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特難學”?德媒分析為何德國學中文的人不多
關鍵字: 漢語難學德國人學漢語據(jù)參考消息網(wǎng)10月30日援引德媒報道,在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安德烈婭·弗倫澤爾系統(tǒng)地研究了德國學校的中文課程,發(fā)現(xiàn)自2012年以來,選修中文的學生人數(shù)在全國范圍內停留在5000人。
據(jù)德國《明鏡》周刊網(wǎng)站10月27日報道,瑪麗莎貝爾今年16歲,現(xiàn)就讀于明斯特以北的瓦爾多夫學校,一年級到三年級期間,她是在北京的一所中國小學上的。她作為德國大使館成員的子女在那里就讀。她今天還說,在中國學校的3年學習對她來說是一段好時光。
所以瑪麗莎貝爾今天仍很想學中文。但是在她現(xiàn)在居住的韋斯特爾卡佩爾恩周圍,沒有一所學校能夠提供這種語言教學。雖然她所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是德國各州教授中文課程最多的州:這里有大約2000名學生學習中文——而在全德國總共也就有5000多名年輕人學中文。
雖然如此,瑪麗莎貝爾沒有找到任何一所教中文的學校。老師向她解釋道,在德國的教育體系中,中文被歸類為“小語種”,而英語和法語才是“大語種”。
報道稱,這正是困擾弗倫澤爾的問題:“人們怎么能稱世界上大多數(shù)人所說的語言是小語種?”弗倫澤爾問道。
這個數(shù)字在過去幾年中穩(wěn)步增長,甚至在德國學校還出現(xiàn)過中文熱。但它很快就結束了——“許多人認為中國離我們很遠”,弗倫澤爾說。
相反,法國學中文的人數(shù)在過去幾年間猛升到4萬人,幾乎是德國的8倍。中文專業(yè)聯(lián)合會認為,德國的教育政策應對此負責:“問題首先在德國的聯(lián)邦體制,每個州都必須制定自己的框架計劃和成立培訓結構”,該聯(lián)合會主席安德烈亞斯·古德爾說。
他本人在州相關部門很少見到愿意涉及中文學科的人,“在許多聯(lián)邦州行政層級對接觸中文存在著巨大的恐懼”,在哥廷根大學教授漢學的古德爾說。
報道稱,在聯(lián)邦層面,曾有人試圖讓德國學校增加對中文的興趣。聯(lián)邦外交部、聯(lián)邦教育部和文化部長會議直到今年5月才呼吁就中文熱召開聯(lián)合會議。圖林根州教育部長和文化部長會議主席赫爾穆特·霍爾特在會上說:“我們并非都要成為中文專家,但德國會很好地重新了解中國,并繼續(xù)向這個巨大的國家靠攏?!?
但是報道表示,柏林自由大學的漢學家奧萊·德林認為,這純粹是公告政策?!皝碜哉螌用娴闹С秩灾饕窒抻诙唐诘慕?jīng)濟和研究效益,而且很難在學校中建設可持續(xù)的中文基礎設施”,德林說。
報道稱,但是只有政治家們才真的為此受到指責嗎?研究員弗倫澤爾指出,其實是人們對中文“特別難學”的偏見。而反對她觀點的人認為:“那不是真的!”但最終她的研究也表明,德國的中文課程是卓有成效的。
標簽 現(xiàn)代漢語- 原標題:中文“特別難學”?德媒分析為何德國學中文的人不多
- 責任編輯:連政
- 最后更新: 2018-10-30 18:52:45
-
US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出爐 清華第50名中國最高
2018-10-30 18:33 中西教育 -
這場展,堪稱長三角改革開放40年大事記
2018-10-30 13:35 上海觀察 -
教科文組織官員:絲綢之路是人類互動的鮮活例證
2018-10-30 11:40 -
奈特莉批《灰姑娘》三觀不正:一門心思等有錢男人來救自己
2018-10-29 07:43 當代婦女解放 -
浙大出版社的《楊家將故事考論》,和聽過的故事不一樣?
2018-10-28 08:32 -
疑似乾隆皇帝大祀龍袍上架拍賣行 售價133.8萬
2018-10-26 17:15 -
日本觀眾投票決定廣告走向 差點變搞笑片
2018-10-25 11:20 日本 -
抖音網(wǎng)友質疑小學教材“chua”錯了,驚動主編
2018-10-25 09:00 觀察者頭條 -
北京日報懟楊冪演技 導演回應:請關注你們的人民
2018-10-24 16:05 雷人雷語 -
一個美國媽媽把孩子送進中國公立學校以后…
2018-10-23 14:36 中西教育 -
從吊燈到馬桶 喬布斯老宅150余件物品或將被拍賣
2018-10-23 11:20 蘋果新“品” -
“江口沉銀”亮相成都 剛開展就限流
2018-10-22 07:30 考古 -
聽!創(chuàng)世神話成了一曲交響樂
2018-10-20 12:00 以藝術之名 -
從童養(yǎng)媳到開國將軍 網(wǎng)友:她的一生才是真“娘道”!
2018-10-18 14:00 當代婦女解放 -
當套路打敗新鮮感 印度電影也抓不住中國觀眾
2018-10-17 14:48 -
侯寶林弟子、臺灣著名相聲藝術家吳兆南去世 享年93歲
2018-10-15 07:34 臺灣 -
中國留學生奪得第45屆“學生奧斯卡獎”金獎
2018-10-13 15:45 中國電影 -
大英博物館自辯:不是每件藏品都是搶來的
2018-10-12 22:29 -
《邪不壓正》、《紅海行動》將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2018-10-09 09:38 中國電影 -
渭南博物館展出民國將領《討陳檄文》竟是網(wǎng)文,稱將盡快更換
2018-10-08 10:03
相關推薦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04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評論 97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評論 343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評論 242最新聞 Hot
-
“不能太依賴美國,歐洲得買點俄氣”
-
“僅靠美國?休想”
-
“拋售美債是對美國經(jīng)濟政策喪失信心”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馬斯愿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但有個前提”
-
“印度這行業(yè)要玩完了”
-
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
“豁免是對中國實力的認可,不豁免更是機會”
-
“離了中國貨,清涼一夏都難…”
-
“還跟我提投資?等美國穩(wěn)定了再說吧”
-
俄副外長:中國需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準備供應多少
-
英國反華議員赴香港探親被拒入境
-
石破茂對美發(fā)出“迄今最強烈警告”
-
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
關稅成本暴漲40多倍,美企CEO叫苦: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