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不與立陶宛斷交是害怕歐盟做出反應?我大使表態(tài)
據(jù)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網(wǎng)站消息,2022年1月17日,駐法國大使盧沙野接受法蘭西24電視臺(France24)采訪,就北京冬奧會、臺灣、中立關系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采訪實錄如下:
記者:還有不到三周的時間,2022年北京冬奧會就要開幕了,但是大家有一些關于疫情的擔憂。本周一中國新增病例數(shù)達到了223例,這是自2020年3月以來的最高記錄,奧密克戎變異病毒也已在北京出現(xiàn)。請問北京冬奧會會受到疫情反彈的影響嗎?
盧大使:中國現(xiàn)在已經完全做好了準備,歡迎世界各國運動員來華參賽,將向世界奉獻一場精彩卓越的冬奧盛會。關于疫情,中國近期的確報告了一些零星病例,但與國際總體疫情形勢相比,中國疫情已經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當前雖然每日新增病例數(shù)有一二百例,但形勢并不嚴峻,中方有成熟有效的疫情防控經驗。
記者:我們注意到,最近西安因為出現(xiàn)了個別病例就采取了“封城”措施。如果外國運動員和代表團到來、或出現(xiàn)本土病例,導致北京疫情反彈,北京會不會采取同樣的措施?
盧大使:中方與國際奧委會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冬奧會的防疫政策,有關賽場在比賽期間采取“閉環(huán)管理”,保障團隊和醫(yī)務人員均已就位。關于西安疫情,我們采取了必要的“部分封城”措施,以便更好地切斷病毒傳染鏈。有關措施取得了積極效果,西安本土新增病例較前已大幅下降。
記者:冬奧會期間,這一措施也會在北京實施嗎?還是完全不會?
盧大使:這要視疫情形勢而定。從目前來看,北京近期僅報告了一例病例,很容易追蹤定位,完全不需要擔心。我相信冬奧會期間北京不會出現(xiàn)嚴重疫情。
記者:從外交層面上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丹麥等一些國家呼吁“不派官員參加北京冬奧會”,以表示對中國人權狀況,特別是新疆地區(qū)人權狀況的擔憂。中方是否擔心會有其他國家加入這一陣營?
盧大使:奧運會是世界各國運動員的競技場,不是個別國家政客的表演場,他們來與不來完全不影響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至于他們拿新疆人權狀況為借口,則完全是建立在謊言的基礎上。
記者:如果現(xiàn)場參賽的運動員決定就新疆、西藏問題表達抗議,中方會有何反應?
盧大使:國際奧委會對“體育運動政治中立”等基本原則有著明確規(guī)定,各國參賽運動員應該嚴格遵守這一原則。
記者:下一個問題關于地區(qū)局勢,特別是臺灣問題。前幾天,臺灣“外交部長”接受本臺采訪時表示,“北京方面的軍事威脅十分嚴峻”。中國國家主席近期就全球對抗可能引發(fā)的災難性后果表示憂慮。大使先生,我們是否正在以危險的方式接近一場戰(zhàn)爭?
盧大使:首先必須明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根本沒有所謂“外交部長”。那位先生的言論違背事實、毫無根據(jù)。當前的關鍵問題并非武力統(tǒng)一,而是臺灣當局、臺獨分裂勢力必須立即停止使臺海局勢不斷緊張升級的挑釁行動。
記者:您認為臺灣方面正在加大挑釁?但臺灣方面表示中國大陸明確提出希望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但實際卻在為戰(zhàn)爭做準備。正因如此,他們認為需要外部特別是美國的支援。
盧大使: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是包括臺灣人民在內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使命。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因如此,中國出臺了《反分裂國家法》。如果臺灣當局繼續(xù)挑釁導致局勢升溫,中國政府將不得不做出相應回應。美國在臺灣問題上沒有起到好作用。臺獨勢力正是自恃有美國的支持才膽敢在所謂“臺灣獨立”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記者:您所說的相應措施是否包括在必要情況下采取軍事手段?還是無論如何都堅持采用和平方式實現(xiàn)統(tǒng)一?
盧大使:和平統(tǒng)一始終是優(yōu)先選項。您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出臺多項措施,推動臺灣海峽兩岸經濟合作和交流。這正是為了改善臺灣民生,給臺灣民眾帶去更多福利。但我們絕不容許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我們不放棄使用武力,針對的不是臺灣人民,而是臺獨分裂分子和某些外部勢力。
記者:臺灣近期在歐盟成員國立陶宛設立代表處,名稱使用“臺灣”而非常用的“臺北”。隨后中國決定降低與立陶宛的外交關系。歐盟指責中國對立陶宛采取貿易報復措施。但中國并未與立陶宛斷交,是不是害怕斷交會引發(fā)歐盟層面的后果?
盧大使:歐盟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立陶宛所作所為違背了歐盟在涉臺問題上的統(tǒng)一立場,給歐盟制造了麻煩。中國政府做出的反應是正當合理的。我們必須確保所有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都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當然,目前為止,我們只是降低了與立陶宛的外交關系級別,并沒有斷交。
記者:為何不斷交?是害怕歐盟可能做出反應嗎?
盧大使:不是害不害怕的問題,而是要表明對立陶宛公然違背一個中國原則的堅決反對。我們始終對立陶宛人民懷有友好感情。希望立陶宛政府糾正錯誤,回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立場上來。
記者:大使先生,最后一個問題,有消息說臺灣正與歐盟就商簽雙邊投資協(xié)議進行談判。臺灣與歐盟如達成協(xié)定是否會觸及中方的紅線?
盧大使:我們堅決反對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和組織與臺灣當局進行官方往來。
記者:如果他們這樣做了,對您來說是否觸及紅線?
盧大使:我們反對臺灣當局破壞中國與歐盟關系的行動。
- 責任編輯: 連政 
-
湯加政府災后首度發(fā)聲:確認3人死亡,災難“史無前例”
2022-01-18 20:36 -
澳籍作家楊軍健康狀況惡化,或在獄中去世?外交部回應
2022-01-18 19:32 中國外交 -
英國博主拿社保卡“釣魚”,反華賬號真信了…
2022-01-18 19:13 -
英媒稱納扎爾巴耶夫目前在中國,外交部回應
2022-01-18 19:05 中國外交 -
日本單日新增確診3.2萬例,創(chuàng)新高
2022-01-18 18:5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印尼通過遷都法案,新首都名為“Nusantara”
2022-01-18 18:07 -
美國5G部署再遇阻,多家航司警告或停飛航班
2022-01-18 17:43 5G -
澳迎來疫情“最致命一天”,10余萬私立醫(yī)護“充公”救急
2022-01-18 17:1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北京確診病例曾收來自加拿大郵件,加衛(wèi)生部長回應
2022-01-18 17:1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最新航拍:“灰”暗湯加
2022-01-18 16:59 -
外媒關注朝鮮貨運列車恢復開往中國:或全面恢復
2022-01-18 16:58 朝鮮現(xiàn)狀 -
俄外長:烏克蘭是美國手中的牽線木偶
2022-01-18 16:47 烏克蘭之殤 -
外交部:將援助湯加一批應急物資
2022-01-18 16:09 中國外交 -
俄總統(tǒng)新聞秘書:普京訪華正籌備中,中方高度重視衛(wèi)生問題
2022-01-18 15:35 中俄關系 -
蘇伊士運河2021年通航船只數(shù)量破2萬艘,創(chuàng)歷史新高
2022-01-18 15:02 -
“為挽救首相之位,約翰遜拿BBC開刀”
2022-01-18 14:36 不列顛 -
德外長:如果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將付出高昂代價
2022-01-18 14:30 烏克蘭之殤 -
聊城大學:在湯加的三位援外教師確認安全
2022-01-18 13:10 -
美歐放棄對俄“核彈級”經濟制裁?白宮否認
2022-01-18 11:28 烏克蘭之殤 -
湯加海底火山噴發(fā)報告首例死亡
2022-01-18 11:12
相關推薦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評論 191“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評論 193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評論 250MAGA基本盤還能“忍”特朗普多久? 評論 179從2000兆帕潛艇級熱成型鋼的“登天”說開去…… 評論 114最新聞 Hot
-
“美國牛肉太貴,換澳牛,味道一樣”
-
特朗普、普京、澤連斯基等發(fā)文哀悼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拜他所賜,美國變成了流氓國家”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
她被提名為聯(lián)大主席,“德國完了”
-
美媒焦慮:哪怕只為跟上中國,美政府都不能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慮放寬汽車進口安全標準
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