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爭議數(shù)月后,馬克思故鄉(xiāng)決定接受中國贈雕像
關鍵字: 德國馬克思故鄉(xiāng)中國贈雕像特里爾市【觀察者網綜合】2018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而中國資助的馬克思雕像將豎立在他的故鄉(xiāng)。據德國之聲3月14日報道,卡爾·馬克思的出生地——德國城市特里爾市議會以42票贊成、7票反對的表決結果,決定接受中國贈送一座馬克思雕像。不過,最終豎像地點、確切尺寸以及費用將在后續(xù)程序中確定。
報道表示,中國所贈雕像由美術家吳為山設計,高4.9米,加上底座6.3米,計劃豎在尼格拉門(Porta Nigra)附近的西蒙教堂廣場(Simeonstiftplatz)。數(shù)月來,圍繞是否該接受這一贈品,特里爾市民中發(fā)生激烈爭議。市政府已豎立起一個木制“樣品”,以供民眾觀賞討論,并讓居民大致了解之后的銅像會如何呈現(xiàn)。
美國《紐約時報》表示,經過幾個月的爭論和13日晚一個多小時的辯論,特里爾市決定接受中國資助的雕像。中國政府同意承擔大約三分之二的雕塑底座和安放費用,預計為10.5萬歐元(約合77.4萬元人民幣)。特里爾市長萊布在市議會投票前還曾表示,馬克思是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公民之一,是19世紀的歷史性人物,“我們不應該藏著他”。
德國之聲報道稱,一名地方政界人士也在臉書上表示,“馬克思雕像應該豎在特里爾,他屬于特里爾,特里爾的這位最著名的兒子應該在我們的市中心享有一席之地?!?
盡管特里爾市有部分市民同這個城市最著名的人物較為生分。不過,在如何看待馬克思的問題上,特里爾市已出現(xiàn)一種嶄新的平常心態(tài),多家機構正全力以赴,為明年的“馬克思年”做準備,希望擴展人們看待馬克思的眼光。
據《紐約時報》報道,特里爾市正通過展覽和知識性討論活動來重新檢視馬克思的作品以及他生活的那個動蕩的年代。這尊雕像將作為這種努力的一部分出現(xiàn)在公眾面前。
報道稱,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誕生于特里爾,后來曾在柏林、倫敦和巴黎生活。冷戰(zhàn)時期,馬克思的雕像在東歐各地頗為常見,目前包括柏林在內的前東德地區(qū)仍然存有幾座。
綠黨(Green Party)的理查德·的萊克菲爾德說:“這場爭論與人權、美學或它擺放的位置關系不大,它討論的是讓這座城市擺脫困境,因為那些負責人本該卻沒有賦予馬克思應有的敬意?!?
德國之聲報道稱,每年,中國有成千上萬游客前來特里爾市瞻仰馬克思的故居即卡爾·馬克思紀念館。豎立銅像以后,未來特里爾市必將成為中國游客的導覽勝地。
馬克思故居
- 原標題:爭議數(shù)月后,馬克思故鄉(xiāng)決定接受中國贈雕像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朱素恕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48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評論 108最新聞 Hot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第一個采取行動的人可以得到“最好的協(xié)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
特朗普想幾乎全砍聯(lián)合國、北約經費,有人急了:中俄要填補
-
開幕首日就翻車:大阪世博會標志性建筑漏雨,2億日元廁所用不了
-
“你不該向一個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zhàn),然后希望別人給你導彈”
-
哈佛“硬剛”特朗普
-
特朗普自夸上了,“我靈活得很,還幫了庫克”
-
“特朗普考慮暫停汽車關稅”
-
美國加州突發(fā)5.2級地震
-
“人人都想制造業(yè)回流美國,但沒多少人想自己下工廠”
-
歐盟警告歐洲領導人:不準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