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屆美國年輕人流行起“在職離職”?僅31%投入工作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2-10-09 13:23:03【文/觀察者網(wǎng) 齊倩】最近,美國媒體發(fā)現(xiàn),美國年輕人正在為自己缺少工作熱情而歡呼!他們每天照常上班打卡、只做分內(nèi)之事、對加班說不……他們將之稱作“在職離職”(Quiet quitting)。
這一詞語始于社交媒體TikTok,同時在Youtube、領(lǐng)英和推特等平臺廣泛傳播。截至目前,相關(guān)話題在TikTok上的累計瀏覽量已超過360萬次。
與此同時,美國民調(diào)機構(gòu)蓋洛普發(fā)布的最新民調(diào)結(jié)果顯示,自2020年起,各世代的美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敬業(yè)程度逐漸下降。其中,1989年及之后出生的年輕一代工作最不積極性,僅為31%,創(chuàng)下歷史新底。
美媒定義“在職離職”:不辭職,但只做分內(nèi)事
那么,究竟什么是“在職離職”?
一名視頻博主7月在TikTok發(fā)布了一則視頻。視頻中,他這么講道:“我最近了解了一個叫做‘在職離職’的詞,這意味著你并沒有徹底辭職,而是放棄了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想法。你仍在履行職責,但不再認同工作必須等于生活的心態(tài)……你仍然完成工作,但更專注于照顧自己和工作之外的生活”。
圖自TikTok(下同)
還有一些視頻博主說,“在職離職”對于他們來說,就是“一到下午5點(下班時間)就關(guān)機的手機和電腦,以及不再回復的短信和郵件”;
也代表“只在合同中規(guī)定的時間工作,只做合同規(guī)定的事情”;
“在職離職不是懈怠,只是讓工作和生活之間保持邊界,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
現(xiàn)在,“在職離職”已經(jīng)在美國形成一種流行趨勢,很多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對其津津樂道。而這也引起歐美媒體的注意,包括《華爾街日報》、CNN、Axios、Buzzfeed等媒體紛紛對“在職離職”的定義和背后現(xiàn)象做出專題報道。
其中,CNN電視節(jié)目形容,“美國年輕人正在為自己缺少工作熱情而歡呼!”
美國《華爾街日報》在8月12日的一篇報道中稱,“在職離職”的流行與新冠疫情有關(guān):疫情期間,許多美國人被迫居家辦公、工作和生活的界限逐漸模糊化,因此他們選擇“反擊”。
《華爾街日報》報道截圖
美國民調(diào)機構(gòu)蓋洛普近期民調(diào)數(shù)據(jù)顯示,自2020年起,各世代的美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敬業(yè)程度逐漸下降。其中,1989年及之后出生的“Z世代”(1995至2009年出生)和“千禧一代”(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出生)的工作積極性最低,僅為31%,同時也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
蓋洛普科學家哈特(Jim Harter)表示,“在職離職”人群和調(diào)查中的呈現(xiàn)“不投入”(not engaged)的受訪者群體基本吻合。這些人會出現(xiàn)在工作崗位上,但只會完成最低要求的工作,“他們更有可能被動地工作,為自己而不是雇主著想”。
隨著“在職離職”趨勢走紅,一些批評聲音也相繼出現(xiàn)。有人指責此舉是一種“消極逃避”,并不能解決現(xiàn)實問題,只會不利于公司經(jīng)營,同時也不利于個人發(fā)展。
對此,美國年輕一代的“打工人”有話要說。
比特廷格(Josh Bittinger)現(xiàn)年32歲,在一家管理咨詢公司做市場研究主管。他告訴《華爾街日報》,雖然一些人質(zhì)疑“在職離職”是在鼓勵人們變得懶惰,但實際是在提醒大家不要工作到精疲力竭的地步。
比特廷格說,他已經(jīng)過了為脫穎而出而對所有事情都說“好的”的階段,現(xiàn)在,他學會了對一些事情說“不”,為自己留出時間享受生活,而不是在假期查看和回復電子郵件。
41歲的法里斯(Clayton Farris)也表示,當他第一次聽到“在職離職”一詞時,便立即意識到他已經(jīng)在這樣做了——拒絕讓工作憂慮支配自己?!拔胰匀慌ぷ?,仍然取得了同樣多的成就。我只是不會再給自己壓力,讓自己內(nèi)心受到折磨?!?
24歲的韋斯特(Paige West)剛剛參加工作不久。回顧自己過去一年的工作經(jīng)歷時,她說道,當時的工作壓力大到不可思議,她開始脫發(fā)、失眠?,F(xiàn)在,她選擇不再每周工作超過40小時,不再報名參加額外培訓,也不再嘗試與同事做一些無用的社交。
但就美國整體勞動力市場而言,允許Z時代勞動力“在職離職”簡直是一種奢侈?!度A爾街日報》8月15日報道,目前美國勞動人口比2020年初少了約60萬,當時新冠疫情引發(fā)經(jīng)濟出現(xiàn)短暫的嚴重衰退。如果根據(jù)人口增長進行調(diào)整,美國勞動力會少幾百萬。根據(jù)美國勞工部的數(shù)據(jù),工人數(shù)量在今年早些時候接近疫情前水平后,3月以來下降了40萬。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 責任編輯: 齊倩 
-
俄方駁斥“俄領(lǐng)導層內(nèi)部動蕩”:完全不屬實
2022-10-09 11:06 俄羅斯之聲 -
3秒,38槍…美國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國一夢 -
美國回應:已得知消息,不予評論
2022-10-09 09:59 俄羅斯之聲 -
“先發(fā)制人”打擊俄羅斯?美國重申:不會直接參與
2022-10-09 09:54 烏克蘭之殤 -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后最新衛(wèi)星圖像
2022-10-09 09:35 俄羅斯之聲 -
拜登渲染“核末日”,馬克龍:說話該謹慎點
2022-10-09 08:39 烏克蘭之殤 -
離譜!美頂級兒童醫(yī)院稱孩子“在子宮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別者…
2022-10-09 08:30 美國一夢 -
美國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國一夢 -
克里米亞大橋恢復通車,普京下令加強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觀察者頭條 -
日韓稱朝鮮9日發(fā)射彈道導彈
2022-10-09 07:23 三八線之南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中斷事故初步確認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歐洲亂局 -
俄方:克里米亞大橋爆炸車車主系俄一邊疆區(qū)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羅斯之聲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大規(guī)模中斷,或被蓄意破壞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烏克蘭國安局稱:大橋在美麗地燃燒
2022-10-08 23:00 烏克蘭之殤 -
俄國防部:蘇洛維金出任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
2022-10-08 22:13 俄羅斯之聲 -
上一秒還在啃漢堡,下一秒就被美國警察的子彈狂追
2022-10-08 22:00 -
彭博社:中國持有正確的物種保護理念,西方應更開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樓:含中國產(chǎn)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販沖進市政廳掃射:外墻布滿彈孔,市長當場死亡
2022-10-08 20:35 -
被美國天價氣“背刺”,德國拉日韓組“G7+”談價
2022-10-08 19:38 歐洲亂局
相關(guān)推薦 -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165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48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79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14最新聞 Hot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拜他所賜,美國變成了流氓國家”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diào),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lián)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
“五角大樓里完全崩潰了”,3名美國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納瓦羅不在,他們沖進白宮勸說特朗普暫停關(guān)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