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銳對話伊萬諾夫:中俄互信與烏克蘭危機無關
最后更新: 2020-07-10 14:36:14【7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俄羅斯總統(tǒng)辦公廳主任謝爾蓋·伊萬諾夫。雙方一致認為,中俄互交有利于世界和平發(fā)展。習近平表示,“我同普京總統(tǒng)保持了密切交往,這體現(xiàn)了中俄關系的特殊性”。幾天后,習近平還將與普京一同出席金磚五國巴西峰會,“將就進一步深化和擴大兩國合作達成更多共識”。
此前,央視Dialogue(《對話》)欄目曾專訪俄聯(lián)邦安全會議前秘書伊戈爾·伊萬諾夫。伊萬諾夫深入回應了主持人楊銳就目前國際局勢、烏克蘭危機以及中俄關系的尖銳提問。本文由觀察者網(wǎng)岑少宇、王璐菲譯自Dialogue6月26日節(jié)目?!?/strong>
楊銳:很多西方人認為,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對美國的“重返亞洲”戰(zhàn)略進行“再平衡”,他們試圖弄清,當今國際環(huán)境為何以及如何迫使中國與俄羅斯走得更近。在以下對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會議前秘書伊戈爾·伊萬諾夫的采訪中,你將了解到,莫斯科更感興趣的是,在打造國際政治經(jīng)濟新秩序的過程中,如何建立共識和原則。
伊萬諾夫先生,歡迎來到《對話》欄目?;仡櫠?zhàn)遺留問題,我們必須牢記導致東北亞局勢緊張的燃點,至少有4個:俄日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爭端、朝鮮半島的分裂、釣魚島爭端以及臺灣海峽問題。它們多多少少給地區(qū)局勢穩(wěn)定帶來了威脅。你如何評估建立新的地區(qū)安全機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為我們現(xiàn)在其實并沒有這樣的機制,而這很危險。
伊萬諾夫:我們必須在尊重歷史的同時尊重國際法,這并不容易,但有必要努力嘗試。我們必須尊重所有各方利益,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通過對話來實現(xiàn)它。
當今世界,不只亞太地區(qū),歐洲和歐洲—大西洋地區(qū)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二戰(zhàn)后,我們建立了很多機制,主要在歐洲—大西洋地區(qū)。
但今天,形勢已經(jīng)改變,我們需要改革那些機制,如果必要的話,創(chuàng)建新的機制。關鍵問題不是創(chuàng)建機制,而是建立原則,為實現(xiàn)互信創(chuàng)造條件,因為當今最大的難題之一是不信任。我的意思是,在冷戰(zhàn)中和冷戰(zhàn)后當然都會有不信任。但在冷戰(zhàn)中,我們有時可以比較容易確定誰是朋友,誰是敵人。而現(xiàn)在已經(jīng)非常不同。
我們說現(xiàn)在是一個多極世界,但多極世界是什么意思,這些大國會變成什么樣,大國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大國之間交往的原則是什么、基礎是什么、如何合作?這對我們國家、對國際社會都是一個非常嚴肅的挑戰(zhàn),所以說現(xiàn)在這個時期對國際關系來說很微妙。我們都必須非常小心。我重申,我們要既尊重歷史,又尊重國際法,同時在平等、尊重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建立新秩序。
楊銳:讓我們來看看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特殊戰(zhàn)略伙伴關系,很多中國人會說,中國和日本之間如果開戰(zhàn),俄羅斯很可能會幫助中國防御。當普京與習近平宣布兩國舉行海上聯(lián)合軍演時,有人說,中俄已經(jīng)準備好共同戰(zhàn)斗了,中俄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半軍事化聯(lián)盟。你對這種評價怎么看?
伊萬諾夫:我認為,我們所有戰(zhàn)略伙伴合作,包括軍事領域的,都不是為了對抗誰,而是為了證明我們兩個國家已經(jīng)準備好保護自己——不是去攻擊別國,或威脅侵犯任何其他國家的利益。我想很多人都會認同,當今國家之間有必要建立更好的軍事理解,而不只是政治和外交理解。因為在今天,安全和外交是不可分的。軍演能很好地證明雙方的真實意圖,因此我認為,當我們談及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有高級別互信,涵蓋各個層面,當然包括軍事互信。信任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們充分預期,如果沒有理解,或各方之間持續(xù)緊張,是不可能有互信的。所以說,我們希望通過軍演實現(xiàn)的,不只是了解各自的軍事準備情況,更是基于這樣的理解實現(xiàn)相互信任。
楊銳:你所稱的互信,是否可以理解為一種不情愿的信任?就是當俄羅斯因吞并克里米亞而受到歐美經(jīng)濟制裁時,不得不與中國拉近關系,例如,從中俄簽署期限30年、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協(xié)議背后能看出深遠意義,至少這可以令戰(zhàn)略后院穩(wěn)定下來,中俄雙方都可以由此長舒一口氣。
伊萬諾夫:我們與中國的天然氣談判從很多年前就開始了,和烏克蘭危機沒有關系。
楊銳:但中俄雙方在價格方面一直很難達成共識。普京先生敦促俄羅斯代表團快速結(jié)束談判,很可能是因為歐洲的事態(tài)發(fā)展,在歐洲的困局迫使莫斯科政策制定者必須就價格達成協(xié)議,雙方隨后很快達成了共識。
伊萬諾夫:我知道此間有一些猜測。第一,如你所知,將輸氣管道從西方改到東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們還會繼續(xù)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因為歐洲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都不會有其他替代選項。而俄羅斯向中國輸送天然氣,是俄羅斯也是中國很早以前就有的想法?,F(xiàn)在,在政治層面上,雙方?jīng)Q定完成協(xié)議,我重申這與烏克蘭和制裁無關。
第二,你也許知道,歐洲國家已經(jīng)明確向美國表明,他們并未真正打算在能源領域?qū)嵤┲撇茫驗檫@樣的制裁將不止影響到俄羅斯,還會影響到歐洲國家。
第三,在中俄關系上,我們從很多年前,大約在90年代就開始致力于建立新的原則。我們與中國領導人做出了最高政治決定,發(fā)展真正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戰(zhàn)略伙伴關系不只是簽署協(xié)議、發(fā)表動聽的聲明,不只是口頭上的,而需要細致地制定計劃將其具體化,包括政治上的、經(jīng)濟上的、安全上的、國際關系上的,這就是我們過去幾年來一直做的。
現(xiàn)在我們舉行聯(lián)合軍演,正如我之前所說,聯(lián)合軍演是建立互信的重要部分,是戰(zhàn)略關系的重要部分。至于烏克蘭與克里米亞問題,你剛才說“吞并”,我無法認同你的措辭,因為歷史上克里米亞屬于俄羅斯領土,是赫魯曉夫在蘇聯(lián)當時的內(nèi)部環(huán)境下,于1954年把它交給烏克蘭的。
楊銳:是的,我們讀過蘇聯(lián)時期的那段歷史。但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么中國就應該使用武力奪回釣魚島群島,因為它們曾經(jīng)屬于中國,但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武力和脅迫,就嚴重違反了國際準則,我不是在批評你們……
伊萬諾夫:我明白,你所說的,和國際上很多其他人一樣。所以,我剛才并沒有為非法的事情辯護,而只是在解釋情況。我要告訴你,在蘇聯(lián)解體后的俄羅斯現(xiàn)代史上,我們從來沒有和烏克蘭談過克里米亞問題,我們接受了這個現(xiàn)狀。這對俄羅斯來說并不容易,但我們接受了,而且我們還在1990年代與烏克蘭簽署了友好條約,承認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我個人還到我們的議會,我們的杜馬去解釋,去糾正觀念。因為議會中很多人說,如果我們簽署并承認這個條約,我們就得尊重烏克蘭的領土統(tǒng)一,包括克里米亞。我說是的,如果我們要與鄰國維持良好關系,就必須這么做——雖然我個人并不贊成這個歷史決定,但不幸的是,我必須承認它——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我們承認它,我們從未提及克里米亞問題。但烏克蘭的國內(nèi)政治局勢,迫使克里米亞人民舉行全民公投,并通過公投決定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
楊銳:我們先把這個問題放一放,來談談烏克蘭。歐洲國家指責俄羅斯現(xiàn)時在烏俄邊境大量駐軍,他們聲稱如果俄羅斯進一步危害烏克蘭與俄羅斯間脆弱的雙邊政治形勢,將可能對俄羅斯施加更多經(jīng)濟制裁。那么你是否認為烏克蘭問題是西方許諾卻不守諾造成的?
伊萬諾夫:幾周前,我寫了一篇文章講述烏克蘭危機的教訓——不只在俄羅斯發(fā)表,也在美國和其他國家發(fā)表了。我來簡要介紹一下文章的幾個觀點:一,烏克蘭問題不是俄羅斯或者其他外部力量煽動起來的問題,而主要是個內(nèi)部問題。其政治領導人犯下了不少錯誤,未能領導烏克蘭在脫離蘇聯(lián)之后建立真正獨立的國家。我不愿用“失敗國家”來形容烏克蘭,但烏克蘭確實不是一個真正穩(wěn)定的國家。烏克蘭危機是由內(nèi)部產(chǎn)生的,烏國內(nèi)多股勢力利用這場危機來實現(xiàn)政治力量的更替,而克里米亞及烏克蘭東部地區(qū)的問題是基輔權(quán)力變更的后果。
二,不同力量從各自利益出發(fā),利用了烏克蘭危機。有歐洲人的利益,他們在很多方面與美國人并不一致,當然也有俄羅斯的利益。烏克蘭是我們的鄰國,我們有很多利益在那里,我們與烏克蘭有很長的邊境線,顯然很多俄羅斯族人生活在那里,我們有經(jīng)濟、政治、戰(zhàn)略利益。我們有必要否認這些實實在在的利益嗎?所有這些來自歷史,也來自現(xiàn)實。所以我們無法對烏克蘭發(fā)生的事情無動于衷。
楊銳:讓我們來討論克里米亞。你是否也認為克里米亞舉行公投前,相關程序發(fā)生了迅疾的、戲劇性的變化?回顧當時的局勢,你是否認為克里米亞問題可能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因為無論你承認與否,目前的局面似乎的確令俄羅斯陷入了孤立。
伊萬諾夫:當你陷入烏克蘭所經(jīng)歷的內(nèi)部危機,你無法考慮什么更好或更壞的解決方案。在正常情況下,可能有其他更好的方案。但在烏克蘭的內(nèi)部危機中,總統(tǒng)被暴力集團廢黜,克里米亞人民感到自己不再安全,他們決定走公投程序,而此前他們并沒有這樣做。所以說,是時局迫使他們公投,俄羅斯并沒有激起公投,而是承認了結(jié)果。
楊銳:你是否認為烏克蘭東部、東南部的俄語居民,在亞努科維奇下臺后,懼怕面臨惡劣境遇?亞努科維奇雖然是民選總統(tǒng),但先前達成的和解協(xié)議還是在內(nèi)部爭斗中被撕毀了。
伊萬諾夫:他們確實懼怕遭到右翼組織暴力的不公正對待。禁止俄語的決定迅速傳播了負面信號,引發(fā)了這種擔憂。烏克蘭東部、東南部和克里米亞的俄語居民的行動,只是普通人保護自己權(quán)利的正常反應。
所以并不是俄方做了什么準備。如果問我誰支持了烏克蘭右翼的統(tǒng)治,那我并沒有什么文件來證明,但事情是很清楚的。
楊銳:雖然沒有文件,但確實能看到一些跡象。首先,斯諾登事件以及普京在敘利亞化武問題上的積極外交,令美國人感到很受傷、被羞辱。他們說夠了,俄羅斯搶鏡那么久,美國該回歸了,就在俄羅斯獨聯(lián)體后院里搗亂,比如烏克蘭。美國不會允許歐亞聯(lián)盟的設想實現(xiàn)。
伊萬諾夫:真遺憾,說來話長,這個故事早就開始了,得追溯到所謂的“冷戰(zhàn)”結(jié)束之時。美國與一些最親密盟友判定他們贏得了冷戰(zhàn),可以對俄羅斯和東歐國家強行灌輸理念。他們開始擴大北約,開始在前蘇聯(lián)國家制造不穩(wěn)定的局勢,也就是所謂的顏色革命。他們認為俄羅斯希望恢復蘇聯(lián),以阻止西方的擴張計劃,驅(qū)使各國對抗北約。
所有這些進程一以貫之,烏克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地分析烏克蘭局勢。他們在高加索(如格魯吉亞)、中亞都是這樣做的。
楊銳:說俄羅斯希望恢復蘇聯(lián),也許是西方的妄想癥。但普京說蘇聯(lián)解體是20世紀的最大災難,這一表態(tài)震驚了其他人。普京是一時口誤嗎?你是否認為他犯了個代價高昂的錯誤?
伊萬諾夫:我支持普京的表態(tài)。我來告訴你為什么,同時試著向西方外交同行們解釋,普京總統(tǒng)到底想表達什么。
俄羅斯解體實在太戲劇化了。那么多代人,擁有同樣的教育、同樣的文化,住在同一個大家庭。突然,一切都被摧毀了,經(jīng)濟紐帶、政治紐帶、文化紐帶都被摧毀了,家園也被摧毀了。他們曾住在各加盟共和國,現(xiàn)在彼此完全成了外國人。
對人民而言,這也是個人的戲劇化事件。不是像西方某些人所解讀的那樣,什么蘇聯(lián)失去了權(quán)力,而是幾百萬人需要面對的個人戲劇化事件。所以我認為有必要從人性的一面去看,而非囿于個人的政治立場。人們或許對普京總統(tǒng)有不同看法,但不能否認他說的是事實。
至于恢復蘇聯(lián),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可能了。這不取決于俄羅斯是否想恢復,而是獲得獨立的國家不愿意,你不能強迫它們再合為一個國家。那么,它們和俄羅斯要什么呢?我們生活在全球化的世界,全球化的大整合。在亞洲、在歐洲都如此。顯然,要在這樣的世界生存、繁榮,你需要經(jīng)濟整合。這不等于恢復蘇聯(lián),而是建立正常的經(jīng)濟紐帶。為什么中歐國家想加入歐盟?為什么前蘇聯(lián)國家不能建立經(jīng)濟紐帶?
楊銳:歷史確實很漫長,讓我們回來看看中國政策制定者的理念。他們問:“你覺得能信任俄羅斯嗎?俄羅斯與美國,哪個更值得信任?”有人認為,美國沒有占領過一寸中國土地,但沙俄當年對中國做過不少骯臟的勾當。我個人不抱有偏向,但當我們審視中俄共有的重大利益時,究竟是什么使兩個大國牢固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它們聯(lián)手維護東亞原有的和平與穩(wěn)定?
伊萬諾夫:令我高興的是,在擔任外交部長期間,我能與唐家璇一起參與兩國邊界談判的最終階段。我們把歷史翻過去了,簽訂了協(xié)定,這非常重要。達成協(xié)議,使我們得以建立上海合作組織。你肯定記得某些西方國家認為上合組織是針對誰的,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本地區(qū)的國家希望加入上合組織,因為它們看到該組織可以為各國自身的發(fā)展提供更多機遇,而不是針對誰的。
中俄就是這樣建立互信的,向彼此表明真實意圖,而非向其他國家證明什么。我們進行邊界談判的意圖就是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這不容易,我們作出了很多重要讓步。我們試圖在考慮共同利益的基礎上,解決彼此之間的所有問題,包括經(jīng)濟方面的。
中俄兩國在建立世界新原則、新秩序方面,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不容易。如果你問我兩國是否有什么實際計劃,我認為現(xiàn)階段是沒有的。但為了向其他國家證明這些新原則、新秩序,必須建立穩(wěn)固的雙邊關系。
這些原則或許將在地區(qū)和全球事務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我們就國際關系的原則有過非常嚴肅的討論。你一定很清楚中俄的聲明,不僅是聯(lián)合聲明,還包括雙方領導人的理論性表態(tài),如中國的五項原則就得到了俄羅斯的明確支持,同樣中方也支持俄方的原則。
我所說的原則,不是紙面上的。我們在雙邊關系中,切實運用了這些原則。這很重要。
楊銳:你的意思是,中俄建立的標準、規(guī)程、原則,應成為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的基礎?
伊萬諾夫:正是如此。
楊銳:今天的交流就到這里,謝謝您做客《對話》欄目。
(觀察者網(wǎng)岑少宇、王璐菲譯)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樸槿惠案重審宣判,獲刑20年
2020-07-10 14:09 -
耿爽履新后,首次公開露面
2020-07-10 13:16 中國外交 -
兩家美國航司暫停飛香港,理由絕了
2020-07-10 11:1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TikTok公布透明度報告,美媒翻不到“中國干涉”
2020-07-10 10:57 大公司 -
首爾市長生前最后畫面,遺言公布
2020-07-10 10:46 三八線之南 -
吉爾吉斯斯坦現(xiàn)社區(qū)獲得性肺炎,已致310死
2020-07-10 10:31 -
他怒斥家鄉(xiāng)紐約是“鬼地方”
2020-07-10 09:48 特朗普 -
意大利主要電信運營商之一排除華為 華為回應
2020-07-10 09:16 華為 -
玻利維亞臨時總統(tǒng),陽性
2020-07-10 06:50 新冠疫情與世界大變局 -
美國新增69978例,累計310.5萬例
2020-07-10 06:36 新冠疫情與世界大變局 -
哈薩克斯坦專家:不明肺炎99.9%仍為冠狀病毒
2020-07-10 06:28 觀察者頭條 -
韓警方:已找到首爾市長樸元淳遺體
2020-07-09 23:51 三八線之南 -
美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須提交納稅記錄
2020-07-09 22:51 特朗普 -
棄用華為?英國運營商不干了
2020-07-09 22:40 不列顛 -
首爾市長失聯(lián)前一天,有人指控其性騷擾
2020-07-09 21:53 三八線之南 -
日本醞釀第二批開放名單:有中韓,無美國
2020-07-09 21:34 日本 -
-
法國也要插手香港事務?外交部回應
2020-07-09 20:57 香港 -
這8人將角逐下任WTO總干事
2020-07-09 20:42 -
“中國制造”當“美國制造”賣,美國防承包商CEO被起訴
2020-07-09 19:43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我們很快會看到中國救援隊,而美國卻不見蹤影”
-
離大譜!美防長“迷惑行為”再+1
-
“搶奪中國主導地位,美國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麥忍無可忍,“怎么說話呢!”
-
尹錫悅“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賄遭檢方傳喚
-
《自然》調(diào)查:超75%在美科研人員想“run”
-
果然,“歐盟沒硬起來”
-
美國達美航空一客機與軍機差點又撞……
-
美準空軍部長:中國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
無語!不讓來硬來,還拿中俄做借口
-
美軍飛行員怒了:這是要害死我們!
-
新協(xié)議更狠!“烏克蘭將變成美國的殖民地…”
-
哥大臨時校長將辭職
-
“他在華直播6小時,美國人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
-
回流美國?美車企集體沉默“裝死”:先讓子彈飛一會兒
-
普京強硬表態(tài),點了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