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格爾·索爾蒂: 歐盟需要獨立宣言,中國是華盛頓共識的最后捍衛(wèi)者
編者按:歐洲正在遭遇大麻煩。特朗普上臺以來,對歐政策和對俄烏沖突態(tài)度發(fā)生180度大轉折。被美國“脫鉤”之后的歐洲,一邊渲染“戰(zhàn)俄”英雄敘事,一邊宣布“重新武裝歐洲”。英國宣布,到2027年將國防開支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5%。歐盟的“歐洲再武裝” 計劃將在4年內調動資金8000億歐元,意味著軍事支出目標從當前2.18% 升至3.5%附近。其中最引入矚目的是德國,該國通過法案取消了二戰(zhàn)以來國防開支占比限制,宣布未來軍費開支占比可能增長到3-3.5%。歐洲軍備競賽呈現愈演愈烈局勢。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的另一支迅速崛起中的右翼力量,與特朗普的MAGA運動遙相呼應:他們反對移民、主張脫歐,有時候表現得更為“親俄”,“親華”,似乎為中國的外交留出了想象空間。
如何看清歐洲當前的形勢,如何研判中歐未來合作的可能性?近期,觀察者網與德國羅薩盧森堡基金會外交、和平與安全政策高級研究員英格爾·索爾蒂(Ingar Solty )進行了一場對話。英格爾·索爾蒂是著述頗豐,其中包括《奧巴馬領導下的美國》、《站在卡爾·馬克思的肩膀上》和《36卷版馬克思主義》。
【羅莎·盧森堡基金會是一個總部設在德國柏林的非盈利基金會,傾向于德國左翼黨,得名于德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羅莎·盧森堡。羅莎·盧森堡基金會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政治研究和教育組織之一】
英格爾·索爾蒂(Ingar Solty)與觀察者網連線
【對話/觀察者網 高艷平】
觀察者網:您剛剛從中國回來,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從一個德國左翼學者眼里,中國給您的印象?
英格爾·索爾蒂:過去18個月里,我去過四次中國。我第一次去中國是受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之邀參加了一個關于“全球金融危機下的世界社會主義前景”的研討會,那已經是12年前的事了。每次看到中國發(fā)生的巨大變化,我都感到無比驚嘆——你知道的,這個國家變化如此之快,以至于身處其中的你們可能也無法察覺。
比如,過去常見的汽油摩托車正逐漸被電動車取代,諸如此類的變化實在令人驚嘆。中國社會展現出的活力令人矚目。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國在電動車革命方面取得的驚人進展。這一點與過去四五年西方國家電動車革命屢屢受挫的情形形成鮮明對比。這點讓我非常震撼。
此外,中國人的自信也令我印象深刻。比如我2013年訪問中國時,我很開心地看到,中國人在養(yǎng)老金改革(丹麥案例)或勞動力市場改革(比利時案例)方面的知識儲備非常豐富。要知道,這是一個擁有四五千年文明的古國,卻對歐洲如此小的國家及其社會改革的細節(jié)了如指掌。我逐漸意識到,這與中國人的發(fā)展主義視角密切相關。
但如今中國在許多方面比歐洲和美國更為發(fā)達,這種自信讓我由衷贊賞。我也注意到基尼系數在下降,財富差距正在縮小。中國正成為一個更具社會公平性的國家,并朝著這個方向穩(wěn)步邁進,這一點我高度認可。
同樣重要的是,我曾經到青海切身感受中國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實踐。當時有來自斐濟、巴基斯坦、阿富汗、南非、拉美等國的眾多領導人齊聚一堂。我們一起目睹了中國如何為全球南方國家——尤其是在氣候政策和綠色技術領域——探索出了一條現代化發(fā)展的替代路徑,我認為這具有不可估量的世界歷史意義,其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
青海生態(tài)文明建設成果展覽作品《救助藏羚羊》 作者:仁增多杰
自 1949 年以來,中國歷經了社會主義革命,也已經從蘇聯式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又試圖利用市場作為發(fā)展生產力的手段,但同時接納了市場帶來的破壞性??梢哉f,這是一個世界性的歷史實驗,它不僅影響著世界歷史,而且與西方社會所鋪設的現代化道路不同。要知道,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一個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社會之前,必須經歷資本主義階段。所以,我認為,就世界歷史而言,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意義非凡。
特朗普刻意塑造了“國際西方極右翼”代表的形象
觀察者網:我看到您曾經和一位作者探討過法西斯主義、馬克思主義和民粹主義。當下的西方世界,特朗普的“MAGA”意識形態(tài)不僅僅在美國有大量的追隨者,而且在歐洲也有不少類似的意識形態(tài)形式,比如我們看到德國選擇黨、法國“國民陣線”,以及在奧地利被西方媒體稱作“極右翼”的政府,都有不少民眾基礎。在您看來,他們一樣嗎?您如何看待這股保守思潮在西方的流行?
英格爾·索爾蒂:我認為每個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肯定是獨一無二的。我的意思是,當然存在國家差異和具體國情,但公平地說,它們是同一運動、相同意識形態(tài)的一部分,也是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矛盾沖突的結果。他們對自己也是這樣認識的。
可以說,從特朗普的就職典禮不難發(fā)現,他刻意塑造了自己“國際西方極右翼”代表的形象,而非西方國際社會的網絡意見領袖。值得注意的是,他未邀請現任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甚至未邀請即將接任德國總理的可能人選弗里德里?!つ模喾?,卻邀請了德國極右翼選擇黨(AfD)領導人愛麗絲·魏德爾,以及意大利總理喬治婭·梅洛尼。這一選擇極具象征意義——顯然這是向全球極右翼勢力傳遞明確信號。
歐洲極右翼崛起:從左至右 德國選擇黨領袖愛麗絲·魏德爾、荷蘭版特朗普自由黨領袖威爾德斯、意大利總理喬治婭·梅洛尼
當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極右翼勢力已形成顯著政治氣候:在法國接近掌權,在荷蘭成了議會第一大黨,在奧地利和意大利實現了執(zhí)政,在美國更是實現了總統(tǒng)職位的二次蟬聯。這股強勁趨勢表明,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內部存在著深層的結構性誘因,這些結構性矛盾為極右翼的崛起提供了肥沃土壤,最終導致這些政治力量的登臺??傮w而言,這種運動在許多方面具有法西斯主義或法西斯主義前身組織的特征,盡管仍然存在差異。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政治力量內部確實存在右翼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保守主義元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政治綱領的確有意識地試圖突破傳統(tǒng)自由議會制框架,既非簡單的威權統(tǒng)治模式,也未否定普選制度。雖然如此,其核心訴求是顯著強化行政權力。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堤 
-
美半年預算赤字超1.3萬億美元,歷史次高
2025-04-12 09:07 美國一夢 -
中西關于加強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行動計劃(2025-2028年)
2025-04-12 07:47 中國外交 -
美海關關稅系統(tǒng)故障,暫未征收
2025-04-12 07:19 -
駁了萬斯面子,格陵蘭島美軍基地指揮官遭解職
2025-04-11 23:0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中國和西班牙簽署電影合作文件
2025-04-11 22:37 -
“就是要給美國制造最大痛苦”
2025-04-11 22:3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德國政府:影響我們了,中美談談吧
2025-04-11 22:3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科技巨頭供應商們焦頭爛額:現在比疫情時還糟,仿佛“沒有明天”
2025-04-11 22:0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他無視美國威脅訪華,“給世界作出示范”
2025-04-11 22:00 觀察者頭條 -
60票贊成、25票反對,美參院批準了
2025-04-11 21:3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又一例證?
2025-04-11 21:00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李強同西班牙首相會談,共同見證簽署多項合作文件
2025-04-11 20:24 -
英國表態(tài):高度重視對華合作
2025-04-11 19:5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大部分貨源都來自中國,亞馬遜慌了
2025-04-11 19:1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歐盟外交官:有了90天喘息期,我們應效法佛陀冷靜備戰(zhàn)
2025-04-11 18:44 歐洲亂局 -
-
中方出手后,美國電影公司股價大跌
2025-04-11 18:19 中美關系 -
“我們站出來阻止強權,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
2025-04-11 18:12 中美關系 -
尹錫悅正式搬離總統(tǒng)官邸
2025-04-11 18:12 三八線之南 -
“削弱美元霸權,數字人民幣很快會發(fā)揮大作用”
2025-04-11 17:14 一帶一路
相關推薦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評論 104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評論 97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評論 343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評論 242最新聞 Hot
-
“不能太依賴美國,歐洲得買點俄氣”
-
“僅靠美國?休想”
-
“拋售美債是對美國經濟政策喪失信心”
-
“如果處理不當,還有比美國衰退更可怕的事情”
-
“哈馬斯愿釋放所有以色列人質,但有個前提”
-
“印度這行業(yè)要玩完了”
-
回過味了?“不該抗中,是時候‘去美國風險’”
-
“豁免是對中國實力的認可,不豁免更是機會”
-
“離了中國貨,清涼一夏都難…”
-
“還跟我提投資?等美國穩(wěn)定了再說吧”
-
俄副外長:中國需要多少石油,俄羅斯就準備供應多少
-
英國反華議員赴香港探親被拒入境
-
石破茂對美發(fā)出“迄今最強烈警告”
-
美業(yè)界“喊疼”:請中方“收回成命”
-
關稅成本暴漲40多倍,美企CEO叫苦:這是末日
-
朝令夕改!“沒人知道特朗普五天后的規(guī)定是啥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