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宣布暫停對加拿大公民提供簽證服務,加拿大決定“暫時調整”在印外交人員數量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錫克教領袖遭暗殺事件,引爆加拿大和印度的“外交戰(zhàn)火”,如今這團“火焰”愈演愈烈,兩國外交戰(zhàn)再度升級。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路透社當地時間9月21日報道,提供簽證服務的印度公司BLS International當天發(fā)布消息稱,接印度駐加拿大使團的通知,印度將暫停對加拿大公民提供簽證服務,并稱暫停原因為“操作原因”。
同日,就在印方發(fā)布這一消息后不久,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公署(相當于大使館)表示,在一些外交官于社交媒體上受到威脅后,加方決定暫時“調整”在印度的工作人員。路透社稱,這些事件的發(fā)生無疑加劇了這兩個國家近期不斷升級的緊張關系。
資料圖: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印度總理莫迪
據報道,BLS International的相關消息聲明寫道:“來自印度代表團的重要通知,由于操作原因,自2023年9月21日起,印度簽證服務已暫停,直至另行通知?!睂Υ饲闆r,印度外交部拒絕發(fā)表評論,并要求問詢此事的BBC查閱BLS International的網站。
隨后,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公署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鑒于目前緊張局勢加劇的環(huán)境,我們正在采取行動確保我們外交官的安全?!?
“由于一些外交官在各種社交媒體平臺上受到威脅,加拿大全球事務部正在評估其在印度的人員補充情況?!甭暶鬟€稱:“因此,出于謹慎考慮,我們決定暫時調整在印度的員工人數?!?
聲明中,并沒有詳細說明調整員工人數意味著什么。而針對印度和加拿大當天接連做出的這兩個“動作”,印度外交部和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公署的發(fā)言人都沒有回應。
當地時間9月19日,印度新德里,安全人員在加拿大高級委員會外巡邏。當天,印度外交部發(fā)布公告稱,印方將驅逐一名加拿大高級外交官,該名外交官被要求在未來5天內離開印度。圖自澎湃影像
此前一天(9月20日),隨著關系惡化,印度已告誡身在加拿大和計劃前往加拿大的印度公民保持“最高警惕”。印度外交部當天表示,“鑒于加拿大的反印度活動,以及在政治上被容忍的仇恨罪行和暴力犯罪不斷增加,(我們)敦促所有在加拿大和考慮前往的印度公民保持最高警惕?!?
印度外交部還在一份聲明中補充說:“鑒于加拿大日益惡化的安全環(huán)境,我們特別建議印度學生格外小心,保持警惕?!?
今年6月18日,加拿大公民、當地知名錫克教領袖尼賈爾在溫哥華附近的一個錫克教徒聚居區(qū)遭槍殺。加拿大調查人員此前將尼賈爾的死亡歸類為“有針對性的事件”,但印度方面否認與此案有任何牽連。
三個月過去后,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于9月18日在下議院發(fā)表講話時稱,加方情報部門已經確定,尼賈爾被槍殺一事與“印度政府特工”之間存在“可信”聯(lián)系。當天,加拿大還驅逐了印度駐加外國情報機構研究與分析部門負責人帕萬·庫馬爾·拉伊。此外,本月早些時候,印度總理莫迪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因錫克教問題“訓斥”了特魯多,加拿大方面則中斷了與印度的貿易協(xié)定談判。
特魯多在下議院講話,視頻截圖
對于特魯多點名道姓的指控,印度外交部9月19日連發(fā)兩則聲明,駁斥加方指控“荒謬”、“動機不良”,并宣布對等驅逐一名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外交官。目前,美國、澳大利亞相繼發(fā)聲,稱對事態(tài)發(fā)展“深表關切”。
路透社認為,加拿大和印度這兩國的關系幾個月來一直緊張,現(xiàn)在則完全處于歷史最低點,特魯多政府的指控也無疑將進一步惡化加印這兩個G20成員國本已不佳的外交關系。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分析師格羅斯曼(Derek J. Grossman)在推特發(fā)文說,對美國來說,加拿大的指控“可能是自2000年代初以來對美印伙伴關系的最重大考驗”。他補充道,加拿大是美國親密盟友,而一直以來,美國“竭盡全力想讓印度站在自己一邊,以對抗中國”。
路透社也注意到,加拿大因錫克教領袖謀殺案點名道姓指控印度,這種案件通常會在加拿大的“民主盟友”中引發(fā)強烈反應,但這次情況卻有些不同。報道直言,西方國家之所以選擇低調,與中國不無關聯(lián),為達成“利用印度對抗中國”的企圖,在加拿大公布更多確切證據之前,他們并不愿真正介入此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熊超然 
-
韓國警方逮捕17名涉毒美軍
2023-09-21 18:09 三八線之南 -
波音上調預測:未來20年,中國將需要買8560架新飛機
2023-09-21 17:53 -
烏方稱對克里米亞俄空軍基地發(fā)動襲擊,造成“嚴重破壞”
2023-09-21 17:45 烏克蘭之殤 -
商務部:中澳同意對話協(xié)商解決大麥、葡萄酒等貿易爭端
2023-09-21 17:12 -
“南方國家已厭倦聽我們說教,再不改變就麻煩了”
2023-09-21 16:43 不列顛 -
他獲提名確認后,美軍最高軍職和文職首次由黑人包攬
2023-09-21 16:25 美國政治 -
拜登首次見了,“中亞五國領導人沒有講話”
2023-09-21 16:01 美國政治 -
韓國國會通過李在明拘留同意案
2023-09-21 16:00 三八線之南 -
德國正考慮禁用華為部分設備?外交部回應
2023-09-21 16:00 中國外交 -
菲律賓稱考慮向國際法院起訴中國,外交部回應
2023-09-21 15:53 南海局勢 -
日方稱駐華使館接到約40萬通騷擾電話,中方回應
2023-09-21 15:46 中國外交 -
實施跨境裸聊敲詐,153人從印尼被押解回國
2023-09-21 15:44 打擊網絡詐騙 -
中企將在美建電池廠,他又想攪黃
2023-09-21 15:21 中美關系 -
尼泊爾總理普拉昌達將訪華
2023-09-21 15:20 -
馬朝旭出席安理會烏克蘭問題高級別公開會
2023-09-21 15:12 烏克蘭之殤 -
CNN主持人涉華議題“挖坑”,澳外長不跟
2023-09-21 15:07 -
德企巨頭頂住政府施壓,“中國市場事關生死存亡”
2023-09-21 14:35 德意志 -
岸田在美就對華關系表態(tài)
2023-09-21 14:15 中日關系 -
禁用華為、中興?德國運營商不干了
2023-09-21 11:52 德意志 -
“法國又推出一個將中國電動車排除在外的武器”
2023-09-21 11:39
相關推薦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04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評論 97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評論 343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評論 242最新聞 Hot
-
“不能太依賴美國,歐洲得買點俄氣”
-
“僅靠美國?休想”
-
“拋售美債是對美國經濟政策喪失信心”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馬斯愿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但有個前提”
-
“印度這行業(yè)要玩完了”
-
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
“豁免是對中國實力的認可,不豁免更是機會”
-
“離了中國貨,清涼一夏都難…”
-
“還跟我提投資?等美國穩(wěn)定了再說吧”
-
俄副外長:中國需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準備供應多少
-
英國反華議員赴香港探親被拒入境
-
石破茂對美發(fā)出“迄今最強烈警告”
-
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
關稅成本暴漲40多倍,美企CEO叫苦: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