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貝爾獎即將揭曉,這些華人科學家被看好
最后更新: 2022-10-03 07:54:14每年10月,是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季。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和2021年的諾貝爾獎線下頒獎禮都被迫取消了,今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有望回歸線下,并邀請前兩年的獲獎者參加。
在歷史上,要預測諾獎花落誰家是極其困難的。這不僅因為入圍名單和提名人都是秘密的,而且諾獎通常獎勵給幾十年前的重大科學發(fā)現,時間跨度之長使得每一年的獎項都難以預測。
在今年諾貝爾獎的熱門奪獎名單中,多名華人科學家被提及,包括剛剛獲得今年拉斯克醫(yī)學獎的香港中文大學醫(yī)學院分子生物學臨床專家盧煜明;2022年度引文桂冠獎獲得者、神經科學家李文渝;制造了柔性“電子皮膚”半導體聚合物的化學工程師鮑哲南。
憑借高引論文能否獲獎?
拉斯克醫(yī)學獎被譽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風向標”。盧煜明找到了一種使用孕婦血漿檢測胎兒DNA的無創(chuàng)檢測的方法,可以檢測與唐氏綜合癥相關的特征異常,這項發(fā)現徹底改變了篩查胎兒遺傳異常的臨床實踐,現在每年有數百萬人使用這種檢測方法。他還基于這一原理創(chuàng)立了公司,用于早期多癌的發(fā)現,其中一家被開創(chuàng)性的液體活檢巨頭Grail公司收購。
另一位被看好的華人科學家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主任李文渝。今年9月,李文渝獲得了科睿唯安2022年度引文桂冠獎的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她在2006年的《科學》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開創(chuàng)性的論文,首次發(fā)現了一種被稱為TDP43蛋白聚集在額顳葉癡呆(FTLD)和漸凍癥(ALS)中的作用,這篇文章被引用超過4000次。李文渝還因此獲得了2020年度科學突破獎。
在諾貝爾化學獎方面,斯坦福大學的女科學家鮑哲南具有潛力。她開創(chuàng)了有機和聚合物電子材料的新型仿生應用,包括柔性“電子皮膚”。這種技術有望在未來與人的神經系統(tǒng)聯(lián)系在一起,制造出一種和人類皮膚功能類似的人造皮膚。
華裔科學家如果能夠在諾貝爾自然科學領域獲獎,將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2015年,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青蒿素對抗瘧疾的研究成果分享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諾貝爾獎評選一方面是要看是否有理論的突破或者是劃時代技術方面的革新,如果只是應用層面的創(chuàng)新,而不是重大的基礎研究突破,那么獲獎的可能不大;如果僅僅是論文引用次數多,而缺乏重要的原創(chuàng),那么獲獎的可能性也不大?!币晃粐鴥葟氖禄A研究的科研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還有哪些熱門領域可能獲獎?
去年mRNA疫苗的呼聲較高,但最終未能破例獲得諾貝爾獎。今年mRNA疫苗仍然是最大的熱門。截至目前,全球因新冠疾病死亡人數已經突破600萬人。
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還傾向于輪流獎勵不同領域的學科,這就是所謂的“周期性”。例如醫(yī)學獎方面,神經科學、癌癥或傳染病的發(fā)現每十年左右就會得一次獎;基礎分子生物學的發(fā)現和疾病療法的發(fā)現也會交替獲獎。
在過去的十年中,醫(yī)學獎多次回歸基礎研究。例如2013年獎勵給了細胞內運輸機制的發(fā)現;2016年獎勵給細胞自噬機制的發(fā)現;2017年獎勵給控制晝夜節(jié)律的生物鐘;2019年獎勵給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2021年獎勵給細胞如何感知溫度。瘧疾、免疫腫瘤學和丙肝等偏重臨床應用的發(fā)現也分別于2015年、2018年和2020年獲獎。
今年被寄予厚望的對疾病遺傳基礎做出開創(chuàng)性的發(fā)現還包括BRCA基因突變在乳腺癌和卵巢癌中的作用,以及各種類型的地中海貧血背后基因變化對新的基因療法的作用。
另一個熱門領域是基因測序,例如領導了人類基因組第一份草圖的科學家可能被表彰,包括前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Francis Collins),以及第一臺DNA自動測序儀背后技術的發(fā)明人。
此外,快速準確預測蛋白折疊的DeepMind背后負責AlphaFold人工智能項目的領導者John Jumper也有可能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原標題:諾貝爾獎即將揭曉 這些華人科學家被看好
- 責任編輯: 連政 
-
美國新增感染5342例,無新增死亡
2022-10-03 07:35 抗疫進行時 -
巴西大選首輪投票結束,計票工作開始
2022-10-03 07:22 -
“我們受夠了!”英國超50城鎮(zhèn)爆發(fā)游行,德國也…
2022-10-02 22:54 歐洲亂局 -
“北溪-1”也已停止泄漏
2022-10-02 22:48 歐洲亂局 -
俄副總理:有修復可能,但…
2022-10-02 21:12 歐洲亂局 -
俄憲法法院批準四地入俄條約文件
2022-10-02 19:36 烏克蘭之殤 -
巴西大選首輪投票正式開始,前任和現任總統(tǒng)同臺較量
2022-10-02 19:17 -
這BGM一響,中國隊球迷憋不住了
2022-10-02 18:07 -
“這是現代歷史上最糟糕的時刻”
2022-10-02 15:42 美國一夢 -
車臣領導人:要更強硬,考慮用低當量核武
2022-10-02 14:58 烏克蘭之殤 -
美方很直白:巨大機遇,一勞永逸
2022-10-02 14:02 歐洲亂局 -
劉強東明州事件雙方以和解終結,本人回應
2022-10-02 14:00 大公司 -
已致125死186傷,“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嚴重的球場災難”
2022-10-02 12:26 -
德防長突訪烏克蘭:將在未來幾天提供先進防空系統(tǒng)
2022-10-02 11:33 -
尼日利亞:考慮買C919
2022-10-02 11:11 中國大飛機 -
中國連任國際民航組織一類理事國
2022-10-02 10:37 -
被控燒毀“好人理查德”的他,無罪
2022-10-02 10:19 美國一夢 -
美加州州長簽法案,將中國農歷新年定為法定假日
2022-10-02 09:06 節(jié)日談 -
“北溪-2”停止泄漏氣體
2022-10-02 08:30 歐洲亂局 -
世界第一高樓點亮“中國紅”
2022-10-02 08:07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159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55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99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評論 153最新聞 Hot
-
“MAGA巨星”唱反調,“中國制造真的很棒”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lián)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稅”
-
澤連斯基回應:?;?0小時太短,建議30天
-
韓國一戰(zhàn)機飛行訓練中掉落機炮吊艙和空油箱
-
“美國在地球上跟中國爭,卻把太空主導地位拱手讓出”
-
內塔尼亞胡:摧毀哈馬斯前不會結束軍事行動
-
超900人簽署“反關稅宣言”,包括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
“中國正投入萬億美元,我們卻在這胡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