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逸語道破:飽經滄桑的中東,容不下美國的“植入式民主”
最后更新: 2023-03-21 11:06:19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從阿拉伯自身的發(fā)展來看,現代化的進程是被以殖民進程的方式簡單粗暴地植入當地,所以阿拉伯世界對于外來殖民勢力的反抗、對自身道路的探索以及歷史悠久、積淀深厚的伊斯蘭教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化要素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極其微妙的張力。
我們再把時間坐標調到1945年之后,在整個冷戰(zhàn)時期,美國和蘇聯(lián)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了陣營化的博弈,整個中東地區(qū)是他們博弈的一個焦點;中東地區(qū)的這些國家在不同時期、根據自己的利益選擇,在美國和蘇聯(lián)之間相互變換他們的結盟關系。但是對于地區(qū)發(fā)展而言,中東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上需要取得的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務實發(fā)展,其實在相當程度上被冷戰(zhàn)時期陣營之間的敵對矛盾、甚至是中東地區(qū)爆發(fā)的沖突和戰(zhàn)爭給壓制了——現代化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問題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冷戰(zhàn)結束以后,對于美國來說,它在中東地區(qū)客觀上需要什么?這個地區(qū)要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去建立怎樣的秩序?美國給出的答案是,在2003年以薩達姆·侯賽因擁有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為借口,發(fā)動了伊拉克戰(zhàn)爭。
當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后,面臨的一個選擇是“見好就收”,正如后來那些比較激進的美國新保守主義者對小布什的批判或者說是推脫——他們認為“我們新保守主義支持你去打伊拉克,你就應該踹門而入、干掉壞人,然后拍屁股走人,剩下的事情讓國際社會替美國去做”——他們說的拍屁股走人,當然是指小布什在林肯號航空母艦上降落,宣布戰(zhàn)斗任務結束之后,美國就應該立刻馬上撤軍,后續(xù)的戰(zhàn)后重建任務應該交由美國的盟友或當地人自行完成,美國不沾任何東西,但這顯然是美國更做不到的。
美軍在伊拉克(圖片來源:網絡)
美國在伊拉克推出的“大中東計劃”,其實就是希望復刻自己上一次在日本和德國的成功經驗。事實證明它忽視了中東問題非常復雜而深刻的歷史經緯,不僅沒能復刻奇跡,而是選擇了一個錯誤的地點,對一個錯誤的實驗對象進行了一場錯誤的實驗。
2011年之后,美國通過不懈的努力,在中東地區(qū)取得了后來被稱之為“阿拉伯之春”的“重大成就”?!鞍⒗骸笨梢砸曌髅绹谥袞|地區(qū)通過所謂“顏色革命”的街頭暴亂、配合美國的動作,以一種類似政治上“休克療法”的方式在中東全面復制和輸入西方的政治經濟制度,尤其是政治上的多元民主制度。
這種生搬硬套植入的民主制度,出現了兩個美國可能事先完全沒有預料到的結果:
第一,在意識形態(tài)和行為上能夠讓美國感到放心的那些被美國扶持起來的精英人物,在當地缺乏權威,在民眾缺乏政治認同,沒有辦法把這套制度穩(wěn)健而有效地運行下去。
第二,西方的選舉制度,在當地和一些古老的宗教化力量相結合,比如穆斯林兄弟會、又比如說伊朗的什葉派。
美國2003年的伊拉克戰(zhàn)爭,和緊隨其后的大中東民主計劃,將從冷戰(zhàn)時期延續(xù)到美國動手之前為止的中東地區(qū)本身的地緣政治穩(wěn)定結構摧毀了,原先所謂的伊拉克和伊朗的“雙支柱”的平衡局面不復存在。
美國極大地低估了在這樣一個地區(qū)推行符合美國國內政治審美的民主計劃所耗費的資源和時間,這恰恰是美國國內政治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只能用極其功利的、短期的、粗糙的方式去推動所謂的民主計劃。人們看到的是美國跑到中東,先是以一種不負責任的方式在當地一頓打砸,然后更不負責任地用膠水把這些被破壞后的碎片拼貼在一起,這種拼貼的模型帶來了更大的災難。
正因如此,20年后我們回首看美國對伊拉克的入侵以及之后的所謂重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冷戰(zhàn)后美國霸權的災難,他無視了中東地區(qū)復雜而脆弱性的力量平衡結構——正如前面所說,這種結構本身就是西方殖民體系強加給當地民眾的,天然具有很大的內生缺陷和矛盾性。
美國有沒有成功的希望?可以有,但是美國需要做到:第一足夠大方,不計較金錢的投入;第二,能夠站在當地的角度去為當地真實的利益做貢獻;第三,必須保證在美國4年一次的政黨輪替后,新上任的總統(tǒng)——無論哪個黨派,能夠把前面的政策堅持和延續(xù)下去,給各種要素在當地扎根發(fā)芽創(chuàng)造需要的時間。
而美國認為的是,它可以在一兩屆政府任內在中東取得巨大突破,形成一種美國理想的民主化、現代性的“新中東”,這個新中東可以成為自己可靠的后花園——美國不用擔心這些國家給美國出什么難題,同時又能維持至關重要的以石油為代表的戰(zhàn)略資源,并從這個地區(qū)獲取地緣政治博弈中的有利位置。
歷史是沒有假設的,也不能重來。20年之后,我們回頭看到,作為一個任性的霸權,美國在冷戰(zhàn)結束以后,以極其自我為中心的方式,近似揮霍地使用自己手上超強的權力。這種軍事和技術上的優(yōu)勢在推翻薩達姆·侯賽因這樣的領導人時、在把塔利班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趕出去時,確實展現出了威力。但是當進入國家建設階段,美國并沒有做好準備,即需要在相當長時間內、不計回報地提供區(qū)域性的公共產品。顯然,中東問題不可能如此簡單地被解決,其蘊含的歷史經緯遠比美國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可以說,伊拉克戰(zhàn)爭后的20年,我們見證了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霸權盛極而衰的過程。當我們再結合中國這20年的發(fā)展軌跡,尤其是2023年開始我們在中東地區(qū)所做的貢獻,可以看到后伊拉克戰(zhàn)爭時代,新舊國際秩序的激烈競爭,而這場戰(zhàn)爭成了這個過程進入實質性展開階段的標志性事件。這是之前所有人都沒有預想到的,值得我們認真理解和把握,這也是我下一講想要探討的內容。
今天就說到這里,謝謝大家。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戴蘇越 
-
羊羔特工隊:伊拉克戰(zhàn)爭20周年特別直播
2023-03-17 19:10 伊拉克戰(zhàn)爭 -
躺在美國懷里的日本,心中謀劃的美夢是什么?
2023-01-20 08:22 -
拜登臺上演講,臺下觀眾…
2022-11-12 15:32 -
梵高畫作再遭殃,這次潑的是豌豆湯...
2022-11-05 10:47 -
這兩段小插曲,被美媒選擇性忽視
2022-10-31 16:01 美國政治 -
喊出“跨性別女人就是男人”后,這場女權活動被襲擊了…
2022-10-27 15:06 美國一夢 -
“我從未見過如此夸張的民調結果!”
2022-10-20 16:27 -
“東方-2022”演習舉行全要素實兵實彈合練
2022-09-04 13:15 中俄軍演 -
“你們?yōu)槭裁匆ξ遥课沂菍④?,不是數學將軍”
2022-08-22 15:56 -
得知零部件全來自中國,盧卡申科:對華關系好是好事,但…
2022-08-18 19:33 -
這電影“丑化中國農村”? 導演:如果多一點農村電影,我馬上拍喜劇
2022-08-10 15:44 -
島內綠媒直播中,突然出現“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畫面…
2022-08-07 15:43 -
收攏情緒之后,我對臺海軍演的一些感受
2022-08-05 18:16 -
我在中共二大紀念館工作,談談關于愛國主義教育的一些感想
2022-07-22 08:52 -
海拔5500米高原山地火炮演練極限射擊
2022-07-21 14:48 -
韓國首架自研戰(zhàn)斗機KF-21首飛
2022-07-19 15:52 三八線之南 -
紐約游行人群被“槍聲”嚇跑引發(fā)踩踏,事后發(fā)現是放煙花…
2022-06-29 10:39 美國一夢 -
俄羅斯vs美國:貨與幣的戰(zhàn)爭
2022-04-25 08:05 -
美國知名女記者:美西方如今在造謠撒謊方面已“登峰造極”
2022-03-29 18:48 -
澤連斯基:不再糾結入北約,烏東領土問題可以談
2022-03-08 22:12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中國有韌性美國則不然,特朗普已經搞砸了”
-
關鍵時刻,外貿大省如何突圍?
-
“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
“世界貿易將圍繞中美運轉,美國如此笨拙…”
-
“中國將缺席,英國遭受打擊”
-
“美國設下陷阱,韓國主動入局,要重現廣場協(xié)議?”
-
美媒感慨:2小時→1分鐘,中國又一壯舉
-
“英偉達對中國客戶隱瞞了…”
-
美國土安全部長放狠話:哈佛如果不從命,就別想再招外國學生
-
武契奇:天塌下來,我也不改主意
-
特朗普突然現身美日關稅談判,“背后是市場壓力”
-
沙利文猛批特朗普:中國可不會像蘇聯(lián)那樣崩潰
-
美國“吃貨”欲哭無淚:特朗普逼著中餐館換料,味兒不對了
-
美債風暴前一個月,海外債主增持2900億美元,中國增持235億美元
-
首次披露!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原局長李光林已落馬,被跨省起訴
-
“以色列計劃5月轟炸伊朗核設施,本以為特朗普肯定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