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中國政權合法性對世界的啟迪
關鍵字: 中國政權合法性根據(jù)美國民主特朗普政權民主專制中國良正善治中國政治制度選拔選舉【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tǒng)后,美國《赫芬頓郵報》組織了一次關于政權合法性的國際學術討論。期間,不少西方學者對既有范式重新反思,部分觀點頗有意思。張維為教授受邀參與此次討論,并于3月1日在《赫芬頓郵報》上發(fā)表文章,闡述了中國政權合法性的“前世今生”。本文為教授提供的中文版?!?/strong>
(文/ 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張維為)
西方社會一般認為,一個政權的合法性來自于多黨制和一人一票的選舉,但這種認知面臨兩個挑戰(zhàn):其一,這種多黨制下的普選制度歷史很短,比方說,美國黑人是到了1965年才真正獲得了選舉權,人們是否可以質疑在此之前的美國政權不具有合法性。其二,這種制度只能在民族國家(nation state)內實行,比方說,很難想像今天的歐盟能通過一人一票來獲得合法性并發(fā)揮整合歐洲的作用。
這兩點有助于我們理解中國人對政權合法性的認知與西方認知的巨大差異。
中國不是一個典型的民族國家,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型國家,即一個歷史從未中斷的古老文明與一個超大型現(xiàn)代國家的疊合。這似乎有點像歐洲的古羅馬帝國還沒有滅亡,一直延續(xù)到今天,其內部包含了巨大的區(qū)域差別和文化差異,但同時又擁有統(tǒng)一的中央政府、現(xiàn)代經濟、超大型的人口規(guī)模(大約等于今天100個普通歐洲國家之合),使用數(shù)千種方言,但也使用統(tǒng)一的書面語言。這樣的國家本質上是自己漫長歷史上“百國之合”而形成的。一旦采用西方對抗性政治模式,她將變得無法治理乃至解體,就像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后采用了美式政治制度,結果導致了軍閥混戰(zhàn),無數(shù)生靈涂炭。
作為一個文明型國家,其政權合法性根植于數(shù)千年歷史所形成的傳統(tǒng)。中國于公元前221年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中國今天所謂的“一黨治理”對于許多西方人可能顯得不具備合法性,但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卻不這么認為。實際上,過去二千多年的多數(shù)時間內,中國一直實踐著某種形式的“一黨治理”,即由一個通過考試產生的統(tǒng)一儒家執(zhí)政集團來負責國家治理。這種執(zhí)政集團可能代表天下蒼生,也可能只是自稱代表了天下百姓,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過去二千多年的多數(shù)時間內,中國是一個比同時代歐洲國家治理得更好的國家,它在多數(shù)時間內比歐洲國家更為和平與繁榮,這種情況大致延續(xù)到18世紀,后來由于自我封閉等原因,中國錯過了工業(yè)革命。
中國政權合法性的論述主要包含三個概念:
首先,自漢朝以來形成的儒家“天命觀”??鬃犹嵝阎袊y(tǒng)治者“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統(tǒng)治者必須勤政為民,實現(xiàn)良政善治,特別是維護天下太平與國家統(tǒng)一,改善民生,否則人民有權揭竿而起,以“天”的名義推翻政權。換言之,儒家的“天命觀”并非上帝授予的權力,人民接受政權合法性的條件是統(tǒng)治者必須干得好。這種中國人的“契約論”比法國思想家盧梭的“契約論”早了二千多年。中國人的“天命觀”已經與時俱進,中國領導人提出了實現(xiàn)國家富強,社會公正、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盡管中國還存有許多問題,但過去30多年中,在中國政權的領導下,中國經歷了人類歷史上維系時間最長的經濟高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獨立的國際民調機構,包括皮尤中心和伊索普公司的民調都表明,中國中央政權在人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2016年10月伊索普民公司的民調表明,90%的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發(fā)展的方向感到滿意,相比之下,法國只有11%的國民對自己國家發(fā)展的方向感到滿意,而64%的美國人認為自己的國家走在錯誤的道路上。把今天的中國描繪成缺少合法性,甚至搖搖欲墜即將走向崩潰,實在是太不靠譜了。
其次,選賢任能的理念和實踐。弗朗西斯·福山先生在其《政治秩序的起源》一書中曾說,“確實是中國人發(fā)明了現(xiàn)代官僚制度,即基于能力選拔出來的行政官員組成的永久性制度,而非基于親戚關系或世襲繼承的制度”。中國古代實行了選賢與能的科舉制度,在中國傳統(tǒng)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又逐步確立了一整套選賢任能的干部制度。比方說,中國最高的決策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包括習近平主席)一般至少有過兩任省委書記或省長的歷練,在中國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這意味著一個決策者在成為政治局常委之前至少治理過1億人口。
再者,中國治理哲學中的“民意”與“民心”觀念。 “民意”一般指公眾輿論,“民心”則是指“人心向背”。中國哲學家孟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得其心,斯得民矣”這個概念。“民意”很重要,但“民心”更重要。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民意”可能一夜之內就發(fā)生巨大變化,但“民心”是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東西,反映的應該是一個民族整體和長遠的利益。在過去三十多年里,中國執(zhí)政者在多數(shù)情況下實行了“民心治國”。這使中國得以進行中、長期的規(guī)劃,甚至為下一代的發(fā)展進行規(guī)劃,從而避免像許多西方民主國家那樣,最多只能規(guī)劃一百天或者只能規(guī)劃到下一次選戰(zhàn)。
總之,西方這么多年來一直在世界各地以普世價值的名義推銷自己的政治模式,但中國堅持了自己政治領域內的探索和試驗。
中國汲取了文革悲劇的教訓,特別是意識形態(tài)極端化、否定傳統(tǒng)、嚴重失序和貧困的教訓。中國已經在相當程度上重新確立了當代中國與歷史中國的聯(lián)系,并從西方引入了不少有益元素。中國今天選賢任能制度也可以說是一種“選拔+選舉”的制度,其中,“選拔”源于中國自己的傳統(tǒng),“選舉”源于西方。鄧小平開創(chuàng)了權力有序交接的制度安排,這種制度已經持續(xù)了近30年,它還在完善之中,但已經可以與西方政治制度進行競爭。在中國現(xiàn)在的政治制度下,不大可能產生像美國特朗普先生這種令人尷尬的領導人。
中國1978年以來的經驗表明,檢驗一種政治制度質量的最終標準應該是看其能否實現(xiàn)本國人民所認可的良政善治。所謂“民主還是專制”的范式在今天這個世界上已顯得非??斩?。中國的經驗最終可能帶來一個極為重要的范式變化,即從所謂“民主還是專制”范式轉為“良政還是劣政”的范式。“良政”可以是西方的政治制度,也可以是非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樣,“劣政”也可能是西方的政治制度或非西方的政治制度。中國人認為內容實質優(yōu)先于程序形式,在尋求內容實質的過程中,會逐步產生符合一個國家傳統(tǒng)和國情的程序形式。
今天,我們的世界面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其原因幾乎都與西方如何界定政權合法性有直接關系。鑒于此,我們有必要沉下心來,認真思考一下中國歷久彌新的智慧和做法對于外部世界所能帶來的啟迪。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張維為:中國政權合法性對世界的啟迪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新聞 Hot
-
隔空互懟,萬斯批澤連斯基:荒謬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他倆激烈爭吵,姆努欽還被拉出來鞭尸”
-
哈梅內伊表態(tài)
-
尷尬!萬斯舉起獎杯,底兒掉了......網(wǎng)友:美國制造?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wǎng)絡,爭議來了
-
“彪馬叔”挨批:吃頓飯的功夫,你就被特朗普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