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寧:“入鄉(xiāng)隨俗”論難為葛蘭素史克開脫
關鍵字: 葛蘭素史克葛蘭素史克行賄GSK中國起訴葛蘭素史克高管醫(yī)藥監(jiān)管醫(yī)生受賄洋藥企在全球醫(yī)藥市場劣跡斑斑、臭名昭著的全球最大跨國藥業(yè)巨頭之一葛蘭素史克(簡稱GSK),在中國大陸的“賄賂門”丑聞去年7月被引爆。至此后,此大要案之后續(xù)消息一度在中國大陸沉寂。按照慣常的潛規(guī)則,筆者曾擔心國內有關方面有可能綜合慮及“各種因素”,包括“一系列國內因素”,而使該案“輕輕放下”,最后以“適度處罰”對該案實施“軟著落”。
時隔9個月后的5月14日,中國警方宣布,此案的刑事偵查已基本終結,案卷已移交檢方審查起訴。從警方通過國內官媒披露的GSK(中國)在中國大陸涉嫌的犯罪事實(依筆者從事新聞工作的經驗判斷),盡管足以讓中國民眾尤其是廣大患者目瞪口呆,但恐怕仍系冰山一角而已。
觀察者網一直在第一時間對“葛案”進行跟蹤報道,對已披露的觸目驚心之案情,筆者在本短文中不作贅述。本短文只著重概括和評論圍繞“葛案”揭露過程所出現的、國內某些極不正常的“奇談怪論”及“葛案”所暴露的種種監(jiān)管瀆職行為,希望引起國內媒體同行尤其及監(jiān)管當局深思、反思,以利于亡羊補牢。
“入鄉(xiāng)隨俗”論是某些國內媒體人報道“葛案”的預設立場
第一,拿“入鄉(xiāng)隨俗”論變相為GSK(中國)之劣跡變相開脫。“入鄉(xiāng)隨俗”論的邏輯前提是跨國藥企原本是能守住從良底線的(GSK總部亦是這么辯解的,聲稱在中國的惡劣做法不符合GSK一慣秉持的價值觀),無奈中國是個不行賄就無從正常開展商業(yè)營銷的大染缸……仿佛GSK(中國)在中國大陸涉嫌犯罪情有可原,中國大陸畸型的商業(yè)生態(tài)才是誘使GSK(中國)鋌而走險的最大原因。
可是,事實就是事實,按“入鄉(xiāng)隨俗”論販賣者的邏輯,就無法解釋GSK這些年在全球范圍內的劣跡斑斑。美國的商業(yè)生態(tài)號稱全球“最干凈”,是一方壞人都能變好人的樂土和凈土??善诿绹?,還是這個大名鼎鼎的、一向極為傲慢的GSK,卻因大體性質相同的相似劣跡,被一次性罰款30億美元,才換取了美國司法當局對其“免于刑事指控”的從寬處置。
本文從監(jiān)管的“集體瀆職”縱容GSK肆無忌憚切題。之所以先拿“入鄉(xiāng)隨俗”論開刀,在于首先“入鄉(xiāng)隨俗”論是某些國內媒體人報道“葛案”的預設立場,也有國內媒體自身倒沒有公開鼓吹“入鄉(xiāng)隨俗”論,但為社會上的鼓吹者提供了販賣此歪論的發(fā)聲平臺;其次,說到監(jiān)管,從來不是政府部門獨家的行政職責,同樣是國內媒體必須通過輿論引導,組織和實施輿論監(jiān)督所必須承擔的媒體社會責任。翻翻某些國內報刊,卻很少能擔負起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監(jiān)督責任來。
第二,拿“中國醫(yī)療體制扭曲”論變相為GSK的劣跡開脫。“中國醫(yī)療體制扭曲”論的前提是逼良為娼論的翻板,其邏輯理路是,GSK(中國)本來是想從良的,只因為掉進了中國這只“大染缸”,才被迫淪為了“娼”。可極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意大利、歐盟諸國等醫(yī)療體制,被某些中國大陸人盲目吹捧為是最完美無缺的,可GSK在這些號稱“完美無缺”的國家又干了些什么?!
第三,稅務監(jiān)管集體瀆職。在此僅舉一例,通過所謂免費贈予或低價提供的“冷鏈扶持”項目,GSK(中國)在中國大陸的疫苗銷售從2007年的3億多人民幣暴增到2010年的12.6億元人民幣,可GSK(中國)同期在中國大陸的納稅又遞增了多少?這個數字,民眾也許不可能知曉,但中國稅務機關尤其是GSK(中國)注冊地的稅務機關,不可能對葛氏中國區(qū)疫苗銷售的暴增絲毫沒有所聞?中國稅務系統(tǒng)內部已形成統(tǒng)一的實時監(jiān)管數據鏈,拿信息采集和監(jiān)管不暢作推脫根本說不通。
第四,工商監(jiān)管集體瀆職。一個“小小的中國區(qū)”,GSK(中國)雇傭的銷售人員居然高達匪夷所思的5000余人,導致GSK(中國)形同一個超級傳銷機構,在長長的數年間,若說中國工商部門對其近乎瘋狂的行賄行徑全然沒有察覺,這說得過去嗎?已披露出來的案情之冰山一角有工商部門的公職人員亦被GSK“錢彈”率先擊中的事實,已替民眾的疑慮作了最具說服力的解答。何況,從所披露的案情看,工商部門事先接到的對GSK(中國)的舉報不計其數,可在中國警方插手前,你們都有哪些作為,能不能公布出來讓民眾作個評價?
第五,藥監(jiān)集體瀆職。中國藥監(jiān)隊伍龐大,機構布局早已實現中國大陸全境覆蓋,每年所花費的公帑不菲。長長的數年間,就算普遍“耳聾眼花”,面對GSK(中國)近乎瘋狂的“行賄競爭”,若說中國藥業(yè)同行從來沒有作過舉報,有誰相信?
第六,醫(yī)生受賂是公開秘密,亦是當今中國的一大公害。作為醫(yī)衛(wèi)行政主管機構,在刑法、職業(yè)醫(yī)師法、醫(yī)師執(zhí)業(yè)道德操守行政規(guī)范一應俱全的中國,你們何時真正拿起過法律武器,動用行政執(zhí)法及執(zhí)罰手段,對普遍的醫(yī)生受賄作過真打和嚴打?!你們的存在太讓中國民眾失望了,你們的不作為至少是少作為,難道僅僅是所謂的法難責眾乎?
第六,藥價監(jiān)管集體瀆職。隨著機構改革深化和絕大部分藥價定價權回歸市場和企業(yè),正部級的國家物價總局雖已壽終正寢,但各級發(fā)改委旗下的物價監(jiān)督機構和隊伍依然得到保留并有所強化。當GSK(中國)輸入中國大陸的藥品價格,最高可賣到國外同劑量、同療效同一藥品的七倍時,筆者難以相信中國的藥業(yè)同行會不向你們提出異議?
第七,各類醫(yī)學會助紂為虐。僅一個被GSK(中國)包裝成“公益資助”的所謂疫苗貯藏、流通、分銷、保管的“冷鏈項目”,你們就敢心安理得收取5%的紅包分成(有集體受賄之嫌),你們還配擔當政府旗下的公益社團組織么?!從早前臭名昭著的全國性“牙防組”再到眼下依然名目繁多的醫(yī)學會,圈錢斂財的游戲還要上演到何時?
往事不可追,教訓要汲取,追責不可少,漏洞尤其是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的一系列漏洞猶當趕緊補牢。希望隨著“葛案”進入起訴階段,有關方面能夠向民眾公開更多“葛案”細節(jié),希望“葛案”屆時能全程公開直播審理,越是公開,雖必然導致有關各方、上下左右都非常難堪,但要鏟除包括GSK(中國)在內的在華跨國公司的種種見不得陽光的斑斑劣跡,最有效的第一步,就是先把它們的斑斑劣跡置于陽光下“曝曬”!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評論 62“不吃夠自己種的苦果,某國就不會放下身段老實談判” 評論 171關鍵時刻,外貿大省如何突圍? 評論 50“特朗普會輸,‘用談判孤立中國’行不通” 評論 95“中國代表團訪問巴西,探討兩洋鐵路” 評論 197最新聞 Hot
-
幾經波折,美烏要簽了?
-
怕談崩了,歐盟準備“留后手”
-
“特朗普收手吧!中國又要領先了”
-
靠中國,加拿大發(fā)上“美國財”
-
美股再跌,特朗普:鮑威爾越早走人越好
-
農文旅項目投資1700萬后被告知是禁養(yǎng)區(qū)?南京浦口通報
-
“中國學生對赴美留學遲疑,英國成了熱門地”
-
為獲提拔,他送給中管干部張福生25萬
-
7天內連發(fā)3起事故,主力機隊飛行訓練暫停?臺軍方回應
-
廣西吃了自然保護地劃得過多的虧?自治區(qū)黨委書記要求廓清模糊認識
-
“美國GDP的水分在不斷增加,他們慌了”
-
“對于歐洲,中國要做兩手準備”
-
IMF:美主導的全球貿易體系“重啟”將拖累增長
-
煤礦疑污水滲漏致數十畝耕地被淹,陜西榆陽區(qū):成立調查組調查
-
“特朗普認為歐盟在占美國便宜,別指望梅洛尼能談成”
-
“為防止被美國偷窺,連英國也支棱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