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告誡外國人:在中國職場,慎發(fā)微信語音信息
關鍵字: 微信語音60秒語音【文/觀察者網 高雪瀅】
美國媒體Quartz 17日發(fā)布了一篇署名為Zara Zhang的文章,告誡來到中國的外國人,使用微信聊天時,不要隨便發(fā)語音,除非你是聊天對象的領導。
文章稱,在中國職場,很多人會使用微信進行工作上的溝通交流,而非郵件。
而像下圖這樣的聊天情況,則很可能會激怒信息接收方。
為什么呢?文章列舉了幾個理由。
首先,并非所有場合都適合聽語音,這會讓接收信息方覺得很麻煩。
假如你收到微信語音的時候正在一個嘈雜的地方,就需要把手機貼近耳邊或者找個安靜的地方聽;如果你在圖書館,就需要插上耳機;如果你在開會,就要等到會議結束……
其次,用語音發(fā)送的信息無法進行搜索,如果哪天想起來要查找某條聊天記錄,根本找不到。
而且,盡管微信有將語音轉換成文字的功能,但只針對普通話。不要說英文了,就算是中國的方言甚至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都無法識別。
此外,微信的語音沒有暫停功能,如果你錯過了某個重要的單詞,就要重頭開始聽。
最后,如果沒有WiFi,語音比文字會消耗更多流量。
文章總結說,在聊天時發(fā)語音,本質上就是方便自己,麻煩別人。你給一個人發(fā)語音,其實就相當于告訴他:“我比你更忙,更重要?!?/strong>
所以,語音幾乎都是在不對稱的關系中使用的,比如領導對下屬傳達指令。
文章提醒外國人,在職場中使用微信時,除非你是聊天對象的上級,否則慎發(fā)語音。即使你想說的話再長,也得耐心地一個字一個字打出來。
而且,最好一條消息就把話說完,不要分成好幾條短消息發(fā)送,這既減少了信息接收方的手機震動次數,也節(jié)省他們的手機電量。
如果出于特殊原因必須要發(fā)語音,比如消息比較緊急而你又正在開車,或者手指受傷無法打字等等,那么就一定要先向對方道歉并告訴他你別無選擇。
不得不說,這篇文章所羅列的觀點基本都說到了點子上。
隨著微信的普及,當下中國的社交禮儀已經多了一條:盡量別發(fā)2段以上60秒的語音。這不僅僅是針對職場,日常社交也一樣適用。
許多中國網友都表示無法忍受語音信息,尤其是一言不合就發(fā)60秒的。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高雪瀅
- 最后更新: 2018-07-19 11:37:36
-
馬斯克為“戀童癖”言論道歉 投資者力勸“關了推特”
2018-07-19 11:29 IT新浪潮 -
印度去年“坑”死3000多人 民眾抗議方式很特別
2018-07-19 11:12 印度驚奇 -
美國重量級會議,主角中國專家卻全部缺席
2018-07-19 11:10 科技前沿 -
歐盟承諾遲遲不來,離心機轉子先造起來
2018-07-19 10:53 伊朗局勢 -
眼看吊橋升起女子還硬闖,結果…
2018-07-19 10:08 觀網看片 -
格陵蘭島要“跳過”丹麥與華接觸 美國擔憂
2018-07-19 10:01 爭奪北極 -
習近平“四大伙伴關系”推動中歐合作共贏
2018-07-19 09:00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在這個非洲國家,他們管中國來賓叫“同志”
2018-07-19 07:51 非洲之窗 -
一個美國農民的心聲:我們希望一如既往地和中國做生意
2018-07-19 06:40 -
決定緬甸“永久和平”的大會,中國出了多大力?
2018-07-18 23:17 緬甸局勢 -
特朗普:我和普京沒打一架 倒讓很多人失望了
2018-07-18 23:09 特朗普 -
風向大變!中國對歐投資達北美9倍
2018-07-18 21:20 海外投資 -
還記得那場美國掃射案嗎?1000多名受害者被酒店告了
2018-07-18 21:04 美國槍擊案 -
美國在WTO對中國“倒打一耙” 中方回應
2018-07-18 20:52 中美關系 -
走秀時寶寶餓了,女模特干脆…
2018-07-18 20:42 -
諾獎得主創(chuàng)辦的慈善機構涉賣嬰 在印被查
2018-07-18 19:30 印度驚奇 -
“錯!錯!錯!錯!”華姐今天懟得漂亮
2018-07-18 19:27 中美關系 -
美國眾議員威脅:將谷歌、臉書轉為公共事業(yè)
2018-07-18 17:19 美國一夢 -
王毅會見馬來西亞總理特使、元老理事會牽頭人達因
2018-07-18 16:26 中國外交 -
美警匪街頭槍戰(zhàn)!警察雙手放開方向盤 擊穿擋風玻璃射擊
2018-07-18 15:21 觀網看片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隔空互懟,萬斯批澤連斯基:荒謬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他倆激烈爭吵,姆努欽還被拉出來鞭尸”
-
哈梅內伊表態(tài)
-
尷尬!萬斯舉起獎杯,底兒掉了......網友:美國制造?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絡,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