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185期:從美歐銀行危機談起
分享到:丁一凡:
從美國第十六大銀行硅谷銀行的倒閉開始,美國輿論陷入了一片恐慌,許多中小銀行都受到了擠兌。民眾去提款,把儲蓄向大銀行轉移,所以讓更多的中小銀行也陷入流動性危機。有一些國會議員認為,國會應該傳喚硅谷銀行的這些高管,認為是他們干了壞事——他們在銀行要倒閉之前,就大量拋售股票;他們得到好處以后,就像強盜一樣逃跑。
但我們要問的是,壞人做了壞事逃跑以后,這些孤立的現象就會停止了嗎?其實硅谷銀行、銀門銀行的倒閉,不僅僅是操作失誤,或者確實有操作失誤,但最主要的問題不是操作失誤,而是一場系統(tǒng)性危機的冰山一角。這些事情未來還會不斷發(fā)酵,所以未來一段時間內是值得我們認真觀察的。
整體而言,這一次銀行危機與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幾次變化有直接關系。美聯儲開始是為了救市大幅“放水”,放出了特別多的流動性。“流動性”就是現金、新發(fā)的貨幣,這樣會造成表面的“繁榮”,但蘊藏了更多的風險。這些風險等到美聯儲遇到加息周期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危險。
因為這時候它會使那些已經做了長期投資的銀行突然面臨流動性短缺的危險,有一些銀行不得不忍痛“割肉”,要把自己過去已經投資的資產賣出去。大家都急著往外拋,價格就不斷下滑,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大幅虧損。硅谷銀行危機就是這樣造出來的。
其實如果硅谷銀行不急著拋售國債的話,這種虧損我們稱為“浮虧”?!案√潯钡囊馑际堑鹊绞袌鰞r格回升后,這個虧損就不存在了。可是恰恰在這個時候,硅谷銀行的儲戶——那些科技企業(yè)們——遇到了流動性短缺,要去硅谷銀行提現金。硅谷銀行的這些客戶們?yōu)槭裁刺岈F金呢?其實也跟美國政府的一些“騷操作”有關系。
比如美國政府在和中國競爭的過程中說不能跟中國有任何關系,要跟中國“脫鉤”。而過去美國許多技術企業(yè)的最大出口市場就是中國,如果商品不能向中國出售,這些企業(yè)就沒有現金回流;沒有現金回流,就出現流動性短缺,那就要去硅谷銀行提現。而提現的時候,硅谷銀行說我也沒有,那怎么辦?我只有出售我的資產來滿足你的現金需求。
但是在出售資產的過程中,債券已經不像原來那么值錢了;你把它賣出去,原來的“浮虧”就變成“實虧”,等你出現幾十億資產損失的時候,那些股東們慌了,就開始拋售你的股票。越拋售,銀行的自有資產越少,對付這些危機就越來越慘;最后沒辦法了,只能要求美聯儲出手相救。所以,硅谷銀行要了美聯儲的幫助,美國的金融監(jiān)管委員會只好出手,把整個硅谷銀行都包下來,危機暫時度過去了。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資料圖來自新華社
這些事情背后都有很大的危險,就是因為當時美聯儲放松了貨幣政策。我們回顧一下,美聯儲“放水”是從2008年開始的,2020年因為疫情,美國股市出現三次熔斷。當股市三次熔斷之后,美聯儲祭出“大殺器”,被稱為“無限寬松”,即完全沒有限制地“放水”。一個月內,美聯儲放出的新增貨幣大概等于以前三次量化寬松時放出的貨幣。
接著,市場恐慌突然被制止住了。但是放出這么大的貨幣,就造成市場上的流動性泛濫,這種操作風險就越來越大。
而等到美聯儲迅速升息的時候,這些金融機構都措手不及。美聯儲之所以提高利息,是因為現在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太高了,只有收緊流動性才能夠把通貨膨脹降下來。
按照美國自己的統(tǒng)計,2022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大概在百分之八點幾,但我們知道美國官方經常有一些手段,讓通貨膨脹率顯得不那么重要。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曾擔任克林頓財政部長的薩默斯都在媒體上專門說,如果按照上世紀70年代美國統(tǒng)計通貨膨脹的方法來計算的話,現在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早已經超過10%了。如果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已經超過10%,美聯儲不大幅收緊貨幣,通貨膨脹就會失控。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陷阱。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美聯儲現在面臨著一個兩難選擇,如果要救助銀行的話,就繼續(xù)往里“放水”,這會使通貨膨脹更加嚴重;如果想控制通貨膨脹,就要繼續(xù)收緊流動性,也就是繼續(xù)升息,而繼續(xù)升息可能會造成更多的銀行需要救濟。
當然除了美國的中央銀行以外,還有一個工具可以用,那就是美國的財政部。也就是說政府財政如果進去救市的話,也是可以幫助這些銀行度過危機的。我們記得2008年危機爆發(fā)的時候,當時美國的財政部長保爾森就給時任美國議長的佩洛西單膝下跪,要求佩洛西批準用財政的錢去救市,當時撥出7000億美元去救市。
但是剛才張老師講到了,現在美國政府的債務非常嚴重,已經到了31萬億美元以上。對一個25萬多億美元GDP的經濟體來說,國債占GDP超過130%,是一個比較危險的環(huán)境。如果財政部要入場救美國銀行的話,就需要更多的錢。這時候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就提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建議,她說那就讓美國國會給我們放寬債務限制,從現在的31萬億美元上限提到51萬億美元。這樣的話,不僅可以救助這些銀行,而且多年之內美國政府都不會受到國會的困擾,也就是說美國的兩黨政治斗爭也不會影響美國政府的正常運轉。
這個主意看起來好像挺聰明的,但是有一個巨大風險。你把債務上限一下提到51萬億美元,但整個國民經濟總量只有25萬多億美元,投資者會怎么思考?投資者完全會擔心美國政府將來違約,或者你唯一的選擇就是用通貨膨脹來對沖掉你的債務。無論做什么選擇,現在持有美國國債的人將來都會損失得一塌糊涂。在這種情況下,別人不敢再繼續(xù)持有美國國債,那時候美國就面臨國債危機了,所以這是一個風險非常大的操作,美國財政部拿出錢來救助這場世界危機的能力和可能性也并沒那么大。
剛才張老師提到,美國和歐洲資本市場的流動性非常強。歷史上經常是大西洋的一邊出現一個危機,很快就會影響到另一邊。這次也是如此,硅谷銀行的倒閉,馬上引起了歐洲市場對銀行股的擔心,然后大家馬上發(fā)現瑞信銀行就是一個可能會出問題的銀行。
而在此時,瑞士也搞了一番“騷操作”。瑞士參與了由烏克蘭危機引發(fā)的歐洲地緣政治之爭。瑞士本來是一個中立國家,但在俄烏沖突中,選擇站在烏克蘭一邊,不僅制裁俄羅斯,還給烏克蘭提供武器。一旦瑞士失去了中立地位,意味著你隨時可能以敵對的名義去凍結別人的資產,甚至沒收。于是,就出現了大量儲蓄逃離瑞士,逃離美國。
其實瑞信遠不是歐洲倒下的唯一一家銀行,當時大家把眼光瞄準的是一個更大更危險的銀行——德意志銀行。里邊也有很多說不清楚的資產,也出現了擠兌,下一輪危機可能還會繼續(xù)爆發(fā)。
因為各種地緣政治的博弈,通貨膨脹率在美國和歐洲不會馬上降下來。美國和歐洲都想繼續(xù)跟中國“脫鉤”,而中國在全球產業(yè)鏈中扮演了根本無法替代的角色,你要跟中國“脫鉤”,最后的結果就是所有產品的價格會大幅上揚,那你的通貨膨脹還怎么減下來呢?
中國的金融界現在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我們要面臨的是一場比較大的全球金融動蕩。如果不做好這種準備的話,未來等到金融海嘯全面爆發(fā)的時候,可能就會措手不及。謝謝大家。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31省份一季度GDP出爐:23省份增速高于全國
2023-04-29 16:55 觀網財經-宏觀 -
滴滴退市后年報:2022年營收下降19%,凈虧損收窄52%
2023-04-29 10:48 -
?華為一季度營收1321億,同比增長0.8%
2023-04-28 17:24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上海推出今年第四批次集中供應樓盤,涉6808套房源
2023-04-28 16:26 觀網財經-房產 -
5年虧損超36億,寒武紀否認“惡意裁員”
2023-04-28 11:00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第四范式第4次向港交所遞表,投資人還有多少耐心?
2023-04-28 10:49 觀網財經-金融 -
人民幣國際化提速,背后發(fā)生了什么
2023-04-28 08:11 人民幣國際化 -
出境游重啟三個月:有人省,有人卷,有人還沒醒
2023-04-27 17:41 觀網財經-消費 -
管理層與大小股東“分歧”升級,匯豐的公司治理怎么了?
2023-04-27 16:13 觀網財經-評論 -
天涯社區(qū)網站已不能打開,網友:青春被封印
2023-04-26 17:14 觀網財經-互聯網 -
20萬企業(yè)用戶申請接入阿里通義千問
2023-04-26 17:14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核心產品最高降幅達50%,阿里云迎來史上最大規(guī)模降價
2023-04-26 10:59 觀網財經-科創(chuàng) -
又一家?美國第一共和銀行一季度存款流失千億美元
2023-04-25 21:31 觀網財經-宏觀 -
“想方設法穩(wěn)住對發(fā)達經濟體出口,開拓發(fā)展中國家市場”
2023-04-25 21:02 -
粉筆發(fā)布2022年財報:扭虧為盈 業(yè)務全線增長
2023-04-25 19:24 -
珠海萬達商管港股申報稿失效,萬達回應
2023-04-25 19:23 觀網財經-金融 -
濰柴雷沃IPO:國內規(guī)模最大、產品矩陣最完備的農業(yè)裝備企業(yè)
2023-04-25 17:14 觀網財經-金融 -
鋰價暴跌導致業(yè)績爆雷,多家上市公司股價跌停
2023-04-25 13:48 觀網財經-汽車 -
?灌籃高手國語TV版突然下架,愛奇藝回應
2023-04-25 13:48 觀網財經-互聯網 -
硅谷銀行危機還沒結束,但銀行股空頭卻虧了10億美元
2023-04-25 11:58 觀網財經-海外
相關推薦 -
NASA資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國尷尬不? 評論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為中國很急…” 評論 121“美企庫存只夠用60天,要是中國還不批準…” 評論 168關稅風暴下,日德巨頭“對中國投下信任票” 評論 68最新聞 Hot
-
NASA資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國尷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亞完全轉向中國”
-
信中國還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來了
-
俄方定性:恐襲
-
加速!被歐美阻擊,中國車繞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為中國很急…”
-
被中方約談后,沃爾瑪找補:積極響應號召
-
“為了和平,我們可能不得不放棄部分領土”
-
巴防長警告:可能爆發(fā)“全面戰(zhàn)爭”
-
“美企庫存只夠用60天,要是中國還不批準…”
-
“西方企業(yè)從中國買零件,運到全球組裝,太蠢了”
-
“特朗普執(zhí)意破壞全球規(guī)則,中國會打敗我們”
-
暴跌72%!5年來,中國取消美國豬肉訂單最大規(guī)模
-
“美國開始找臺階了,中國沒停手”
-
關稅風暴下,日德巨頭“對中國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擬抵制特朗普聯手遏華貿易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