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的‘中國通’越來越匱乏”
最后更新: 2022-10-09 14:20:49【文 觀察者網(wǎng)/李澤西】
8月1日,《南華早報》發(fā)表題為“對于美國的下一代中國專家來說,挑戰(zhàn)不僅僅是語言和國家準入問題”的文章,指出當前希望了解中國的美國人主要面臨兩層阻礙:美國學術(shù)政治化和疫情因素。
《南華早報》報道截圖
受《南華早報》采訪時,密歇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瑪麗·加拉格爾(Mary Gallagher)認為,學生們可能考慮到“政治敏感性”而決定不進行中國相關(guān)研究。她稱“現(xiàn)在專研中國對于學生來說風險很大”。她還說,許多研究中國的學者被迫依賴線上信源,但是線上信源的質(zhì)量不如傳統(tǒng)信源,不利于互相理解。
維拉諾瓦大學政治學教授德博拉·塞利格森(Deborah Seligsohn)認為,特朗普政府期間不斷升級國家安全審查要求,增加了許多學者對于自己中國關(guān)系的顧慮。
美國今年2月才終止了2018年施行的“中國行動計劃”,要求94個地區(qū)司法部門每年至少提出一至兩起針對中國的訴訟,以防止中國“從美國竊取信息”。該計劃施行期間導致了一系列針對學術(shù)界人士的訴訟,引發(fā)了美國亞裔族群以及學術(shù)界的極大不滿。負責國家安全的助理司法部長馬修·奧爾森(Matthew Olsen)承認該計劃是錯誤的,不僅助長了歧視,同時也損害了美國在吸引尖端人才和推動科技進步方面的利益。
文章還指出,對于大部分美國人來說,研究中國首先面臨的一個挑戰(zhàn)是語言不通。據(jù)美國現(xiàn)代語言學會(MLA)2019年公布的高等教育機構(gòu)非英語課程報名數(shù)據(jù),學習非英語語言課程的人中僅約3.7%(5.3萬人)選擇中文。
MLA報告數(shù)據(jù)
賓西法利亞大學中國研究專業(yè)的畢業(yè)生,22歲的帕特里克·貝勒(Patrick Beyrer)符合開展以中國為重點的職業(yè)生涯的所有條件:語言技能、先前在中國大陸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熱情。這意味著他比絕大多數(shù)美國人的起點都高。然而,即便如此,他也因疫情因素而無法獲取留學中國以進一步深造的簽證。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認為,如若不能盡快恢復線下溝通,許多年輕人若想要研究中國將“缺乏親自體驗中國的經(jīng)歷,可能會導致其理解和解釋中國及其政策的能力減弱”。
其他受《南華早報》采訪的專家認為,除了疫情因素,工作機會的減少也使得更少的美國人愿意前往中國發(fā)展。他們指出,這個情況對于年輕美國人影響更大,因為資深“中國通”可以在美國線上與中國國內(nèi)人士保持聯(lián)系,但是年輕美國人卻沒有辦法從中國境外建立關(guān)系網(wǎng)。
- 責任編輯: 李澤西 
-
大橋爆炸后,基輔市政廳外這幕令人傻眼:到底誰是恐怖主義?
2022-10-09 13:58 -
俄方駁斥“俄領(lǐng)導層內(nèi)部動蕩”:完全不屬實
2022-10-09 11:06 俄羅斯之聲 -
3秒,38槍…美國黑人男子死亡
2022-10-09 10:11 美國一夢 -
美國回應:已得知消息,不予評論
2022-10-09 09:59 俄羅斯之聲 -
“先發(fā)制人”打擊俄羅斯?美國重申:不會直接參與
2022-10-09 09:54 烏克蘭之殤 -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后最新衛(wèi)星圖像
2022-10-09 09:35 俄羅斯之聲 -
拜登渲染“核末日”,馬克龍:說話該謹慎點
2022-10-09 08:39 烏克蘭之殤 -
離譜!美頂級兒童醫(yī)院稱孩子“在子宮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別者…
2022-10-09 08:30 美國一夢 -
美國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國一夢 -
克里米亞大橋恢復通車,普京下令加強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觀察者頭條 -
日韓稱朝鮮9日發(fā)射彈道導彈
2022-10-09 07:23 三八線之南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中斷事故初步確認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歐洲亂局 -
俄方:克里米亞大橋爆炸車車主系俄一邊疆區(qū)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羅斯之聲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大規(guī)模中斷,或被蓄意破壞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烏克蘭國安局稱:大橋在美麗地燃燒
2022-10-08 23:00 烏克蘭之殤 -
俄國防部:蘇洛維金出任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
2022-10-08 22:13 俄羅斯之聲 -
上一秒還在啃漢堡,下一秒就被美國警察的子彈狂追
2022-10-08 22:00 -
“中國持有正確的物種保護理念,西方應更開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樓:含中國產(chǎn)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販沖進市政廳掃射:外墻布滿彈孔,市長當場死亡
2022-10-08 20:35
相關(guān)推薦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評論 36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評論 195最新聞 Hot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尷尬!萬斯舉起獎杯,底兒掉了......網(wǎng)友:美國制造?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diào)查有關(guān)?”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quán),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nèi),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wǎng)絡(luò),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忽悠上了:第一個行動的,可以得到“最好的協(xié)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