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漫紅色金融路,艱苦奇崛寫華章——《信物百年》中的紅色金融
分享到:最后更新: 2023-05-12 16:09:07試金石與13萬兩黃金
山東煙臺招遠,自古有金都之稱。
1939年2月27日,日軍攻占招遠縣城,第二天就占領了玲瓏金礦,叫囂著“寧失招遠城,勿失玲瓏礦”的口號,強征老百姓挖金礦,吸血式開采金礦,并且成立了黃金緝拿大隊,對私賣黃金,一律沒收,對親近和傾向共產(chǎn)黨八路軍的人,格殺勿論。
日寇根本不會想到,中共膠東特委在這里有一個特殊的秘密機構,“采金管理委員會”,地下黨員姜璇,冒著被捕犧牲的危險,潛伏在日寇控制的玲瓏金礦,像釘子一樣深深的鉆進金礦,扎下根,在礦工中成立組織,領導礦工與敵人進行“頭腦游擊戰(zhàn)”,采用許多巧妙的方式將金礦石、礦粉偷運出來,集中加工成金條。
由于選礦廠的出金量越來越少,引起了日軍選礦課人員的懷疑,荷槍實彈的日本兵經(jīng)常突擊檢查,對工人挨個搜身,衣褲、鞋子,但總是一無所獲,姜璇早就和工友們把秘密收集出來的金子運出了礦區(qū),運送方式花樣百出,偽裝成礦渣運出,金粉塞進棉襖里,塞進鞋底夾縫里,甚至塞進菜餅子里。
在長達6年之久的黃金爭奪戰(zhàn)中,大量的黃金從山東招遠轉運到延安。在這條漫長的征途中,黃金從沒有缺短過半兩,每一兩,每一克都交給黨中央,試金石試出的不只是黃金的純度,更是共產(chǎn)黨員金子般的堅定信念。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黃金爭奪戰(zhàn)中,中共地下黨送金隊被日寇稱作“黃金部隊”,殺機四伏的送金路上,很多地方都是日軍的占領區(qū),他們突破敵人的層層封鎖,在根據(jù)地和敵占區(qū)之間走出了一條秘密的抗日黃金路。
1944年夏天,由八路軍班長王德昌帶領的26人送金隊從玲瓏護礦隊手中接過黃金,晝夜行軍。為了防止泄密,膠東軍區(qū)黃金運送部隊都接到過嚴令,任何人都不許透露運送的時間、地點和部隊番號、兵力和交接的過程。
王德昌帶領戰(zhàn)士們行進到山西境內,遭遇了巡邏日軍的襲擊,他們一組留下阻擊敵人,另一組帶上全部黃金,加快行程,全部黃金最終到達延安,出發(fā)時的26人僅剩下6人,20位戰(zhàn)友犧牲在送金路上。
抗戰(zhàn)時期的13萬兩黃金,約為陜甘寧邊區(qū)1943年財政收入的7倍。在當時的山東濱海區(qū)分別可以購買約5.99億斤小米,6.5億斤高粱,4.99億斤小麥,極大地緩解了陜甘寧邊區(qū)和黨中央的財政緊張狀況,為抗戰(zhàn)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香港蔣匪特務陰謀破壞中行”
這件信物是一封周恩來總理的親筆信,收信人是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經(jīng)理鄭鐵如。
1949年,隨著三大戰(zhàn)役的結束,腐敗的國民黨政權大廈將傾,全中國即將迎來解放。
困獸游斗的國民黨政權一面繼續(xù)負隅頑抗,一面加緊將重要機構和物資掠奪性撤退到臺灣。
時任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經(jīng)理的鄭鐵如也被國民黨特務盯上了。鄭鐵如精通外匯業(yè)務,此時為中行香港分行積累下大筆財富,在香港金融系統(tǒng)各行局中實力最為雄厚。蔣介石親自主持會議,派出以于紅軍為首的代表團秘密到港。
于紅軍知道中行香港分行有6000多萬港元,多次出動特務,各種威逼利誘,邀鄭鐵如帶著資產(chǎn)去臺灣,但是鄭鐵如假裝生病需要住院拒不見客。
在這黎明前的最后黑暗里,鄭鐵如如履薄冰,他晚上住在銀行大樓頂樓的一間小臥室里,白天下樓就能上班,除了家人誰都不能進,也沒幾個人知道。
其實,鄭鐵如早就冒著生命危險作出了周密安排,他悄悄將一部分資金購買地皮、建材和設備,籌建中國銀行大廈,其余大部分資金貸放給香港紡織工業(yè)和其他工廠,這些措施都是為了防止臺灣當局的劫掠。
直到資金成功轉移完,他才長吁一口氣說,“好了……”
1950年1月11日,鄭鐵如通電全國中國銀行香港分行起義,率先接受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中國銀行的帶動下,1月18日,國民黨在港金融系統(tǒng)六行二局發(fā)表起義通電聲明,保護財產(chǎn)廳,聽候人民政府接管,香港十幾家中資銀行紛紛效仿。緬甸、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的中國銀行分支機構,也陸續(xù)響應回到人民懷抱。
中國銀行香港分行起義后,由于當時的特殊國際形勢,他成為了新中國對外交流的重要金融窗口,也成為了敗退到臺灣的國民黨政權的眼中釘,肉中刺。
潛伏在香港的國民黨特務從未停止搗亂破壞。周總理得到了香港蔣匪特務陰謀破壞中行的消息,在1955年12月16日,親自寫信給時任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經(jīng)理的鄭鐵如。信中寫道,我對港行業(yè)務的前途和國家財產(chǎn)的安全一向關切,聽到這個消息后,更望能和你共商鞏固行務和保護國家財產(chǎn)的辦法。
從最早的工農信用社、農民銀行到蘇維埃國家銀行,從各抗日根據(jù)地銀行到解放區(qū)銀行,黨領導的金融組織建立了獨立的貨幣體系,健全了金融管理制度,機動靈活開展金融業(yè)務,促進根據(jù)地和解放區(qū)經(jīng)濟建設,籌措戰(zhàn)爭物資,平抑市場物價,在看不見硝煙的戰(zhàn)場上與敵寇開展了機智的貨幣戰(zhàn)、經(jīng)濟戰(zhàn),打破了國民黨、日寇的經(jīng)濟封鎖,為支持革命戰(zhàn)爭、鞏固紅色政權、發(fā)展根據(jù)地和解放區(qū)經(jīng)濟作出了卓越貢獻。
沒有經(jīng)濟上的成功,共產(chǎn)黨就不能帶領人民戰(zhàn)勝兇殘的國民黨反動派和日本侵略者,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不僅是優(yōu)秀的革命者,更是卓越的建設者;不僅是革命戰(zhàn)爭的佼佼者,更是經(jīng)濟建設和金融管理上有獨到本領的行家里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周遠方
-
為什么梁啟超不看好的社會主義,最后拯救了中國?
2023-03-20 08:04 -
甲午戰(zhàn)爭沉艦發(fā)現(xiàn)大口徑炮彈,辟謠“炮彈摻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愛去希臘搞發(fā)掘?
2023-02-23 08:46 -
中國歷史上的“葉文潔”,比小說要讓人頭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兩次破防,勤懇務實的嘉慶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歲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這套“傳統(tǒng)手藝”,讓人想到魯迅的一句話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發(fā)布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fā)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劉統(tǒng)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審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踐行“茍利國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宮廷比明代更節(jié)儉?宮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選秀女就是選妃?其實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漢化”
2022-10-19 08:43 -
為了“去中國化”,日本考古還出過這樣的大烏龍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對女性是福是禍?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歷史劇,就不用忌諱歷史虛無主義?
2022-08-29 08:14 -
從世官世祿到有爵無官——古代爵位制的演變
2022-08-01 17:38 -
【觀網(wǎng)直播間】科舉時代:從世襲制到科舉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這件青銅文明“巔峰之作”終于合體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續(xù)上新!直擊三星堆考古發(fā)掘進程
2022-06-14 13:23
相關推薦 -
NASA資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國尷尬不? 評論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為中國很急…” 評論 109“美企庫存只夠用60天,要是中國還不批準…” 評論 164關稅風暴下,日德巨頭“對中國投下信任票” 評論 68最新聞 Hot
-
NASA資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國尷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亞完全轉向中國”
-
信中國還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來了
-
俄方定性:恐襲
-
加速!被歐美阻擊,中國車繞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為中國很急…”
-
被中方約談后,沃爾瑪找補:積極響應號召
-
“為了和平,我們可能不得不放棄部分領土”
-
巴防長警告:可能爆發(fā)“全面戰(zhàn)爭”
-
“美企庫存只夠用60天,要是中國還不批準…”
-
“西方企業(yè)從中國買零件,運到全球組裝,太蠢了”
-
“特朗普執(zhí)意破壞全球規(guī)則,中國會打敗我們”
-
暴跌72%!5年來,中國取消美國豬肉訂單最大規(guī)模
-
“美國開始找臺階了,中國沒停手”
-
關稅風暴下,日德巨頭“對中國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擬抵制特朗普聯(lián)手遏華貿易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