得美國人掏
-
馬斯克狂撒2500萬,這場“會改變西方文明進程”的選舉還是輸了
-
俄高官有望沖突后首次訪美,“美方暫時解除制裁”
-
美防長稱日本是“前線”,日媒急了
-
美國兩黨拿出對俄制裁草案:征500%二級關稅
-
“眾叛親離!要是再發(fā)生911,誰還同情美國人?”
-
特朗普明天將在白宮開會,討論TikTok命運
-
“白宮正研究:丹麥給格陵蘭6億,我們加價”
-
美國司法部要求判他死刑:讓美國再次安全
-
她對美放狠話,還提到歐盟的“實力地位”
-
“歐美關系搞砸了,歐盟準備以自己的方式應對中國 ”
-
周一鳴接棒港警“一哥”
-
他演講超25小時,狂噴特朗普馬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