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矚目中美元首視頻會晤:這是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最后更新: 2021-11-18 08:45:29(觀察者網(wǎng)訊)11月16日,中美兩國元首進行了坦誠、深入、建設性和富有成效的視頻會晤。
拜登明確重申,美國政府致力于奉行長期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視頻會晤結束后,拜登和美國政府官員一致表示,此次對話“坦率而真誠”,是為了“負責任地管理”中美間的競爭。
對此,美聯(lián)社和一些美國專家認為,這代表拜登政府試圖給緊張的中美關系降溫。在視頻會晤舉行前,拜登的支持率受疫情、通貨膨脹和供應鏈問題影響正持續(xù)下降。
坦誠、深入、合作……這些頻繁出現(xiàn)在雙方表述中的關鍵詞,也為關注此次視頻會晤的國際媒體定下了報道基調:中美均希望緩和兩國緊張局勢,并在競爭中爭取合作。美國學者關注到,“這是一個不一樣的中國?!逼渲?,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CNBC)將此次視頻會晤定義為“自拜登1月上任以來,中美兩國領導人間最親密的溝通”。
但與強調合作、淡化分歧的美媒不同的是,以英國廣播公司(BBC)、《衛(wèi)報》為首的歐洲媒體卻重點突出中美兩國在臺灣問題上的分歧,認為中方領導人有關“玩火者自焚”的表態(tài)是對美方的直接警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金燦榮認為,在目前中美關系充滿矛盾的情況下,舉行元首視頻會晤本身就是個好事。但美方的變數(shù)比較大,我們也不能百分之百信任美方做出的承諾,要做好相應準備。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認為,此次峰會對中美兩國以及領導人的意義,其價值在今天是完全不對等的。對中國來說,中美關系的好壞并不是峰會能夠決定的,不開這個峰會中國一樣能過得去,甚至形勢比美國過得更好。而對于美國來說,美國領導人特別需要這個峰會去為國內政治上加分,這樣就能夠讓民眾對本屆美國領導人有希望、有期盼,并且?guī)ьI美國實現(xiàn)復蘇,走出困境。
美媒:視頻會晤前,拜登支持率正持續(xù)下降
中美元首視頻會晤結束后,拜登于16日稍晚時候在推特發(fā)文稱此次會晤目的在于“負責任地管理”兩國間競爭,關鍵在于“坦率而直接”的交談,“以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沖突”。
推文截圖根據(jù)白宮網(wǎng)站發(fā)布的新聞稿,拜登在視頻會晤中多次強調此次對話“坦率而真誠”。拜登重申中美關系的重要性,將之稱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認為實質性具體對話和管控戰(zhàn)略風險有助于維護兩國關系。
觀察者網(wǎng)注意到,在視頻會晤結束后的第一時間,拜登政府官員就便透過《紐約時報》、BBC、《衛(wèi)報》歐美各大主流媒體就此事做出統(tǒng)一回應,肯定此次會晤的積極意義。
“實際上,會議是關于兩位領導人討論如何負責任地管理中美之間的競爭?!币幻涿拿绹呒壒賳T表示,會議旨在讓雙方放心,誤解不會導致意外沖突。
這名官員稱,兩國元首在許多問題上進行了“健康的辯論”(healthy debate),并補充說這次會議是為了確保中美間許多分歧維持“某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該官員重申,談話是“互相尊重和直接的,而且是開放的”。
圖自美國駐華大使館微信公號
一些美國媒體和專家注意到,拜登政府正用一個聲音說話,突出合作友好、淡化分歧。
“我認為兩國都希望降溫。”美國咨詢機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關注中美關系的分析師阿里·韋恩(Ali wynne)表示,此次對話意味著兩國認識到競爭存在界限。
奧巴馬政府前高級官員、現(xiàn)供職于美國智庫亞洲協(xié)會政策研究所的丹尼·羅素(Daniel Russel)也稱,美國正處于“某種正在進行的轉變之中”。他認為,拜登對兩國關系現(xiàn)狀感到不滿,正在警惕某種可能會令雙方無法承受的問題的發(fā)生。
美聯(lián)社則更加直截了當,稱隨著中美緊張關系加劇,拜登發(fā)現(xiàn)自己后院(美國國內)正承受著“日益嚴峻的挑戰(zhàn)”。報道稱,受疫情、通貨膨脹和供應鏈問題的影響,拜登的民意調查數(shù)據(jù)一直處于下降狀態(tài)。
值得一提的是,在拜登參加視頻會晤前,“難產(chǎn)”數(shù)月之久的基建法案終于簽署成法。
白宮新聞發(fā)言人普薩基15日曾稱,“總統(tǒng)和國安團隊覺得,拜登是從實力地位出發(fā),參加這場會議——和9、10個月前比起來?!彼硎净ǚò甘敲绹皬膶嵙Φ匚怀霭l(fā)處理美中關系”的關鍵原因之一。
“坦誠、緩和、合作”成外媒報道關鍵詞
中美元首視頻會晤結束,我外交部副部長謝鋒接受媒體采訪。
謝鋒同樣指出,雙方圍繞中美關系戰(zhàn)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各自發(fā)展議程與內外政策,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qū)問題廣泛交換了意見。會晤是坦誠、深入、建設性和富有成效的,為今后一個時期中美關系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動力。
坦誠、直接、深入……這些頻繁出現(xiàn)在雙方表述中的關鍵詞,也為關注此次視頻會晤的國際媒體定下了報道主基調:中美均希望緩和兩國緊張局勢,并在競爭中爭取合作。
美媒在報道中突出“和解”和“合作”
“兩國領導人都表示愿意以一種可以避免世界兩大強國發(fā)生沖突的方式來處理分歧。僅此一項,就可以給今年的兩國緊張關系降溫。”美國《紐約時報》對此次會晤十分重視,一連發(fā)布多篇針對性報道和分析文章,認為中美元首“做出了加強兩國合作的承諾”。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CNBC)在報道中,將此次視頻會晤定義為“自拜登1月上任以來,中美兩國領導人間最親密的溝通”。CNBC稱,這代表了雙方都注意到了導致兩國關系緊張的問題所在。
其他主流美媒均對中美元首視頻會晤做出了相似的解讀。美聯(lián)社和彭博社注意到了“會晤時間超預期半小時”;《華爾街日報》則從中看到了美國政府在中美關系中對所謂人權、經(jīng)貿、領土問題的無力。
“美國之音”報道稱,拜登在會晤中表示美國將繼續(xù)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價值,并稱將和盟友一道保證“21世紀的規(guī)則”和一個“自由、開放、公正的國際體系”。他還提出對人權、貿易等問題的擔憂。習近平則強調,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要由這個國家的人民自己來評判。中方愿在相互尊重基礎上就人權問題展開對話,但不贊成借人權問題干涉別國內政。他敦促美方應停止濫用和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打壓中國企業(yè),同時批評把疾病問題政治化有百害而無一利。
“這是一個不一樣的中國?!泵绹ㄊ款D學院中美關系專家羅伯特·羅斯(Robert Ross)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人好像在說,‘好吧,你想表現(xiàn)出你的強硬,那我們就等到你自己罷手?!▽γ绹鴣碚f,)這是一個非常不同的決策環(huán)境?!?/strong>
這場視頻會晤也引發(fā)港媒熱議。香港《南華早報》指出,中美元首在討論重大問題時,展現(xiàn)出開放、友好的面貌。盡管雙方指出了存在分歧的領域,但會晤仍定下了和解的基調。
香港《星島日報》17日發(fā)表社論,指出中美表明不打新冷戰(zhàn),美國也不想與中國擦槍走火,只要雙方管控好分歧,縱使競爭激烈也不會失控滑向沖突,有助中美回到既競爭又合作的軌道上,全球不用再選邊站,被逼陷入中美矛盾之間。對中美以至全球來說,這是最符合各方利益的選擇。
中美此次視頻會晤還受到歐洲、亞太地區(qū)國家的關注。
韓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表示,韓方對當天舉行的中美首腦視頻會談表示關注,支持兩國進行建設性對話,并重申尊重“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日本外相林芳正表示,美中關系不僅對美中兩國,而且對國際社會也極其重要,日本政府正在關注局勢。
日本外相林芳正,圖自日本共同社
然而,在承認會晤有利于“彌足兩國關系間的鴻溝”后,包括BBC、《衛(wèi)報》、路透社在內的歐洲媒體則更加關注其他中美分歧所在,如臺灣問題。
歐洲媒體炒作臺灣問題
其實,美媒在報道中美元首視頻會晤“坦率而直接”時,同樣提到了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強硬表態(tài)。例如,《紐約時報》援引中方“玩火者必自焚”的表述后,指出臺灣問題無疑是中美間問題中最熱門的那一個。
然而,這個“最熱門的中美關系問題”卻被以英國為首的歐洲主流媒體大肆渲染。
“玩火者自焚”、“中方警告美國”、“中美在臺灣問題上不和”……一時間,臺灣問題相繼出現(xiàn)在BBC、《衛(wèi)報》、路透社、法蘭西24電視臺等媒體網(wǎng)站首頁。
BBC、《衛(wèi)報》等歐洲媒體渲染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分歧
《衛(wèi)報》在報道中將中方領導人在臺灣問題上的表態(tài)形容為對拜登的警告,聲稱“玩火者自焚”之類的“民族主義言論”是在中美領導人會談中首次發(fā)表,被賦予了“額外的效能”。
盡管如此,BBC也承認,中美此次視頻會晤將緩和緊張局勢。BBC新聞聯(lián)絡員麥克唐奈稱:“實際上,這次會議是中美領導人之間這段時間內發(fā)生的最溫暖的事情。這似乎是一次(中美關系)重置嘗試,世界應期望這會以具體的方式改變地緣政治關系?!?
此外,近期多次炒作臺灣問題的澳大利亞媒體也將關注點放到臺灣問題,并趁機渲染“中國威脅”。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援引一名新加坡學者的話稱,中國是在利用此次會談表明自己是“世界的共同領導者”,“而且是主動的一方”。
在一些外媒渲染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沖突時,臺灣地區(qū)也在密切關注事態(tài)進展,并特地在16日上午舉辦座談會,邀請哈佛大學專家解讀中美元首的表態(tài)。
據(jù)臺灣中時新聞網(wǎng)報道,出席座談會的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江憶恩明確告訴臺政界有關人士,一些美國官員聲稱“會協(xié)防臺灣”,但不等于美國支持“臺獨”。
實際上,拜登在16日上午的視頻會晤中明確重申,美國政府致力于奉行長期一貫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臺獨”,希望臺海地區(qū)保持和平穩(wěn)定。
臺灣政治大學兼任副教授賴岳謙16日晚在中天電視一檔政論節(jié)目中指出,拜登有關臺灣的發(fā)言又回到1979年美國與中國大陸建交時的基調,這是在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時期不談的,且一直到拜登上臺前幾個月也都沒有談到?!昂苊黠@情況有變,蔡英文他們一定很苦惱”。
臺灣淡江大學戰(zhàn)略所教授黃介正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表示,中美元首視頻會晤是“護欄”的一部分。雙方都有意愿讓彼此長期戰(zhàn)略競爭中,可有各個不同方式保住這個護欄,不要讓美中戰(zhàn)略競爭,在不適當?shù)臅r間點沖出護欄,跌下山谷造成更大沖突,這合乎雙方利益。
然而,民進黨當局仍舊自欺欺人,臺外事部門出面誣稱大陸“刻意誤導”會晤涉臺內容,說“中方通告聲稱拜登在會中指美方‘不支持臺獨’,但美方聲明完全未見拜登有此表述”。對此,《環(huán)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予以駁斥,并指出之前美國總統(tǒng)不止一次在私下或口頭表示“不支持臺灣獨立”的事實,告誡民進黨當局不要一意孤行。
“不能百分之百相信美方承諾,要做好準備”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教授沈逸認為,此次峰會對中美兩國以及領導人的意義,其價值在今天是完全不對等的。對中國來說,中美關系的好壞并不是峰會能夠決定的,不開這個峰會中國一樣能過得去,甚至形勢比美國過得更好。而對于美國來說,美國領導人特別需要這個峰會去為國內政治上加分,這樣就能夠讓民眾對本屆美國領導人有希望、有期盼,并且?guī)ьI美國實現(xiàn)復蘇,走出困境。
沈逸表示,在這三個半小時的會談之中,都在談一些非常根本性、重大、關系到人類的事情,不僅僅是兩國雙邊關系以及人類共同命運的話題。中國領導人用一種非常坦率的方式,向美方介紹中國國家利益、底線、紅線、行為模式、目標、預期,以及對中美關系未來向何處去,給出了極富遠見的系統(tǒng)性認知,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提法。一定程度上,美方如果愿意積極地配合,中美關系完全有理由進入一個對雙邊都有好處的、更具有建設性的新階段。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成曉河在接受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訪問時解讀,拜登在開場的講話中稱中國和美國都是“世界主要領導人”,是對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地位給予了明確的肯定。對中國而言,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表述”,意味著中國和美國平等的大國地位得到了拜登的確認。
成曉河認為,盡管中美競爭的基調沒有改變,但美國一再強調管控分歧,中方領導人提出的“巨輪論”也表明中國希望兩國避免碰撞。因此,此次會晤相信標志著中美關系已經(jīng)進入和緩和期。
不過,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退休教授時殷弘認為,美國對華的基本政策綱領和態(tài)勢沒有變,再加上中國在一系列最重大的問題上,立場也絲毫沒有變化,因此應對此次峰會產(chǎn)生的結果抱持謹慎的評估態(tài)度。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教授金燦榮對此持相同看法。他說,在目前中美關系充滿矛盾的情況下,能夠舉行元首視頻會晤本身就是個好事。它反映了美方面還有積極力量。我們看到,至少拜登及其團隊,有合作愿望。這次會晤會談及很多內容,在一些尖銳問題上,我們會表達嚴正立場。
金燦榮稱,當然,鑒于中美關系的復雜性,特別是美國國內的復雜性,第一,美國社會是分裂的。第二,它的戰(zhàn)略層也是分裂的,真正是拜登的人其實很少。所以,美方的變數(shù)比較大,我們也不能百分之百信任美方做出的承諾,要做好相應準備。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齊倩 
-
歐洲央行警告:當心房地產(chǎn)泡沫破裂
2021-11-18 08:04 -
美國新增確診105572例、死亡1823例
2021-11-18 08:0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俄方:德國暫停認證“北溪-2”不涉及政治因素
2021-11-18 07:57 俄羅斯之聲 -
4.7%!加拿大通脹率升至18年來最高
2021-11-18 06:45 -
英國重提萬億英鎊出口大國計劃:“英國制造,銷往全球”
2021-11-17 22:58 不列顛 -
他說了句公道話:中方做出的減碳承諾,很了不起
2021-11-17 22:50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環(huán)??棺h者把自己綁在采煤機器上,逼停全球最大煤炭港口
2021-11-17 22:15 -
“中美元首會晤的第一個現(xiàn)實成果”
2021-11-17 21:54 中美關系 -
拜登再強調:我們不鼓勵“臺獨”,就是這樣
2021-11-17 20:49 中美關系 -
王岐山:中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決心不會動搖
2021-11-17 19:33 -
3.6萬字,中共向世界莊嚴宣告
2021-11-17 19:16 觀察者頭條 -
不愿赴港隔離21天,香港美國商會會長辭職
2021-11-17 18:14 香港 -
留學生返校在即,澳政府又搞事情
2021-11-17 18:02 中西教育 -
白俄羅斯:波蘭啟用裝載有毒化學物質水炮車對付難民
2021-11-17 17:02 歐洲亂局 -
“我是女人,這是霸凌”
2021-11-17 16:22 -
對華出口被禁損失巨大,德國高科技公司把政府告了
2021-11-17 16:14 德意志 -
“谷歌宿敵”掌管美反壟斷部門
2021-11-17 15:59 反壟斷 -
?看到中美元首會談,他又來“求對話”
2021-11-17 15:53 -
印度16歲女孩稱半年內遭到400人強奸,6人被捕
2021-11-17 15:39 印度強奸案 -
岸田將不搞“日版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日媒:為對華外交留余地
2021-11-17 15:14 日本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90“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61“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201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369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西藏日喀則市原副市長張云寶被查,長期在水利系統(tǒng)工作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錢了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正事不干雜事一堆,特朗普讓美國科研機構‘徹底崩潰’”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
廣西東蘭干旱“農民求雨”?當?shù)鼗貞阂曨l系擺拍
-
外媒繼續(xù)緊盯:中國,70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