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反思:美國文化孕育出的槍擊案敘事正在殺死美國人
(觀察者網 編譯)當地時間6月2日,美國作家、前海軍陸戰(zhàn)隊隊員,艾略特·阿克曼(Elliot Ackerman)為《大西洋》雜志撰寫題為《大規(guī)模槍擊案的敘事正在殺死我們》的文章。文章批判了美國文化所孕育出的槍擊案敘事,認為該敘事導致了槍擊案的擴散,因此美國需要從文化上作出應對,講述一個新的故事。
文章標題截圖
以槍手為主角的敘事倒錯
戰(zhàn)爭的故事是人類文明最古老的故事,從《吉爾伽美什史詩》到《伊利亞特》和《埃涅阿斯紀》,戰(zhàn)爭和故事對我們的吸引力往往交織在一起。我們講故事是為了給生活中的混亂賦予秩序,給難以置信的事情強加敘事。還有什么比屠殺更難以置信呢,是特洛伊戰(zhàn)爭、猶太大屠殺,還是得州的一名少年槍手謀殺19名兒童?
美國的大規(guī)模槍擊事件已經落入一種可預測的,甚至是儀式化的流程。我們先是看到頭條新聞,有了一個初步死亡人數;然后隨著細節(jié)浮現(xiàn),我們得知事發(fā)地點在哪、受害者是誰;再經過一兩天,我們熟悉的爭論就來了,即根源在于槍支管控還是心理問題;最后,所有信息都將匯聚到事件主角:槍手。
戰(zhàn)爭的故事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他們將自己置于故事的中心,以好人和英雄自居。然而,這種模式在大規(guī)模槍擊事件的敘事中被顛覆了,槍擊案的主角成了槍手,一個壞人被置于敘事中心。在尤瓦爾迪槍擊案中,我們知道槍手的名字,我們知道槍手的祖母,我們知道槍手在襲擊前發(fā)布的信息,我們知道槍手的熟人對他的看法,我們知道槍手攜帶的武器是什么型號——但我們卻不知道邊境巡邏隊是干嘛的。
槍手登上頭版頭條,邊境巡邏隊員卻默默無聞,這種倒錯正是我們助紂為虐的敘事促成的惡果。
當某人決定成為一名大規(guī)模槍擊案的槍手時,他會如何講述自己的故事?怨恨和疏離似乎是共同的主題,一查爾斯頓教堂槍擊案的兇手被形容為“生活中充滿黑暗”,而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的兇手則被描述為“沒有真正融入社會”。這些兇手渴望成為故事的主角,卻未能得到滿足,是這些故事貫穿始終的主線。
本文作者艾略特·阿克曼(資料圖),曾在美軍海軍陸戰(zhàn)隊服役8年,多次前往中東參與任務,現(xiàn)為知名小說家、記者 圖源:基督科學箴言報
與美軍別無二致的敘事導致擴散
我們對槍支管控和心理健康問題已經討論得夠多了,但對于我們的文化如何構建敘事的關注則少得多。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將講故事定義為一種模仿,他認為我們之所以喜歡講故事,是因為“我們都喜歡理解事物?!比缃瘢v故事和模仿之間的聯(lián)系正在將大規(guī)模槍擊案擴散到整個美國。
就像下一個大規(guī)模槍擊案的槍手,現(xiàn)在肯定正在觀看得州槍擊案的報道。
2015年,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東北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一起大規(guī)模槍擊案發(fā)生后的13天內,發(fā)生第二起大規(guī)模槍擊案的概率將顯著上升。研究人員確定,每一起校園槍擊事件平均會多帶來0.22起槍擊事件。
年輕人,尤其是年輕男性,總有一種成為英雄的強烈沖動。敘利亞內戰(zhàn)期間,五角大樓曾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專門研究和打擊所謂的“伊斯蘭國”的線上招募策略。美國的戰(zhàn)爭策劃者們無法理解,為什么如此多的人會放棄相對舒適的生活,從歐洲前往中東參戰(zhàn),涌向“伊斯蘭國”。
可答案對對美國的戰(zhàn)爭策劃者來說應該是顯而易見的?!耙了固m國”不過在兜售一個故事,一個能讓年輕人成為主角故事,在這個故事中,年輕人能成為英雄或者反英雄,去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這和美軍的敘事別無二致?!?11”之后,整整一代像我一樣的年輕人被美軍忽悠到中東去進行一場堂吉訶德式的十字軍遠征,去建立所謂的民主國家。
得州小學槍擊案兇手 圖自外媒
美國要文化上對策
如今,圍繞最新的大規(guī)模槍擊案,槍手成了主角,一個類似的故事再次成型。對于一個崇尚惡名的社會來說,有人犯下暴行又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2016年7月,法國尼斯恐怖襲擊事件發(fā)生后,幾家法國新聞機構拒絕轉載IS宣傳圖片,也拒絕公布兇手的名字。但美國媒體并沒有向法國學習。
西新墨西哥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妮弗·約翰斯頓研究發(fā)現(xiàn),“與心理健康狀況甚至是獲得槍支相比,對因媒體廣泛報道而聞名的大規(guī)模槍擊事件兇手的認同,才是更有力的暴力推動因素?!币獪p少槍擊案,不僅需要關注心理健康和槍支管控,還應提高對大規(guī)模槍擊事件敘事的認知。
殺人沖動不是美國獨有的,但這種沖動的表達卻是由文化決定的,因此更需要文化上的對策。我們現(xiàn)在關于槍擊案的敘事無疑是病態(tài)的,一些年輕人正在從這些倒錯的暴力敘事中尋找生活的意義,因此我們要講述一個不同的故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黃一帆 
-
中方主張下,IAEA將設專門議題討論美英澳核潛艇合作
2022-06-07 18:36 中國外交 -
美軍士兵疑在駐敘利亞基地發(fā)動襲擊,五角大樓調查
2022-06-07 17:51 美國一夢 -
美國一名2歲兒童意外開槍打死父親,母親被控過失殺人
2022-06-07 17:36 美國槍擊案 -
韓企參與臺灣“潛艇自造”涉嫌泄密,法人代表被通緝
2022-06-07 17:33 三八線之南 -
“不會有人一滿18歲就拿著步槍到處逛了,那樣的日子已經結束”
2022-06-07 17:13 美國槍擊案 -
赫爾松州軍民政府:將就加入俄羅斯聯(lián)邦舉行全民公投
2022-06-07 16:46 烏克蘭之殤 -
中方是否有阻止朝鮮進行核試驗的具體計劃?外交部回應
2022-06-07 16:39 朝核危機 -
無奈取消與俄外長會面,武契奇:曾遭無數次施壓,必須表達不滿
2022-06-07 16:35 -
德法意呼吁?;穑@國坐不住了
2022-06-07 15:46 烏克蘭之殤 -
楊潔篪同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通電話
2022-06-07 15:08 中日關系 -
宣傳強奸文化?這個廣告點燃了印度網民的憤怒
2022-06-07 14:06 -
特魯多沒完沒了
2022-06-07 14:03 -
美國給東南亞光伏“放綠燈”,美媒:對中國有利
2022-06-07 13:54 中美關系 -
墨西哥總統(tǒng)拒絕參加,但他們出發(fā)了
2022-06-07 11:56 美國一夢 -
“對抗通脹要復雜得多,僅關注對華關稅不夠…”
2022-06-07 11:56 美國一夢 -
美國油價創(chuàng)紀錄,CNN強扯中國
2022-06-07 11:52 美國一夢 -
新任韓國駐華大使是他,尹錫悅“高中同學”
2022-06-07 11:23 三八線之南 -
-
美國新增確診104198例,死亡244例
2022-06-07 08:31 美國一夢 -
普京稱解除制裁可走白俄出口糧食,澤連斯基:暫無準備
2022-06-07 07:16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評論 19“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223“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202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53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8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這是在邀請中國搶走我們的科學家,太可怕了”
-
白宮: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
“美國牛肉太貴,換澳牛,味道一樣”
-
特朗普、普京、澤連斯基等發(fā)文哀悼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拜他所賜,美國變成了流氓國家”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