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萬程:熊貓香香讓日本轟動,不只是因為它很卡哇伊
關鍵字: 熊貓熊貓香香日本熊貓熊貓經濟上野動物園【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胡萬程】
12月18日一大早,位于東京上野區(qū)的忍岡小學的30多位小學生們就整裝待發(fā),向著學校附近的動物園邁進。行進的路上隊伍井然有序,孩子們稚氣的臉龐上透露出一股認真與期待。他們此行可不是去郊游的,而是為了動物園里一個剛剛誕生的小生命——大熊貓“香香”。
忍岡小學的小學生們排隊去看香香
冬季的晨風雖還有些刺骨,但可阻擋不住人們想在第一時間一睹熊貓寶寶的心。離動物園開門還有半個小時,入口處已一字長蛇式地列好隊形。這次園方是以公開抽簽的方式決定想要參觀的人,1天抽400組,每天最多容納2000人觀看。因為今天是“香香”的首日展出,申請人數(shù)達到了18300組,中簽幾率只有1/46左右,實屬不易。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歡迎并感謝你的遠道而來,我們等待你已經太久了,只要伙伴們都在一起,沒有什么可以難倒我們……(譯詞)”。原本表達老同學們重逢的日本合唱金曲《從今往后》,被孩子們巧妙地用在了這里。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也出席了“香香”公開慶祝會,她表示明年雖然是狗年,但因為“香香”的誕生也可以說是熊貓年,呼吁大家一起守護和關注她的成長。
活潑可愛的熊貓小公主“香香”
隨后隨著園方解禁觀看區(qū),“香香”正式展現(xiàn)在了大眾的面前。母親“真真”帶著剛出生半年左右的“香香”出來吃竹子、爬假山的樣子憨態(tài)可掬,幼年熊貓的可愛展露得淋漓盡致,觀看的人群中爆發(fā)出無數(shù)“卡哇伊”“卡哇伊”的贊嘆。但由于觀看有時間限制,每個人大概只有2分鐘的時間,如果再遇到“香香”在睡覺和背過身的情況,參觀出來的觀眾基本上都會掛著一幅“殘念”和不夠盡興的臉。
其實,這次香香的誕生并不是母親“真真”第一次在日本分娩。2012年7月的時候,“真真”也分娩過一次,可惜當時園方喂熊貓寶寶喝奶的時候不小心嗆到了它,誘發(fā)了肺炎,導致寶寶出生后第六天就夭折了。
當時的上野動物園園長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的時候流下了傷心的淚
之后幾乎每年,上野園方都會出現(xiàn)“真真”可能懷孕的消息,什么食欲減弱啊,睡眠時間減少,發(fā)情征兆啊,交配順利啊,各種風吹草動與蛛絲馬跡都會揪緊民眾們的心。結果這五年來,上野動物園這些似是而非的消息被證明全部是詐胡,而遠在日本西部和歌山縣的民營動物園——冒險大世界卻接二連三地成功生育出熊貓寶寶,甚至包括雙胞胎,其繁殖成功率僅次于中國。相較之下,這個全日本最古老,歷史最悠久,且是戰(zhàn)后日本最先擁有大熊貓的上野動物園不禁完敗且顏面無存。
這次時隔五年,東京上野動物園能夠成功幫助熊貓“真真”誕下寶寶,并健健康康地養(yǎng)育到半歲,真的是不容易。其意義也是重大的,茁壯成長的“香香”其天選之子一般的地位,基本上確定了她就是上野動物園新世代的“鎮(zhèn)園之寶”。
日語里有個俗語叫作“客寄せパンダ(Panda)”,用來表示利用其高人氣與知名度來攬客的事物。這個詞語誕生在1972年10月,當時中日邦交剛剛恢復正?;蟹剿徒o日方一對大熊貓“蘭蘭”和“康康”到東京上野動物園,一時間為了大熊貓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人流如織,甚至有人徹夜在動物園門口排隊。原本每年入園人數(shù)為400萬人左右,一下子驟升至800萬人,翻了一番。上野周圍的飯店、旅館、紀念品店等商家眼見大好商機,紛紛利用熊貓元素對商品進行改造,賺的盆滿缽滿??梢哉f,熊貓在近代日本剛出現(xiàn),就有點搖錢樹的味道。
之后的熊貓熱出現(xiàn)在1980年,當時中國又向日本贈送了一對大熊貓“歡歡”和“飛飛”,在日方精心飼養(yǎng)下,1986年“歡歡”誕下熊貓寶寶“童童”。作為首只在日本本土培育長大的大熊貓,童童備受日本國民喜愛,其消息多次登載在各大媒體頭條,其起名征集也收獲了32萬份草案。中國造幣公司為了紀念“童童”的誕生,也特意制造了一種含純金5盎司的熊貓金幣,背后印有萬里長城和富士櫻花,在日本受到熱捧。
象征中日兩國友好的大熊貓“童童”紀念金幣
2008年4月大熊貓“陵陵”去世之后,上野動物園首次出現(xiàn)沒有大熊貓的情況,入園人數(shù)也持續(xù)下滑,1949年以來首次跌破300萬人。直到2011年“力力”和“真真”的到來,低迷的狀態(tài)才得到遏制。上野動物園投資9000萬日元對1160平米的熊貓館進行全面裝修,使其盡量接近大熊貓棲息的自然環(huán)境,同時派遣飼養(yǎng)員赴中國培訓,多次請中國專家來日現(xiàn)場指導。當時“力力”和“真真”來的時候,上野附近大樓打出了巨大的氣球廣告表示歡迎。
當年的氣球廣告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最新聞 Hot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絡,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忽悠上了:第一個行動的,可以得到“最好的協(xié)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lián)合國、北約經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