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典:DeepSeek重新定義競爭規(guī)則,預示著算力軍備競賽的終結
【文/劉典】
近期,DeepSeek表現(xiàn)十分亮眼且備受多方關注。1月27日,在蘋果AppStore中國區(qū)和美國區(qū)免費榜均登上首位,實現(xiàn)了史上首次中國應用同期在中美應用商城登頂,風頭甚至蓋過了ChatGPT。
早在1月24日,匿名平臺teamblind上瘋傳一條帖子,一名Meta員工稱Meta內部因DeepSeek模型陷入恐慌。同日,在專業(yè)大模型排名Arena上,DeepSeek-R1基準測試升至全類別大模型第三,在風格控制類模型分類中與OpenAIo1并列第一,美國財經(jīng)媒體CNBC還為此制作了長達40分鐘的專題報道,觀看量超200萬。
1月27日早間,DeepSeek概念股高開,多只股票漲?;虼蠓唛_。而DeepSeek的強勢崛起也沖擊了英偉達股市,1月24日英偉達股價下跌超3%,1月27日美股盤前跌幅一度擴大至13%,投資者對英偉達的未來充滿質疑,市場信心受挫,行業(yè)競爭擔憂加劇。
DeepSeek的橫空出世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顛覆了傳統(tǒng)AI賽道的技術邏輯,直接挑戰(zhàn)了美國依靠高算力、高資本建立的人工智能發(fā)展模式。其開源模式和算法創(chuàng)新,不僅打破了對高性能芯片的依賴,還重塑了全球AI生態(tài)的競爭規(guī)則。這一變革讓資本市場對AI投資效能的質疑加劇,刺破了“算力即王道”的神話,暴露了人工智能領域潛在的資本泡沫。
同時,DeepSeek也為中國AI產(chǎn)業(yè)提供了新機遇,推動其在國際市場中的崛起。美國人工智能科技霸權的松動和資本市場的洗牌,標志著AI領域新秩序的到來。這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更是一場全球權力格局的再平衡,宣告了人工智能領域新時代的序幕。
一、DeepSeek的“破圈”之路:重新定義AI賽道的底層邏輯
“DeepSeek不是在挑戰(zhàn)規(guī)則,而是重寫游戲?!痹谌斯ぶ悄茴I域,這句話足以概括DeepSeek橫空出世帶來的沖擊。從技術、產(chǎn)業(yè)到資本市場,DeepSeek打破了我們對AI發(fā)展的固有認知,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作為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研究有限公司推出的開源模型,DeepSeek-R1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撼動了中美科技競爭的棋局,尤其對美國構筑的AI霸權造成了致命威脅。
DeepSeek-R1的橫空出世首先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技術革命。這款模型用557萬美元的訓練成本,達到了GPT-4級別的性能,而行業(yè)中同等能力的模型通常需要上億美元的投入和大量高性能GPU集群。這種顛覆性的低算力高效率模式,得益于其獨特的“思維鏈”推理架構與優(yōu)化訓練流程。與GPT-4相比,DeepSeek不僅在數(shù)學、代碼和自然語言推理等任務上表現(xiàn)優(yōu)異,其每百萬token查詢成本更低至0.14美元。這讓市場重新審視人工智能領域中“算力即王道”的傳統(tǒng)邏輯。
更令人驚嘆的是,DeepSeek選擇了開源的模式。與OpenAI、Anthropic和Google等專有閉源的巨頭形成鮮明對比,DeepSeek將模型權重和技術細節(jié)公之于眾,為全球開發(fā)者提供了共同創(chuàng)新的機會。Netscape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馬克?安德森評價這是“送給世界的巨大禮物”,而MetaAI研究負責人楊立昆也公開表示,DeepSeek的成功是開源超越專有模式的最佳案例。它不僅撼動了技術邏輯,更重新定義了競爭的規(guī)則。
DeepSeek的技術突破無疑對全球AI產(chǎn)業(yè)的底層邏輯帶來了巨大沖擊,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算力軍備競賽的終結。長期以來,美國的AI霸權建立在高算力和高資本投入的基礎上,英偉達等芯片巨頭以GPU為核心構筑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然而,DeepSeek的出現(xiàn),讓這種高算力壟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1月27日,英偉達美股盤前跌幅來到13%,芯片供應商AdvantestCorp.在東京股市暴跌8.6%。分析普遍指出,DeepSeek通過算法創(chuàng)新顯著降低對高性能芯片的依賴,削弱了英偉達“算力霸主”的護城河。這不僅是對美國AI生態(tài)的一次直接沖擊,更讓“芯片即權力”的邏輯變得脆弱。
更具標志性的是,DeepSeek支持華為的昇騰平臺和MindIE推理引擎,通過“動態(tài)精度調節(jié)”技術降低了成本。與傳統(tǒng)GPU模式相比,同等任務下性能損失僅5%,但成本卻下降了70%。這一突破使中國AI產(chǎn)業(yè)擺脫了對美國產(chǎn)業(yè)鏈的依賴,為中美科技競爭注入了新的變量。
DeepSeek的崛起不僅是技術突破的象征,更對中美科技競爭的格局帶來了深遠影響。在過去的十年里,美國通過技術優(yōu)勢和出口管制,試圖牢牢掌控AI領域的主導權。然而,DeepSeek的出現(xiàn)表明,中國不僅能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突破封鎖,還能夠通過開源模式與全球共享創(chuàng)新紅利。MIT《技術評論》對此評價道,美國的出口限制未能如預期般削弱中國的AI能力,反而促使中國在算法設計和資源優(yōu)化上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這種技術路徑的改變,不僅是對美國科技霸權的直接反擊,也讓全球開發(fā)者重新認識了中國AI的潛力。DeepSeek開源后的短短幾天內,其相關應用已登頂蘋果中國和美國地區(qū)應用商店免費App下載排行榜,甚至超越了ChatGPT。這種全球范圍內的關注度,正是中國AI技術競爭力的最佳證明。
深刻的技術變革必然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劇烈動蕩。DeepSeek的問世讓投資者開始質疑“算力至上”的傳統(tǒng)投資邏輯。從2022年到2023年,全球對AI賽道的投資熱度居高不下,資本市場的焦點集中在高性能芯片和大型語言模型的研發(fā)。然而,DeepSeek用實際行動證明,低成本高效率的技術路線才是真正可持續(xù)的未來。
隨著DeepSeek的崛起,資本市場對AI領域的信任正在發(fā)生根本性的動搖。1月27日,標普500指數(shù)期貨跌幅一度達1%,納斯達克100指數(shù)期貨跌幅最高達1.9%。英偉達、軟銀等科技巨頭股價同步走低,顯示出市場對傳統(tǒng)AI投資模式的擔憂不斷加劇。正如VentureBeat所言,DeepSeek打破了由OpenAI、Anthropic和Google主導的AI模型格局,促使資本市場重新審視這一賽道的未來。
二、人工智能資本狂潮的終局:泡沫是否已經(jīng)開始破裂?
“每一個科技泡沫的破滅,都是資本對技術信仰的背叛。”如果說DeepSeek的橫空出世撼動了人工智能賽道的技術邏輯,那么更大的沖擊或許在資本市場。一場關于AI投資泡沫的質疑,正隨著DeepSeek的低成本高效能模式而浮出水面。隨著AI熱潮降溫,市場開始重新審視人工智能的投資效能,而這場資本狂潮的終局似乎已經(jīng)不遠。
從2022年到2023年,AI無疑是資本市場的寵兒。在高性能芯片和大型語言模型的加持下,美國科技巨頭投入了天文數(shù)字般的資金來推動AI技術的研發(fā)。然而,這種高昂的投入?yún)s沒有收獲與之匹配的回報。
以OpenAI為例,這家AI先鋒被認為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標桿。然而,據(jù)披露的財務文件顯示,其2023年至2028年預計累計虧損高達440億美元,2026年單年的支出可能攀升至95億美元。訓練一個大型AI模型需要的成本以億計,而推理和運營成本更是高得令人咋舌。盡管OpenAI通過ChatGPT吸引了廣泛關注,但其用戶增長卻在“嘗鮮期”后顯著放緩。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的8個月里,總訪問量下降了11%,甚至在移動端用戶的增長也開始萎縮。
這種投入與收益之間的失衡并非OpenAI一家獨有。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同樣面臨類似的困境。在這種背景下,DeepSeek以僅557萬美元的訓練成本實現(xiàn)GPT-4級別性能的消息,成為資本市場的“當頭一棒”。這讓投資者不得不開始反思:AI賽道的高資本投入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AI技術的巨大潛力讓市場充滿想象,但現(xiàn)實是這些技術的產(chǎn)業(yè)化場景很難說是明朗的。盡管在聊天機器人、搜索引擎等領域,AI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真正的大規(guī)模產(chǎn)業(yè)化應用卻遲遲未能落地。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領域的技術擴展性正在遭遇瓶頸。
首先是應用場景的有限性。高盛全球股票研究主管JimCovello就表示,為了從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在人工智能資本支出上投入的英偉達(NVDA.US)、微軟(MSFT.US)、谷歌(GOOGL.US)、Meta(META.US)、亞馬遜(AMZN.US)和超微電腦(SMCI.US)等公司獲得回報,人工智能必須能解決復雜的問題。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DaronAcemoglu的研究顯示,目前只有大約四分之一的任務能夠通過AI實現(xiàn)自動化。這意味著,AI的實際作用可能遠低于公眾的預期。而且,隨著技術的推進,AI模型的進步速度并不像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快或令人印象深刻。
其次是基礎設施的掣肘。人工智能的快速發(fā)展,對能源的需求遠高于傳統(tǒng)制造業(yè),而美國的基礎設施并沒有做好準備。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至少有40%的電力設備需要維修甚至更新,而今年新增的70%的電力來自光伏、風電和儲能設備,難以滿足人工智能對穩(wěn)定能源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AI的進一步發(fā)展很可能面臨現(xiàn)實的限制。
數(shù)據(jù)來源:國際能源署
- 原標題:DeepSeek沖擊波:AI泡沫破裂與美國科技霸權變局的序幕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DeepSeek超越ChatGPT,登頂美國區(qū)免費APP榜單
2025-01-27 09:02 觀網(wǎng)財經(jīng)-科創(chuàng) -
理解DeepSeek的中國式創(chuàng)新,要先回顧深度學習的歷史
2025-01-27 08:03 心智觀察所 -
探索宇宙線起源之謎再添“觀天”利器
2025-01-21 20:09 天文 -
最大載重1.9噸,國產(chǎn)大型無人機首次實現(xiàn)量產(chǎn)交付
2025-01-20 22:12 中國精造 -
我國成功發(fā)射云遙一號37~40星等5顆衛(wèi)星
2025-01-20 21:59 航空航天 -
新跨越!中國“人造太陽”創(chuàng)造“億度千秒”世界紀錄
2025-01-20 21:26 能源戰(zhàn)略 -
“畫地為牢,作繭自縛”,這八個字將在美國身上應驗
2025-01-20 08:24 心智觀察所 -
英偉達,只是時代的偶然?
2025-01-16 09:36 人工智能 -
全球唯一!中國率先將美國學者設想變?yōu)楝F(xiàn)實
2025-01-16 09:28 科技前沿 -
全國首例!跨市自動駕駛公交來了
2025-01-14 19:49 -
我國建立世界第一套微波亮溫度國家計量基準
2025-01-13 15:38 科技前沿 -
2025開年大戲:馬斯克揚言奮不顧身一戰(zhàn)的背后
2025-01-09 08:13 心智觀察所 -
國內首次!這一技術應用于管道研究,測試完成
2025-01-06 17:40 科技前沿 -
公眾對低空經(jīng)濟的認知度仍不高,如何解決?
2025-01-06 08:42 心智觀察所 -
我國腦機接口技術實現(xiàn)漢語實時編解碼重大突破
2025-01-06 07:57 科技前沿 -
研制成功!我國這一關鍵技術實現(xiàn)重大突破
2024-12-30 14:59 中國精造 -
華為:懸賞300萬元
2024-12-30 10:08 華為 -
我國新一代智能高鐵有望2027年落地
2024-12-30 09:02 高鐵世紀 -
“量子”狼不再嚇崩比特幣
2024-12-30 08:24 心智觀察所 -
又添一大國利器!“探索三號”正式入列
2024-12-29 10:44 中國精造
相關推薦 -
“史無前例”,英國政府將接管英國鋼鐵公司 評論 67“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評論 32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評論 165“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評論 163最新聞 Hot
-
“特朗普關稅增加金融危機風險,歐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輪間接談判結束,伊朗外長:雙方希望在最短時間內達成協(xié)議
-
美國小企業(yè)哀嘆:我們呢?我們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參與加密貨幣項目,獲利近10億美元”
-
旅美數(shù)十年后,中國明星數(shù)學家夫婦回國
-
美國低調豁免部分商品,“對華關稅現(xiàn)首個松動信號”
-
探訪義烏后,法媒感嘆:美國訂單少了,士氣反而更高
-
“對抗中國主導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團糟!關鍵是,各國能忍到幾時?”
-
“美國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寧分享肯尼迪講話
-
又威脅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稅”
-
“騎虎難下!對美國人來說,真正的痛苦即將襲來”
-
“中國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馬屁,更受全球歡迎”
-
馬斯克“不安”了
-
AI(誒哎)還是A1(誒萬),美教育部長傻傻分不清楚
-
“中國藥活性成分性命攸關,美國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