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大使威脅制裁德企遭批:把自己當華盛頓帝王在德國的州長
關鍵字:【文/觀察者網(wǎng) 郭涵】
為阻撓俄德兩國間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美國駐德大使格雷內(nèi)爾(Richard Grenell)新年剛過就給部分德國企業(yè)發(fā)了封“警告信”。
據(jù)德國《周日圖片報》1月13日透露,格雷內(nèi)爾在信中強調(diào),與俄羅斯能源出口業(yè)務有關的公司都可能面臨“嚴重的制裁風險”。格雷內(nèi)爾曾多次毫不掩飾地批評默克爾政府各項政策,一度被德國政客稱為“右翼極端主義殖民地官員”。
格雷內(nèi)爾的發(fā)言人表示,信件不應被視作威脅,而是就美國的政策“發(fā)出清晰信號”。自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政府多次施壓德國,要求停止與俄羅斯在“北溪-2號”項目上的合作。
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11日回應稱,歐洲的能源政策問題“應該由歐洲來作出決定,而不是美國"。
《周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標題:美國大使威脅制裁德國公司
率先透露信件內(nèi)容的是德國《周日圖片報》(Bild am Sonntag),創(chuàng)刊于1956年,是德國周日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總部位于柏林。該報還與周一至周六發(fā)行的德國右翼小報《圖片報》(Bild)是姊妹刊,但是編輯部各自獨立。
“北溪-2號”將繞開烏克蘭等東歐國家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于2018年5月開建,計劃修建兩條從俄羅斯海岸穿越波羅的海通往德國北部海岸的管線,全長1200公里,預計每年總輸氣量550億方,將使德國對俄天然氣進口量翻一番。
“北溪-2號”將繞開包括烏克蘭在內(nèi)的東歐國家,經(jīng)波羅的海向德國輸氣 圖源:德國之聲
該項目造價95億歐元(約737.7億人民幣),其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股份公司(Gazprom)作為唯一股東出資50%。
據(jù)該公司官網(wǎng)去年11月29日介紹,該項目在波羅的海海底已鋪設總長300公里的管道。
此外,法國ENGIE集團、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 Group)、荷蘭皇家殼牌、德國的Uniper公司與Wintershall公司各將提供9.5億歐元(項目造價10%)的融資。兩家德國公司各持股15.5%。
據(jù)報道,格雷內(nèi)爾在信中警告參與該項目的德國公司,“凡是涉及俄羅斯能源出口業(yè)務的公司,都可能面臨嚴重的制裁風險"。
他還說,"從最終結果來看,支持修建這兩條天然氣管道的公司,都是在主動參與破壞烏克蘭和歐洲的安全"?!吨苋請D片報》還引述了格雷內(nèi)爾發(fā)言人的回應,后者表示信件不應被視作“威脅”,而是“就美國的政策發(fā)出清晰信號”。
美國政府多次反對“北溪-2號”并威脅制裁
美國政府始終反對“北溪-2號”的建設,認為將增加歐盟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此外,俄羅斯天然氣管道過境烏克蘭時需繳納一筆不菲的過境費用,“北溪-2號”也將令烏克蘭失去這筆收入來源。
在2018年7月的北約峰會上,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就批評德國因能源問題成為“俄國人的俘虜”,還威脅“誰跟俄羅斯建‘北溪2號’管道就制裁誰”。
去年12月13日,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反對“北溪-2”號的決議,支持美國政府在“北溪2”號問題上實施制裁。
格雷內(nèi)爾去年12月底接受德國《商報》(Handelsblatt)采訪時也表示,凡是參與北溪2號項目的專業(yè)公司,“始終都面臨危險,因為制裁是完全有可能的”。
去年8月在德國戈森的管道建筑材料 圖源:視覺中國
《商報》還援引德國和美國政府消息人士稱,參與在波羅的海海底鋪設天然氣管道的專業(yè)公司,已經(jīng)被美國“盯上”,其中包括總部設在瑞士的Allseas集團和意大利Saipem石油和天然氣服務公司。
據(jù)行業(yè)人士透露,Allseas公司承擔了超過90%的天然氣管道鋪設任務,而Saipem公司則已經(jīng)完工。《德國之聲》援引消息人士稱,如果美國方面真的出手制裁,將會觸及項目的"中樞神經(jīng)",因為"尋找合適的替代方案幾乎是不可能的"。
德國政界回應
對于格雷內(nèi)爾以及美國政府的批評,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11日曾表明立場稱,"關于歐洲的能源政策問題,應該由歐洲來作出決定,而不是美國。"
德國執(zhí)政聯(lián)盟黨外交政策發(fā)言人尤爾根·哈特也批評格雷內(nèi)爾的做法,稱 “美國大使現(xiàn)在對德國公司進行直接威脅,這在大西洋兩岸關系中是一種新的,不可接受的語調(diào)。 聯(lián)邦政府應該表示抗議“。
哈特還說,“盡管就能源安全問題,歐盟及其合作伙伴需要進行討論,但我們將在沒有外部壓力的情況下進行”。
聯(lián)邦議院左翼黨議會黨團副主席法比奧·德·馬西(Fabio De Masi)則呼吁聯(lián)邦政府傳喚格雷內(nèi)爾。他上周日批評說, “美國大使顯然覺得自己是華盛頓帝王在德國的州長”。
事實上,格雷內(nèi)爾早就因其毫不掩飾對德國政府的批評態(tài)度而在柏林遭到冷落。
據(jù)《德國之聲》介紹,格雷內(nèi)爾去年5月就職第一天就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與伊朗進行石油貿(mào)易往來的德國公司應立即減少業(yè)務”。對此,前歐洲議會議長、社民黨前任黨首舒爾茨(Martin Schulz)批評他像一個“被派往殖民地的右翼極端主義官員”。
格雷內(nèi)爾與德國總理默克爾 圖源:視覺中國
1個月以后,格雷內(nèi)爾又在美國極右翼媒體“布萊特巴特”(Breitbart)采訪中批評默克爾的移民政策,并拿強硬對待移民問題的奧地利右翼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勝選作對比,表示“絕對希望動員歐洲其他的保守派”。
《明鏡》網(wǎng)站評論認為,格雷內(nèi)爾這番言論“幾乎等同于要求(在德國)政變”,而布萊特巴特則稱贊他是“特朗普在歐洲的左右手”。
去年12月24日,當立場偏自由派的德國《明鏡周刊》陷入旗下記者雷洛蒂斯造假丑聞時,格雷內(nèi)爾曾致函該刊編輯部,抨擊其存在“機制性的反美主義偏見”,要求第三方機構進行內(nèi)部調(diào)查。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郭涵
- 最后更新: 2019-01-15 14:56:56
-
拼了!懷孕議員為留歐推遲剖腹產(chǎn)
2019-01-15 14:02 不列顛 -
他7年前就因販毒在加拿大坐牢 法官警告說…
2019-01-15 13:50 禁毒戰(zhàn)爭 -
白冰冰代言高雄MV上線 綠營:摧毀了城市質感
2019-01-15 12:08 臺灣 -
加拿大換司法部長,或將影響孟晚舟是否引渡美國
2019-01-15 12:07 華為 -
特魯多失散多年的“親兄弟”,在阿富汗…
2019-01-15 11:07 阿富汗 -
波蘭一市長遇刺身亡后,總統(tǒng)又收死亡威脅
2019-01-15 11:03 歐洲亂局 -
美汽車業(yè)喊話特朗普:需要確定性
2019-01-15 10:18 汽車工業(yè) -
特魯多竟指責中國法院判決“武斷”
2019-01-15 09:54 -
白宮辟謠:伊萬卡不是世行行長候選人
2019-01-15 09:23 特朗普 -
一個平平無奇的雞蛋 打破了她ins點贊最高的紀錄...
2019-01-15 09:10 趣讀 -
特魯多宣稱中國法院判決“武斷”,媒體駁斥
2019-01-15 09:01 -
新債王:美國已成“債務海洋”今年GDP實際增速僅0.5%
2019-01-15 07:52 美國經(jīng)濟 -
美國空管員工無薪工作 加拿大同行“送溫暖”
2019-01-14 23:06 美國政府關門 -
“黃背心”圍毆記者 法高官:這可是民主社會啊
2019-01-14 22:33 法國見聞 -
這回輪到抖音“嚇壞”西方了
2019-01-14 21:33 美國一夢 -
馬其頓一改國名,希臘就鬧政治危機
2019-01-14 20:27 歐洲亂局 -
美企欲在非洲與中資競爭 但有心無錢
2019-01-14 20:13 非洲之窗 -
為受酷刑復仇 波蘭男子持刀沖向市長
2019-01-14 18:47 觀網(wǎng)看片 -
不要抬頭,蜘蛛會“掉”!
2019-01-14 17:28 趣讀 -
特魯多稱康明凱有“外交豁免權” 中方:貽笑大方
2019-01-14 16:58 華為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這是在邀請中國搶走我們的科學家,太可怕了”
-
白宮: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羅馬教皇方濟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國崛起”
-
“美國牛肉太貴,換澳牛,味道一樣”
-
特朗普、普京、澤連斯基等發(fā)文哀悼
-
“原來,中國早就有預判”
-
“拜他所賜,美國變成了流氓國家”
-
“特朗普會輸,但中國不會輕易給他臺階下”
-
“MAGA巨星”唱反調(diào),阿根廷業(yè)界:中國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宮平面圖遭萬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憤怒:再砍10億”
-
“我們被美國夢騙了,精英把我們出賣了”
-
“美國太自滿,恐在這三方面落后中國”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長在“家人群”也發(fā)了
-
特朗普喊話:俄烏別打了,一起跟美國做大生意發(fā)大財
-
中方出手,日歐車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