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市長抗議特朗普派聯邦警察平息騷亂,現場被催淚彈擊中
-
齊倩郵箱:qiqian@guancha.cn
【文/觀察者網 齊倩】美國波特蘭市的示威活動至今已持續(xù)55天,市民對種族歧視和警察暴行的怒火久久不散。在此之際,特朗普派聯邦執(zhí)法人員入駐該市平息騷亂的消息更是“火上澆油”。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當地時間7月22日晚,波特蘭市抗議者人數激增至數千人。數百名聚集在聯邦法院門口的抗議者與聯邦警察發(fā)生沖突,現場彌漫著催淚彈等刺激性氣體。
沖突中,帶頭參加抗議的波特蘭市市長泰德·惠勒(Ted Wheeler)也被催淚彈擊中,現場咳嗽不止。
波特蘭市市長被催淚彈擊中,報道截圖
從記者拍攝到的現場視頻和圖片上看,聯邦警察向聯邦法院外的抗議人群發(fā)射數顆催淚彈,包括波特蘭市市長惠勒在內的多人咳嗽流淚不止?;堇找贿呞s忙帶上護目鏡,一邊高聲譴責聯邦警察的行為。
惠勒對此忿忿不平。他表示,催淚彈讓他感到憤怒,也會讓抗議者更加憤怒?!拔也幌肴鲋e,這會讓人難受、呼吸困難。我可以百分之百誠實地告訴你,我沒有看到這里發(fā)生任何會導致發(fā)射催淚彈的事情?!?
報道稱,暫不清楚聯邦警察向人群發(fā)射催淚彈時,是否知道市長也在現場。
“現在必須停止了?!被堇照J為,這是聯邦執(zhí)法人員的“過度反應”,而非一種緩和局勢的策略。但他并沒有立即離開現場,選擇繼續(xù)和示威者一起抗議。
聯邦警察朝示威人群發(fā)射催淚彈,視頻截圖
但現實是,惠勒市長此舉可謂是“一廂情愿”,因為他并不受示威者的歡迎,以前更是被視為攻擊目標。
《紐約時報》指出,“反對使用催淚彈”是當晚示威活動的標語之一,而這個標語之前是用于譴責波特蘭警方的。在此前的示威活動中,抗議者譴責作為市長的惠勒沒有約束好警方。
7月22日晚,當惠勒穿過示威人群時,一些人朝他扔東西,另一些人高喊“催淚彈惠勒”,并要求他辭職。當他試圖召集示威者反對聯邦警察時,收獲的也只有嘲笑。
“這些人中有很多人恨透了我,”惠勒在采訪中告訴記者,但即便如此,他們都一致希望聯邦執(zhí)法人員盡快離開波特蘭。
美聯社稱,23日凌晨12點40分,惠勒才離開示威現場。一些抗議者指出,市長抵達抗議現場是在作秀。也有示威者表示,惠勒應該與抗議者保持一致,“他可能應該每天晚上都出來”。
對于聯邦警察向示威人群發(fā)射催淚彈一事,俄勒岡州州長凱特·布朗(Kate Brown)也發(fā)聲譴責,稱這是“公然濫用權力”。此前俄勒岡州檢察長艾倫·羅森布盧姆(Ellen Rosenblum)提起訴訟,指控聯邦警察在沒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逮捕抗議者,并過度使用武力。聯邦當局否認了這些指控。
當日早些時候,波特蘭市議會禁止警察與聯邦執(zhí)法人員合作,也禁止聯邦執(zhí)法人員逮捕記者和法律人士。
特朗普22日宣布,將派聯邦執(zhí)法人員進駐各城市
《紐約時報》指出,波特蘭市的示威活動是由各種不滿情緒推動的,其中包括對警察暴行的不滿。
弗洛伊德之死引發(fā)的抗議活動在很多地方已經減弱,但波特蘭的示威活動仍在持續(xù),至今已有55日。因此,這座城市已經成為特朗普的目標。
特朗普曾發(fā)推特稱“是在幫助波特蘭,但不要傷害波特蘭”,然而又說“他們(示威者)的行動已經越界,我們必須保護聯邦財產和美國民眾”,之后又派出聯邦執(zhí)法人員入駐。7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宮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啟動“萊金德行動”,他將派聯邦執(zhí)法人員進入各城市。
雖然聯邦警察被部署到波特蘭據稱是為了平息騷亂,但他們的到來反而加劇局勢。22日晚,波特蘭抗議者人數激增至數千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齊倩 
-
他訪英:中國、中國、還是中國…
2020-07-23 20:42 中美關系 -
美國參院也對TikTok動手了
2020-07-23 18:52 美國一夢 -
天問一號發(fā)射,馬斯克:令人驚嘆
2020-07-23 17:50 -
美稱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從事與身份不符活動,外交部回應
2020-07-23 16:16 中美關系 -
總領館焚燒文件?駐休斯敦總領事回應
2020-07-23 15:29 中美關系 -
跪殺黑人的美國警察,又被“扒出”這類重罪
2020-07-23 14:53 美國黑人血案 -
饒毅:我在武漢的親戚挺過來了,在紐約的叔叔去世了
2020-07-23 14:4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也變臉?法國被曝變相禁用華為
2020-07-23 14:05 華為 -
-
他叫囂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是“間諜中心”
2020-07-23 11:51 中美關系 -
美媒:中國商飛目前擁有和波音空客縮小距離的良機
2020-07-23 11:50 中國大飛機 -
燒了四天的“好人理查德”,損失到底有多大?
2020-07-23 11:18 美國一夢 -
-
上海27日起對入境人員實施有條件的“7天集中+7天居家”隔離
2020-07-23 10:23 上海觀察 -
特朗普威脅:可能關閉更多中國駐美外交機構
2020-07-23 09:59 中美關系 -
劉曉明:如果英國選擇與中國脫鉤,就是與機遇脫鉤
2020-07-23 09:13 5G -
超越紐約,加州成全美確診最多的州
2020-07-23 08:2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多國人士批評美方突然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
2020-07-23 06:36 中美關系 -
我使館:美方多次私拆我外交郵袋,查扣公務用品
2020-07-23 06:32 中美關系 -
美國新增56753例,累計394.1萬例
2020-07-23 06:21 新冠疫情與世界大變局
相關推薦 -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286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120“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93關鍵時刻,外貿大省如何突圍? 評論 56“特朗普會輸,‘用談判孤立中國’行不通” 評論 98最新聞 Hot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中方把波音飛機退回美國”
-
巴西毛遂自薦:聽說中國停了近400家美國牛肉商…
-
“特朗普破產過6次,想用這樣的手段嚇中國?”
-
澤連斯基猛批美國特使:散布“俄羅斯敘事”
-
就因兩張超速罰單,日籍博士被美國吊銷簽證
-
果然,特朗普對中國船只動手了!
-
“有人覺得需要跪?毛主席曾讓國人讀不怕鬼的故事”
-
CBA處罰:山西男籃核減15萬經費,廣東隊多人被罰款
-
日本多地發(fā)生無差別殺人事件,我使館提醒
-
想得挺美!特朗普威脅他國別買中國貨
-
河北衡水中學再換校長,3年前啟動“破內卷”改革
-
全球最大礦企:全球經濟得靠中國
-
“美國把槍頂著各國腦門,誰還愿意跟它坐一條船?”
-
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
怕談崩了,歐盟準備“留后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