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反對封鎖措施,英國民眾在倫敦市中心示威游行
近日,英國關于解除封鎖以及是否應該接種疫苗的討論日益激烈,數千人再次走上倫敦街頭“要自由”。
圖自推特
綜合英國路透社、ITV新聞報道,盡管英國政府仍限制大規(guī)模集會,數千名群眾依舊在24日聚集到倫敦市中心進行游行示威,表達對封鎖措施的不滿。目前已有八名警察在驅散人群時被投擲的瓶子和其他物品傷到,兩名警察已被送往醫(yī)院。
游行活動的組織者宣稱要“團結起來,爭取自由”。示威者認為為應對疫情所采取的限制措施是不必要的,是對他們人權的侵犯。他們反對接種疫苗、佩戴口罩以及采用健康護照??棺h者高呼“自由”“摘下你的口罩”,一些人舉著寫有“拒絕疫苗護照”以及“封鎖就是殺人”的標語牌。其中大多數示威群眾并未保持距離或佩戴口罩。
圖自推特
路透社稱,參與示威的群眾約有一萬人,不過這一數字未得到倫敦警察廳的證實。
倫敦警察廳表示,目前已有五人因襲擊警察等罪行被捕。
英格蘭及威爾士警察總會全國主席約翰·阿普特(John Apter)發(fā)布推文稱,“這些警察只是在完成他們的工作,他們也是別人的兒子、女兒,他們也是爸爸、媽媽。他們所遭受的透露出我們的社會正在變成什么樣子,我將繼續(xù)盡我所能支持他們,但我需要政府更加有所作為。”
圖為推特截圖
最近幾周,英國放松了封鎖限制措施。4月12日,非必需性的商店和戶外活動場所重新開放,但至少在5月17日前,室內聚會活動仍被禁止。
- 責任編輯: 夏雨 
-
“土耳其完全拒絕拜登這一純粹基于民粹主義的說辭”
2021-04-25 11:56 美國政治 -
紐約亞裔男子收集易拉罐時遭襲擊后重傷,2年前移民卻因疫情失去工作
2021-04-25 10:38 美國一夢 -
為防民之口,印度政府忙著“刪帖”
2021-04-25 10:2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重振乒乓外交精神是美國的責任”
2021-04-25 09:53 中美關系 -
印度本周第3起醫(yī)院事故:20名新冠患者因氧氣不足一夜之間死亡
2021-04-25 09:41 印度驚奇 -
美國好萊塢發(fā)生槍擊案,1人死亡
2021-04-25 09:27 美國槍擊案 -
東盟領導人開特別會,緬政局突變后軍方領導人首次出國參加
2021-04-25 09:21 緬甸局勢 -
盧卡申科:叛亂者本想在閱兵式上刺殺我
2021-04-25 08:38 -
連續(xù)4天單日確診超30萬,印度動用軍機火車運氧
2021-04-25 08:37 印度驚奇 -
疫情肆掠,多國叫停印度航班
2021-04-25 08:08 印度驚奇 -
東電:福島核廢物儲液罐或已泄漏
2021-04-25 07:53 福島核泄漏 -
拜登認定1915年事件為“種族滅絕”,這兩人譴責
2021-04-25 07:53 -
“政治正確”了,就不怕“生靈涂炭”?
2021-04-25 07:43 這就是中國 -
東盟領導人特別會議就緬甸局勢達成5點共識,緬甸軍方未表態(tài)
2021-04-25 07:20 緬甸局勢 -
美國新增確診53227例、死亡792例
2021-04-25 07:12 美國一夢 -
-
印度“疫情海嘯”來了,醫(yī)院拒收病人
2021-04-24 23:5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嚯,白宮還想對華組“新七國聯軍”
2021-04-24 21:52 中美關系 -
印尼海軍:失聯潛艇已經“沉沒”
2021-04-24 21:05 -
這次不是酒,是澳大利亞葡萄
2021-04-24 20:04
相關推薦 -
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評論 255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評論 228日本人大幅拋售美國國債,逼停特朗普? 評論 264“關稅猶如泰山壓頂,將‘不可逆轉’傷害美國經濟” 評論 119“史無前例”,英國政府將接管英國鋼鐵公司 評論 208最新聞 Hot
-
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
關稅成本暴漲40多倍,美企CEO叫苦: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
加州住房危機!“學生不得不在汽車里睡覺”
-
“如果關稅戰(zhàn)長期持續(xù),相當數量的美國農民將破產”
-
特朗普對華貿易戰(zhàn)注定失敗,原因如下↓
-
美防長“揮舞大棒”:伊朗,美軍已準備好了
-
被馬斯克罵“傻蛋”后,納瓦羅:我們關系很好
-
烏克蘭這下有戲了?
-
“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輪間接談判結束,伊朗外長:雙方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協議
-
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參與加密貨幣項目,獲利近10億美元”
-
旅美數十年后,中國明星數學家夫婦回國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