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地總統(tǒng)遺孀從美國出院返回海地,將參加總統(tǒng)葬禮
-
馮智源要學習一個
(觀察者網 訊)本月7日,海地總統(tǒng)若弗內爾·莫伊茲(Jovenel Mo?se)遇刺身亡事件震驚世界,他的遺孀馬蒂娜·莫伊茲(Martine Mo?se)當時也身受重傷。
據悉,幸存下來的海地第一夫人馬蒂娜·莫伊茲在當地時間17日從接受治療的美國邁阿密醫(yī)院出院,現已返回海地。預計她將于本月23日將參加亡夫的葬禮。
當地時間17日,海地總統(tǒng)遺孀馬蒂娜·莫伊茲(右)已回到海地 圖自美聯(lián)社
美聯(lián)社18日報道稱,瑪蒂娜·莫伊斯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機場緩緩走下飛機,身穿黑裙,外面套著防彈背心,戴著黑色口罩,在丈夫遇刺事件中受傷的手臂也戴著黑色吊臂帶。她緩慢走下舷梯,受到了海地臨時總理克勞德·約瑟夫(Claude Joseph)和其他官員的迎接。
報道稱,此前海地政府官員宣布,遇刺總統(tǒng)莫伊斯的葬禮將于7月23日在海地北部歷史古城海地角(Cap-Haitien)舉行,預計已回到海地的瑪蒂娜·莫伊斯將參加。
在本月7日凌晨發(fā)生的海地總統(tǒng)莫伊茲遇刺身亡事件中,他的遺孀馬蒂娜·莫伊茲也身受重傷。據悉,當時她的手臂和大腿都有槍傷,手掌和腹部也受傷嚴重。
此前海地當地媒體曾稱馬蒂娜·莫伊茲搶救無效死亡的消息,隨后被海地駐多米尼加大使史密斯·奧古斯丁辟謠。此后,受傷的海地第一夫人被送往位于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醫(yī)院救治。
7月10日,住院中的馬蒂娜·莫伊茲在其推特上發(fā)布了一條2分20秒的語音消息,稱自己丈夫被刺殺是出于“政治原因”。
“只一眨眼的工夫,那些雇傭兵就闖入了我們的家并用子彈射殺了我的丈夫……他甚至說一個字的機會都沒有?!瘪R蒂娜·莫伊茲認為,刺殺者的動機與莫伊茲打算舉行新憲法公投有關,并稱那些身份不明的刺殺者“想要刺殺總統(tǒng)的夢想”。
15日,馬蒂娜·莫伊茲發(fā)推特稱,她無法相信自己丈夫已經離開了人世,“他連最后一句話都沒說”,她寫道,“這種痛苦永遠不會過去。”同日,她還發(fā)推感謝護理她的美國醫(yī)護人員。“感謝幫助我度過這段可怕時光的天使們。因你們溫柔的撫摸,善良和關懷,我才能挺得住,謝謝!”
馬蒂娜·莫伊茲發(fā)推感謝美國醫(yī)護人員 圖自推特
海地總統(tǒng)莫伊茲遇刺身亡一案撲朔迷離,目前仍在調查中。
7月7日凌晨,海地總統(tǒng)若弗內爾·莫伊茲在家中被一群身份不明的武裝分子殺害。海地警方8日說,一個由28人組成的武裝團伙涉嫌參與刺殺莫伊茲,其中包括兩名美國人和26名哥倫比亞人。據悉,哥倫比亞軍方9日派出特別調查組前往海地首都太子港。
此前有線索顯示,海地總統(tǒng)被刺案有諸多“美國元素”。除了涉嫌招募刺殺小組的海地裔美國人、曾為美國緝毒局充當線人角色的兩名海地裔美國人殺手外,美國《華盛頓郵報》15日也報道稱,美國五角大樓發(fā)言人肯·霍夫曼(Ken Hoffman)中校提到,部分被控參與暗殺海地總統(tǒng)莫伊斯(Jovenel Mo?se)的前哥倫比亞軍人曾接受美軍的軍事訓練。
此外,央視新聞17日還援引哥倫比亞國家警察總局長巴爾加斯的話說,有信息顯示,在刺殺事件的3天前,海地司法部前公職人員巴迪奧曾向該武裝團伙下令刺殺總統(tǒng)莫伊茲。
被捕的海地總統(tǒng)刺殺案嫌犯 圖自美聯(lián)社
目前,海地政治形勢錯綜復雜、充滿變數。震驚全球的莫伊茲遇刺事件發(fā)生后,臨時總理約瑟夫(Claude Joseph)對外宣布接管國家,對暗殺進行調查,并在海地實施戒嚴。
美聯(lián)社稱,約瑟夫一直在警察和軍方的支持下領導海地,盡管莫伊茲在遇害前一天曾發(fā)布政令:由前政府部長阿里埃爾·亨利(Ariel Henry)出任新一任總理。
不過,總統(tǒng)莫伊茲遇刺身亡后,海地議會參議院在本月9日任命參議院議長約瑟夫·朗貝爾(Joseph Lambert)為臨時總統(tǒng)。但是,這與此前自行宣布代行國家領導人職責的臨時總理克勞德·約瑟夫形成了政治對峙。
此外,美聯(lián)社在18日的報道中還提到,當地時間17日,一個由來自德國、巴西、加拿大、西班牙、美國等國家組織的代表組成的外交官小組敦促總統(tǒng)莫伊斯在遇刺身亡前指定的“新總理”阿里埃爾·亨利,由他來組建一個“包容性政府”,并且要求“海地所有政治、經濟和民間社會團體要全力支持當局恢復安全的努力?!?
加勒比島國海地面積約2.78萬平方公里,人口1000多萬。近年來,海地各黨派間政治紛爭錯綜復雜,社會治安問題十分突出。
海地目前也是聯(lián)合國認定的“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中國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曾在今年早些時候指出,近30年來,聯(lián)合國為幫助海地擺脫危機已投入巨大資源,僅各種支助組織的投入費用就已超過80億美元,但沒有取得應有的成效。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馮智源 
-
馬克龍推新冠防控新規(guī),超10萬法國人上街抗議:侵犯自由
2021-07-18 09:58 法國見聞 -
王毅闡述中方關于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四點主張
2021-07-18 09:39 敘利亞內戰(zhàn) -
敘利亞總統(tǒng)巴沙爾會見王毅:涉臺涉疆涉港問題上,無條件支持中方
2021-07-18 09:12 敘利亞內戰(zhàn) -
三名中國人在馬里被綁架
2021-07-18 08:28 -
中國聯(lián)合工作組抵達恐襲現場 吊唁遇難同胞
2021-07-18 08:25 巴鐵 -
美國新增確診16622例、死亡83例
2021-07-18 07:55 美國一夢 -
中國不利非洲發(fā)展?贊比亞社會主義黨領袖四連反問
2021-07-17 23:00 非洲之窗 -
外交部:如果美方執(zhí)意沿用這套伎倆,我們將奉陪到底
2021-07-17 22:17 中美關系 -
英國衛(wèi)生大臣發(fā)推稱自己新冠檢測呈陽性
2021-07-17 21:13 不列顛 -
美媒揭秘:美制藥家族助長阿片危機,卻又如何免受法律制裁
2021-07-17 19:38 美國一夢 -
威懾中國?美軍罕見派遣約25架F-22至西太平洋
2021-07-17 18:49 中美關系 -
德國“千年洪災”致135人死亡,默克爾:震驚
2021-07-17 17:26 極端天氣 -
歷時10年,“中國為世界最大碳市場裝上最后一塊拼圖”
2021-07-17 17:14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東京都新增1410例,選手村內發(fā)現首例病例
2021-07-17 17:02 東京奧運會 -
行程中沒有中國,但她還是想來…
2021-07-17 16:47 中美關系 -
奧運志愿者制服被上網賣二手,東京奧組委:極其遺憾
2021-07-17 15:50 東京奧運會 -
公安部長:已派出刑偵專家赴巴協(xié)助調查
2021-07-17 15:44 巴鐵 -
俄外長:中亞國家沒人愿意接待美軍
2021-07-17 15:08 -
-
韓國隊貼了“李舜臣應援”橫幅后,日方竟舉起旭日旗“回擊”…
2021-07-17 14:32 東京奧運會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歐盟抱怨:談了兩小時,不知道美國要什么
-
隔空互懟,萬斯批澤連斯基:荒謬
-
法國與阿爾及利亞爭端升級,互相驅逐12名外交人員
-
“他倆激烈爭吵,姆努欽還被拉出來鞭尸”
-
哈梅內伊表態(tài)
-
尷尬!萬斯舉起獎杯,底兒掉了......網友:美國制造?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