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美的全球合伙人伏擁軍:30年市場換技術,美的為何走了出來?
最后更新: 2021-05-14 23:51:40觀察者網訊(文/周昊 編輯/周遠方)“當初美的技術力不強,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甚至連技術開發(fā)權都沒有,而且美的開發(fā)的技術要外資簽字、并且向對方支付技術提成費才能使用;在商業(yè)活動中,技術更強大的外資品牌還能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所以當時我們就有決心,一定要推動建立獨立自主的研發(fā)體系!這也是為何大家在家電領域很少聽到過‘卡脖子’的問題,因為我們很早就在著手解決機電技術自主的問題!”
在接受觀察者網的專訪時,美的集團全球合伙人、機電事業(yè)群總裁伏擁軍回憶了當初技術自主不足的困境與苦惱,他認為,“如果美的當初甘于現狀,沒有去努力爭取技術自主,那也就沒有美的的今天?!边@也是市場換技術,家電行業(yè)為何走出來的原因。
美的集團機電事業(yè)群產品領域 圖片來源:美的集團
在2021年3月25日舉辦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美的機電事業(yè)群首次攜四大領域(家電、汽車、工控、3C)正式亮相展會。2021年被美的機電事業(yè)群視作發(fā)展的新起點——從傳統的家電行業(yè)打破邊界,在新產業(yè)、新布局等領域激發(fā)新動能。
中國家電走過了從增量到存量的階段,幾近飽和的家電消費市場亟需挖掘新增長點;汽車市場需求日益量增,其關鍵動力部件表現出巨大前景;工業(yè)自動化控制是制造業(yè)“皇冠上的明珠”,也是智能時代下智造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3C領域需求伴隨5G智能的高速發(fā)展而日益量增,同樣擁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這都是美的機電事業(yè)群升級產業(yè)、崛起新產業(yè)的重要因素。
伏擁軍認為:“從機電事業(yè)群的維度來看,過去我們只講對內,但現在也要外向發(fā)展。美的選擇進入的這些行業(yè)都是基于電機、電控和精密機械等領域。因為這幾年我們看到了一個趨勢,即‘機械運動電動化’、‘低溫熱源熱泵化’。在選擇進入一個行業(yè)時,我們會考慮國產化程度以及與美的的技術相關性等兩個因素。如果國產化程度比較低,而且跟我們的技術關聯度比較高,就值得去做,所以汽車行業(yè)是很值得美的去嘗試的一個領域。把汽車增量的核心部件做到行業(yè)頭部地位,這是美的汽車業(yè)務的定位和目標?!?
以下內容為本次采訪實錄,僅做不改變原意的調整。
標簽 美的集團- 責任編輯: 周昊 
-
東芝歐洲業(yè)務遭入侵,專業(yè)人士:黑客可能已在東芝建立基礎據點
2021-05-14 23:47 上市公司 -
盈利驟降、研發(fā)不足、專利稀缺,中圖科技“拼湊”硬闖科創(chuàng)板
2021-05-14 10:22 上市公司 -
中國人口紅利并未沒落,正向巨大的數據紅利轉變
2021-05-14 07:22 中國經濟 -
阿里發(fā)布Q4財報:反壟斷罰款導致上市以來首次季度虧損
2021-05-13 20:23 阿里帝國 -
監(jiān)管連續(xù)出手,鐵礦石暴跌7.5%
2021-05-13 16:44 金融圈 -
礦業(yè)巨頭警告:西方企業(yè)“天真”,哪天中國不出口電池咋辦
2021-05-13 15:21 新能源汽車 -
“500億美元,打錢”
2021-05-13 14:06 上市公司 -
恒大:擬出售恒大汽車2.66%股權
2021-05-13 09:23 大公司 -
最近的鐵礦石,有這些炒法
2021-05-12 22:01 -
小米與美國防部達成和解,被移出“涉軍黑名單”
2021-05-12 18:34 觀察者頭條 -
美國對電視、遙控器等啟動337調查,中企在列
2021-05-12 13:07 中美關系 -
美議員還不罷休,追問企業(yè)“還賣華為硬盤嗎?”
2021-05-12 11:41 上市公司 -
央行發(fā)布2021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
2021-05-11 19:41 中國經濟 -
“美帝優(yōu)選”,股價為證
2021-05-11 16:06 上市公司 -
坐擁三大世界級產業(yè)集群,湖南打造國家先進制造業(yè)高地
2021-05-11 15:57 中國品牌日 -
魚躍回應收購凱立特:新戰(zhàn)略布局的第一個舉措
2021-05-10 21:04 -
央行:2021年一季度8家單位拒收現金被處罰
2021-05-10 20:19 依法治國 -
大商所警示風險:焦煤、焦炭和鐵礦石價格波動較大
2021-05-10 18:31 -
馬斯克“承認騙局”,狗狗幣交易價格下跌38.6%
2021-05-10 17:30 瘋狂比特幣 -
對日媒炒作,長江存儲鄭重聲明
2021-05-10 17:18 上市公司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尷尬!萬斯舉起獎杯,底兒掉了......網友:美國制造?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絡,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
恐遭監(jiān)視,歐盟為赴美出差高官發(fā)放一次性手機
-
美財長忽悠上了:第一個行動的,可以得到“最好的協議”
-
“美軍掙扎過,但就是繞不過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