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122期:美國反華還有什么牌
最后更新: 2021-11-28 11:02:55問答環(huán)節(jié)
【觀眾一:】我是一名足球教練,剛剛聽了老師的演講,我知道美國反華打了一系列的牌,在過程中,集結了很多盟友,我的問題是,美國打反華牌,美國盟友所受到的負面影響。
張維為:像法國和德國,歐盟最主要的兩個大國,在對中國問題上和美國立場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雖然歐盟現在有時候有些反華的聲音,但主要來自歐洲的議會。議會各種各樣聲音比較多,但是總體上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多數心里還是比較明白的。那么東盟這些所謂盟國,包括菲律賓,美國自己都覺得靠不住了,認為沒有辦法,東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是歐洲最大的貿易伙伴。
現在倒是日本,有點鐵了心一樣的,跟美國走。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看了民調,就是日本反華聲音在它的民調當中看出來,有相當廣的支持度,所以可能不一定是美國強迫日本跟它走,而是日本主動想跟著美國走,日本它有一種心理,覺得不能接受中國的崛起,這是我們要警惕的。但美國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坦率地說你這些盟國都加在一起,我們今天也不害怕。
中日民意調查:45.9%中國人對日本有好感,84.7%日本人對中國無好感。來源:nippon.com
韋宗友:其實2019年,歐盟它出臺了一個對華政策文件,在文件里它首次把中國界定為,一個是叫系統(tǒng)的競爭對手,第二個就是合作的伙伴,第三個是經濟上的競爭者。但是和特朗普對中國的界定還是不一樣的,你看拜登執(zhí)政之后,本來他說要團結盟友,特別是要緊密跨大西洋關系,來共同應對中國,所謂的從實力地位出發(fā),和中國打交道。但是前不久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組成了所謂的“英美澳三國防務同盟”,其實說白了就是敲竹杠,把法國跟澳大利亞之前艱苦談判,建造新潛艇的訂單廢除,背著法國拿下了訂單。法國感到很受傷,最后提出不能指望美國,我們歐洲、歐盟要自立自強。
澳大利亞也是跟美國跟得特別緊的,在涉華議題設置方面,甚至走在最前端。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和出口市場,最近澳大利亞媒體透露一個信息,就是說澳大利亞對華肉類和谷物的出口已經從原先最大的出口國被美國、巴西替代了。所以說它在經貿上面也受損了,而且取代它的是誰?恰恰是美國。
張維為:實際上從戰(zhàn)略角度來分析的話,美國這樣做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你有一個盟國體系,比方北約或者其它的體系,然后在這個體系當中你又專門弄出個小的體系,哪怕從理論上推導的話,對大的體系是一個巨大的損害。其它成員會感到受到歧視、不公正的對待。所以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美國這樣做是愚蠢的,戰(zhàn)略上很弱智,我講得很直白。
2018年,法國總統(tǒng)伊曼紐爾·馬克龍(左二)與澳大利亞前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Malcolm Turnbull)在悉尼一艘澳大利亞潛艇的甲板上。來源:法新社
【觀眾二:】主持人好,兩位老師好。我是來自上海的一個公司職員。曾經有一種論調說,美國和中國的關系好也好不到哪兒去,壞也壞不到哪兒去,這個論調是不是已經過時?另外中國和美國的斗爭當中,那我們應該遵循什么樣的原則?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使兩國關系處于“斗而不破”的狀態(tài),謝謝?
韋宗友:其實這句話,近兩年大家也討論得比較多了,以前大家說中美關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壞也壞不到哪里去。但是你看一看,從特朗普2017年執(zhí)政以來,中美關系如果說壞,那真的是好像是看不到底,特朗普不斷地打牌,貿易戰(zhàn),最后到科技戰(zhàn),甚至向金融領域蔓延。
然后在臺灣問題上不斷地進行試探,包括南海問題,把中美關系原先的一些基本的共識,或者說一些底線,似乎都在突破。那中方也認為,就是說中美關系“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如果說大家在一條船上,你一味地把船搖來搖去,那最終對大家的安全都構成威脅。所以說這句話說,壞也壞不到哪里去了,我覺得這句話可能是過時了,因此,中美之間加強高層的交流、磋商、溝通,進行戰(zhàn)略風險的管控,把握住中美關系的大航向,我覺得非常的重要。
另外,中美關系如何保持“斗而不破”,那非常清楚,就是涉及我們的主權還有核心利益,在底線問題上中國肯定原則要堅定,該斗爭的時候要斗爭,該亮劍的時候亮劍。涉及雙方一些共同利益,地區(qū)和全球的治理問題,和平和安全,或者繁榮問題,大家可以相互做出讓步,然后取最大的公約數,保持“斗而不破”。我想這樣不僅對中美兩國關系回到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軌道是有利的,對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包括全球治理,也是一件幸事。
美中關系從山麓走向懸崖。來源:彭博社
主持人:其實這幾年,我們觀察美國政府的一系列做法,就會發(fā)現美國真的如果想要把美中關系破壞掉,你只要這個牌不停地打好了,就像您剛剛說的,可能是壞得深不見底,所以這些年對我們來說也是很好地上了一課,對固有的一些說法有了清晰的認識。
張維為:至于“斗而不破”,我想我們也是辯證的思維,就是我們中國外交講究有高方案、低方案,低方案就是保底的,保底就是底線思維,我相信我們的人民解放軍是天天做準備的,對不對?所以我們高方案當然是“斗而不破,合則兩利”,合作共贏。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之后,你就可以放心地出牌。你也不能老是這個不能破,那個不能破,那樣的話,反而束縛手腳了,就告訴它,比方我們現在對臺灣問題,講得非常清楚。
這次講的顛覆性就是這個意思,美國如果不要良好的中美關系,我們也可以不要,因為我當年給鄧小平做翻譯,他也講過,當時美國想派里根的代表常駐臺灣地區(qū),不要使館,要這個常駐,鄧小平說那我們兩國關系可以退到60年代的直接對抗了。
美軍“特戰(zhàn)合作組”將常駐臺灣的協訓編制。來源:“聯合新聞網”
【觀眾三:】剛剛張教授提到美國再次對我們開打臺灣牌,而如今民進黨更是宣稱在臺灣有美軍駐扎,那面對現在的臺海局勢,我們的底線又在哪里?那如果對方觸碰了我們的底線,這是否會成為我們收復臺灣,一舉解決問題的契機?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沈玉萌 
-
相繼發(fā)現新變種病例,英德意等國“如臨大敵”
2021-11-28 11: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李稻葵自曝收到美政府2000美元疫情補貼:我哪兒敢用
2021-11-28 10:13 美國一夢 -
發(fā)現新變異毒株病例,以色列實施“全球最嚴封鎖令”
2021-11-28 09:1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全球首張!德爾塔VS奧密克戎
2021-11-28 08:3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新增確診26649例、死亡188例
2021-11-28 07:4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今年圣誕節(jié),美國啥都缺
2021-11-27 23:05 美國一夢 -
中俄駐美大使在美國《國家利益》雜志聯合發(fā)文
2021-11-27 21:24 中國外交 -
德國、捷克“疑似”中招
2021-11-27 21:18 歐洲亂局 -
拜登對日本有期待:中國崛起啦,你要增軍費
2021-11-27 20:15 日本 -
南非“喊冤”:科學家能干,反遭罰
2021-11-27 20:04 -
中國留學生發(fā)現:西方高校學歷,不香了
2021-11-27 17:17 中西教育 -
立陶宛被曝故意區(qū)別對待難民:歡迎白俄人,遣返中東人
2021-11-27 16:39 歐洲亂局 -
2架南非航班上,荷蘭查出61例陽性
2021-11-27 16:32 -
替美國承受67次核爆試驗,這個太平洋小國受夠了?
2021-11-27 15:49 中美關系 -
中疾控周報:我國若采用美式防疫策略,日增確診將超63萬例
2021-11-27 14:3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歐美多國發(fā)布非洲數國旅行禁令,世衛(wèi)組織:不要歧視
2021-11-27 13:2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技術原因”改降莫斯科,瑞士外長被迫取消訪華
2021-11-27 13:19 -
法國漁民開始行動:圍堵英國船
2021-11-27 13:18 歐洲亂局 -
多國發(fā)布旅行禁令,鐘南山對“奧密克戎”作最新研判
2021-11-27 09: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立陶宛外長仍在幻想:中方只是一時氣,關系會好起來
2021-11-27 09:43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歐盟抱怨:談了兩小時,不知道美國要什么
-
隔空互懟,萬斯批澤連斯基:荒謬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他倆激烈爭吵,姆努欽還被拉出來鞭尸”
-
哈梅內伊表態(tài)
-
尷尬!萬斯舉起獎杯,底兒掉了......網友:美國制造?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絡,爭議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