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樂豪院士:長九總體構型的方案已確定,低軌運力150噸超土星五號
從錢學森先生點燃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火種,到新時代開啟助力航天強國建設的征程,作為中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祥地,航天科技集團一院走過了65周年的光輝歲月,研制了十余種長征系列運載火箭。
今年85歲的龍樂豪不僅見證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從無到有、從發(fā)展到壯大的過程,還先后擔任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
在龍樂豪看來,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正以世界一流的發(fā)射成功率和入軌精度助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探月、探火工程等重大任務的圓滿實施,為世界航天事業(yè)發(fā)展作出貢獻。
11月25日,中央電視臺《魯健訪談》欄目對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總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聽他講述長征系列火箭的研制故事和發(fā)展前景。
長征系列火箭發(fā)射成功率世界第一,“最主要的原因用4個字就可以概括——價廉物美”
記者:截至目前,我們國家已經替30多個國家提供了衛(wèi)星發(fā)射服務,而且已經把90多顆衛(wèi)星發(fā)射入軌。這些國家之所以信賴我們的火箭,您覺得原因是什么?
龍樂豪: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用4個字就可以概括——“價廉物美”。我們的平均成功率是96.4%,作為一個系列火箭,在世界上的統計應該可以說是第一流的。
記者:而且我們現在還實現了系列化、組合化、模塊化,是不是也是現在火箭研制的一個方向?
龍樂豪:這跟我搞的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有關。最早長征三號甲是國家的任務,但是我們不滿足于國內市場,而是放眼全世界。
“現在是沒有大的衛(wèi)星發(fā)射需求,可是若干年以后會有的。”當時我們就瞄準國際市場上已經出現的最大衛(wèi)星,重量是5噸,我就把火箭運載能力設計定位成5.5噸。
前面有了2.5噸的長征三號甲,又有了5.5噸的長征三號乙,中間的跨度太大,所以就來了一個“小弟弟”長征三號丙,我們把它的運載能力定位到同樣軌道上,是3.8噸左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系列化、模塊化、組合化。
這3個火箭的芯級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助推器的多少組合不一樣。每個子級都是一個“櫥柜化、貨架式”的,想要什么拿過來一組合就是不同的型號。所以看起來“三化”設計應該說是很成功的。
長征三號乙如何從失利走向成功,“你得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就把火箭打造得更可靠”
面對長征三號乙火箭的首飛失敗,龍樂豪和他的同事們沒有讓自己深陷在沮喪中,止步不前。在歷經30個日夜后,他們很快查明了發(fā)射失利的原因,然而緊接著更嚴峻的挑戰(zhàn)是如何說服國際社會再次相信中國的運載火箭。
龍樂豪和他的同事們先后圍繞著設計、生產、產品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反思,采取了一系列保證飛行成功的措施,先后完成了122項試驗,提出256條改進措施。風雨之后見彩虹,隨后接連的外星發(fā)射成功,徹底打開了中國運載火箭走向世界的大門。
記者:但是現在回想起來,畢竟火箭是當時親手培育,但是第一次接外國衛(wèi)星的任務就遭遇了失敗,在萬眾矚目的時刻,您會不會有心情懊悔、難過甚至流眼淚的時候?
龍樂豪:確實偷偷流過眼淚。但是話說回來,眼淚沒用,你得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就把火箭打造得更可靠。我曾經寫過幾句話:生于國際拼搏場,出師不利遭重創(chuàng),臥薪嘗膽補短板,浴火重生再起航,專遞快遞辛勞多,長征家族奪頭榜,歷盡艱辛建偉業(yè),大國重器鑄輝煌。
記者:這首詩把歷盡艱辛的過程和心情都表達出來了。
龍樂豪:因為長征三號乙歷經20年,從首飛慘敗一直到成為國之重器,2017年還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雜志封面,是這樣一個跨越。
中國航天取得成功的法寶是什么,“要我說最主要的可能還是航天精神”
記者:您覺得我們中國航天走到今天,取得成功的法寶是什么?
龍樂豪:要我說最主要的可能還是航天精神,這就是我們航天的一種文化、隊伍的一種思維、一種處理工作的方式。多少年來,愛國奉獻一直流淌在航天人的血脈里頭。
記者:因為我采訪了很多和您差不多同一個年代的航天領域的科學家,像戚發(fā)軔先生、葉培建先生,我覺得您們好像有一個共同點,那個年代大家從上大學的時候就開始滿腔都是報國情懷,好像愛國的情緒是天然的。
龍樂豪:沒錯,天生的,意思就是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愛國對我們這一代人,我相信也應該對我們的下一代人,甚至下下多少代人都應該這樣,一直融化在我們的血液里頭,這才是對的,不用更多的道理。
今天我們國家在世界上已經足夠強大,但人的精神可不能丟。老一代把江山打下來,一直到今天我們要鞏固、要發(fā)展,所以我們得不斷繼續(xù)再奮斗才對,千萬可別忘了過去。
2030年前將3名中國航天員送上月球,“應該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記者:您曾經也擔任過探月工程的副總設計師,這和您擔任火箭的總設計師有什么不一樣?
龍樂豪:當國家首次月球探測工程的副總設計師,這個層面就更廣了,因為除了火箭以外,還有其他好多大的系統都得要管。我們嫦娥工程一共是發(fā)射了7次,七戰(zhàn)七捷,是值得我們感到欣慰,感到驕傲和自豪的。
記者:原來我們關注過一個大致的日期,說2030年左右我們中國能夠實現載人登月,從能力上來講,這個日期能實現嗎?
龍樂豪:我們現在正在研制所謂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比如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它在芯一級下面是三個長征五號把它捆在一塊,采取這個“芯級并聯”的方案,他都有基礎。在2030年以前要把3個人送上月球,應該是值得我們期待的。
中國火箭運輸力將進世界第一梯隊,“長征九號運載火箭總體構型的方案已經確定”
記者:我記得您也曾經說過,我們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包括長征九號這樣的重型火箭都在研發(fā)當中?,F在這些火箭的研究進展怎么樣?
龍樂豪:進展的不錯,都按照我們預定的計劃,基本上是步步在往前推進。
長征九號運載火箭總體構型的方案已經確定,具體來說是光桿的,不要助推器。因為這樣構型更加簡潔可靠,也廉價。直徑比較粗,比起5米直徑的“胖五”,長征九號就更胖了,是10.6米的直徑。長征五號的高度大概也就50多米,長征九號將來是110米高度,這個大型火箭的構型已經定了。
記者:這兩型火箭如果研制成功以后,我們是不是就由航天大國成為航天強國了?
龍樂豪:我想可以這么說,因為這是兩個很重要的標志,中國人應該上月球,這也是個重要標志。
還有一個是重型運載火箭出來以后,從運載能力來講,在世界上就是一梯隊,甚至于第一梯隊的前列,這就是一個非常硬邦邦的指標。
在近地軌道,當前我們最大的運載能力就是“胖五”,或者說是“胖五”的弟弟“胖胖五”長征五號B。低軌道的運載能力也就25噸,但是長征九號的低軌運載量有150噸,已經超過了土星五號,也超過美國太空發(fā)射系統(SLS)重型火箭,一下子翻了好幾番。
長征九號用于建立空間太陽能電站,“會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既清潔又安全的能源”
記者:長征九號未來會應用于哪些任務?
龍樂豪:未來更多是要用于民用,主要來講是建立空間太陽能電站。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面,每平方米的太陽能可以產生1300多瓦的熱能,把它收集起來,在軌道上把它變成通過激光或者微波的形式發(fā)在地面,由地面變成電能送到老百姓家里去。
有專家計算過,如果在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軌道上面鋪設一個1公里寬的太陽能電磁帶,繞著地球轉一圈,一年接收下來的能量等于地球上可以開采的石油的總量,這個就不得了了。
所以將來如果能源沒了,但是航天技術很發(fā)達,建設空間太陽能電站就會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既清潔又安全的能源。
- 原標題:《魯健訪談》 20221125 對話龍樂豪
- 責任編輯: 房佶宜 
-
統計局:1-10月規(guī)上工業(yè)企業(yè)利潤下降3%,結構改善
2022-11-27 10:17 觀網財經-宏觀 -
證監(jiān)會:內部知情人員舉報重大貢獻者最高獎金提至120萬
2022-11-26 15:41 -
上市公司凈利不足4千萬,辦公卻買7千多萬別墅?深交所追問
2022-11-26 10:32 -
誰說中東足球不能干大事?!
2022-11-26 08:46 2022世界杯 -
云南曲靖:“20萬人被賦黃碼”與“新開一家核酸檢測企業(yè)”無關
2022-11-25 21:12 抗疫進行時 -
利潤大跌75%的值得買,又遭自家董事減持
2022-11-25 21:03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恒馳5有“公攤電量”?交付不滿月問題卻不斷
2022-11-25 19:34 觀網財經-汽車 -
央行降準0.2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
2022-11-25 17:59 觀網財經-宏觀 -
中國電動車俘獲歐洲市場
2022-11-25 17:50 觀網財經-汽車 -
外賣、閃購需求升溫,三季度美團營收同比增長28.2%
2022-11-25 17:38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吳亦凡偷逃稅被罰6億背后:商業(yè)帝國瓦解,表哥被追債1.39億
2022-11-25 17:33 -
北京稅務局:吳亦凡偷稅手法更加隱蔽,嚴重危害我國稅收主權
2022-11-25 17:09 明星那點事兒 -
奈雪的茶漢化了?去“の”還改了拼音
2022-11-25 16:39 觀網財經-消費 -
降低對中國零部件的依賴?馬自達被自己打臉
2022-11-25 16:25 觀網財經-汽車 -
股價暴漲40%,門店直播能給國美續(xù)命嗎?
2022-11-25 16:18 觀網財經-消費 -
部分市縣調增抗疫財政支出,有的千萬有的上億
2022-11-25 15:54 抗疫進行時 -
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qū)再擴圍,相關概念股全線飄紅
2022-11-25 15:38 觀網財經-消費 -
牽手徠卡難阻手機下滑,小米加速投向造車
2022-11-25 14:07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首付分期、骨折降價,開發(fā)商年底賣房搶收“卷起來”
2022-11-25 09:45 觀網財經-房產 -
反向操作大師?南非大股東恢復減持,騰訊股價近期大漲40%
2022-11-24 20:05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18“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61“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201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369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錢了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正事不干雜事一堆,特朗普讓美國科研機構‘徹底崩潰’”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
廣西東蘭干旱“農民求雨”?當地回應:視頻系擺拍
-
外媒繼續(xù)緊盯:中國,70天了…
-
中央巡視組剛進駐吉林,正廳級趙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飛機退回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