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東勃:對中國革命史感興趣的年輕人,為何越來越多?
而當有的作品讓八路軍梳著油頭、叼著雪茄、住著花園洋房還打著“亮劍3”的旗號時,他們明確表達他們的厭惡作為回應,直至把這作品罵到全網下架。你能說他們的“三觀”不正?你能說他們玩世不恭?他們在“回頭看”,看他們小的時候看不懂的那些經典。我指的不只是影視作品,當然也包括他們對紅色經典文本、對馬克思主義經典、對毛澤東的研讀。
本世紀這20年來,當代青年社會思潮出現(xiàn)了很多特有的精神現(xiàn)象和文化符號:加入WTO前后是“成功學”,宣揚“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其實,那時更多的是“貪天之功”——中國經濟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不久出現(xiàn)了“X絲”的說法,鼓噪“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成功”,那是彼時就業(yè)壓力增大、房價上升、“長安居大不易”的映射;隨后是一系列的宅文化、喪文化,直到2017年底出現(xiàn)的“佛系”、2020年疫情之后出現(xiàn)的“內卷”以及最近對這種“內卷”的反動——“躺平”。
不成功,便成仁;不瘋魔,不成活;不躺贏,就躺平。這些二十年目睹之青年社會思潮怪現(xiàn)象,從“雞血”的巔峰到“頹廢”的谷底,背后都有社會變遷的因素,不宜簡單歸因于青年個體。對這些現(xiàn)象需要辯證看待,更何況很多情況下這僅僅是一種口頭上的表達而已。
對這些現(xiàn)象需要辯證看待。我不同意那種把青年對自身生存狀態(tài)特別是精神世界和心理壓力的宣泄、吐槽與他們這代人強烈的家國情懷對立起來的看法。兩者都是真實的,而且也并不矛盾。作為年長者,需要設身處地去換位思考,優(yōu)化青年成長的外部環(huán)境和制度條件,疏解他們思想和心理焦慮,而不是過于苛責。
電影《蒂凡尼的早餐》片段
當然,對于00后,不要棒殺,也不要捧殺。無論是去年借他人之口、用《后浪》的溢美之詞來夸贊他們,還是今年讓他們“自己”說《我不想成為這樣的人》,你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反應,其實都是不買賬的。這種態(tài)度本身恰恰是理性和冷靜的,值得稱道的。
我們需要在課上課下做的,就是坦誠地講出我們閱讀文本的體會、思想演變的軌跡,熱誠地與他們交流談心、解疑釋惑,同時也要嚴肅地指出他們的問題(諸如諸多“打投”亂象)。
就黨史教育來說,用豐富的史料來展開論述、說明道理是基本的教學方法,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感染力。重要的是史論結合,但必須論從史出。假以時日,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代青年與我們之間的距離,并不遙遠。
這里,我也愿向我的同行,特別是中青年教師提供三點建議,既供參考,也以之共勉。一是練好內功,把自己擺進去。我們建議學生讀的書,自己要帶頭讀,帶著學生一起讀。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中有太多素材有待我們去深挖。學生對歷史是有濃厚興趣的,而我們恰恰需要發(fā)揮好中青年教師“虛長幾歲”的這種優(yōu)勢,結合自身的成長、生活、工作、實踐閱歷來解讀歷史的行程背后的曲折婉轉、苦難輝煌。
二是創(chuàng)新互動,把學生拉進來。不要把課堂變成“一言堂”,用好“翻轉課堂”,呵護和發(fā)揮好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體性,運用技術手段進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緊密銜接型課堂互動討論,既可以第一時間獲得教學反饋、實現(xiàn)教學相長,也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深化學生的思維。
三是強化依賴,與學生共成長。這里所講的依賴,不是一種依附關系,讓學生“賴”上教師,而是突破45-90分鐘、一個學期或四年的有限教學時空和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課堂之外甚至畢業(yè)之后也樂于把教師當作自己探討問題、咨詢意見的朋友,從而持續(xù)發(fā)揮對學生的引導和激勵作用。在幫助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實現(xiàn)教師自身業(yè)務能力和人格修為的成長。
觀察者網: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們一直在強調要與歷史虛無主義作斗爭。您覺得在當下的黨史教育中,該如何繼續(xù)貫徹這一點?
曹東勃: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需要堅決與歷史虛無主義的兩種表現(xiàn)進行斗爭。
一種表現(xiàn)是“老毛病”,就是詆毀英雄、消解傳統(tǒng)、否定歷史。有那么一段時期,“告別革命”論大行其道。其實,無論就其特定的歷史時期還是從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而言,這都是很成問題的。
也有人說,我們黨已經從“革命黨”轉變成了“執(zhí)政黨”。實際上革命時期有局部執(zhí)政,全面執(zhí)政之后也要繼續(xù)保持革命精神、斗爭精神,不斷進行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這是總書記多次強調的。我們黨從來沒有把革命和執(zhí)政當作兩個截然不同的事情。
近年來,以《覺醒年代》為代表的一批優(yōu)秀影視作品,就還原了那個革命年代中革命者的革命精神,也使我們在一個世紀之后的和平歲月中仍然能夠產生共鳴,這就是我們在新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永遠奮斗的應有之義。
另一種表現(xiàn)是新問題,用一種低級紅、高級黑的方式胡編亂造、或為了一味迎合某種情緒,哪怕是“正能量”的情緒,而對歷史進行任意裁剪。奔著“流量”去設計劇本,為了讓觀眾“嗨”起來而拍各種神劇。這同樣是一種歷史虛無主義。
我們必須基于對真實歷史的還原,必須論從史出。對于這種歷史虛無主義,提醒他們重溫“六學”名句是必要的:“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機密文件首次證實: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zhàn)犯骨灰被美軍揚進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為發(fā)現(xiàn)215具原住民兒童遺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覺醒年代》編劇龍平平:彈幕這句話,讓我流淚了
2021-05-13 00:25 建黨百年 -
“一個共產黨員與廣大群眾取得密切聯(lián)系時就具有無比的勇氣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河南鞏義宋陵上種田,河南考古院:正在進行環(huán)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經歷過哪些“至暗時刻”?
2021-05-04 08:17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累計接待國內外參觀者逾億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繕開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親自指示邀請美國乒乓隊訪華
2021-04-24 15:22 中美關系 -
“中國抗戰(zhàn)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他是國家占人口80%的農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將是我度過余生的地方”——“紙老虎女士”的六次訪華
2021-04-15 10:19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打仗總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遺憾:沒能看到臺灣解放,祖國統(tǒng)一
2021-04-04 08:38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這件國寶級器物,證明三星堆人是“龍的傳人”!
2021-03-24 08:49 -
僅剩70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蔡麗華逝世
2021-03-01 11:24 -
大明之恥,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觀學院 -
登上《國家寶藏》的王貞儀,是當時“才女”無奈的縮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選國家工業(yè)遺產:中國第一個探空火箭發(fā)射場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組部部長:歷史的苦難不能忘記,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62天,收到20550條留言
2020-12-13 10:24
相關推薦 -
這場貿易戰(zhàn),美國就是個“紙老虎” 評論 59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評論 226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236“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146最新聞 Hot
-
特朗普也直說了:不行,就放棄
-
“中國深知‘廣場協(xié)議’是致命的,特朗普別想了”
-
“中國稀土,關乎美國人生死”
-
美軍高官著急:中國速度太快了,是美國3倍
-
德銀:中國客戶減持美債,轉頭買歐洲資產
-
美國對中國再下黑手,“黃仁勛道出最大擔憂…”
-
跟特朗普談,拿中國當籌碼?英財相:蠢死了
-
加總理揚言:除了中美,還有其他人
-
美方將不再斡旋?梅德韋杰夫喊話歐盟:學著點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西藏日喀則市原副市長張云寶被查,長期在水利系統(tǒng)工作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