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楓:不請自來,萬斯去格陵蘭就為看狗拉雪橇?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晨楓】
在受到抗議之后,美國副總統萬斯修改了28日開始的格陵蘭之行,取消對格陵蘭社會層面的訪問,只前往美國的皮圖菲克軍事基地。為此,丹麥還小得意了一把,認為這是自己的“外交勝利”。
皮圖菲克基地在圖中Qaanaaq(Thule)的峽灣對岸,深入北極圈達1120公里,是最北方的美軍基地?;卦褪荰hule空軍基地,空軍和太空軍分家后,取附近因努特小村的名字,改名皮圖菲克基地。
美國對格陵蘭念念不忘,無非是看中了它的重要戰(zhàn)略意義。穿越北冰洋的航線是俄羅斯和東亞通往北美的最短空中途徑,這里位置居中,很自然地成為導彈防御和空間監(jiān)控的關鍵基地。不過皮圖菲克不是北極圈里唯一的基地,加拿大在Alert也有一個基地,但主要用于通信監(jiān)聽。
格陵蘭還是扼守北冰洋通往大西洋的要道。在蘇聯時代,紅海軍最強大的艦隊是北方艦隊。這里沒有波羅的海、黑海的陸地咽喉問題,也沒有遠東太平洋距離歐洲核心太遙遠的問題。北方艦隊直插北大西洋是北約的噩夢,要是北大西洋海運線被切斷,歐洲就團滅了。所以格陵蘭-冰島-英國(GIUK)線成為主要的海上防線。
在極端情況下,這里也是從歐洲進攻北美大陸的跳板。二戰(zhàn)期間,丹麥被德國占領,美國則占領格陵蘭,作為對德國入侵北美的預防。同時格陵蘭成為北美新造作戰(zhàn)飛機飛往歐洲戰(zhàn)區(qū)的中轉站,紐芬蘭-格陵蘭-冰島-英國是最重要的航渡航線。德國也確實在格陵蘭北部秘密建立了幾個氣象站,被丹麥人的狗拉雪橇巡邏隊發(fā)現后,由美軍加以摧毀。
二戰(zhàn)也是格陵蘭自治意識開始覺醒的時候,此前丹麥嚴格控制格陵蘭的貿易和對外聯系,生怕外來影響(主要是英國)控制格陵蘭的經濟命脈,進而操控分治和獨立。戰(zhàn)后,格陵蘭從丹麥殖民地“升格”為丹麥領土,并在以后的幾十年里逐步提升自治程度。今天的格陵蘭除了外交和國防事務,一切都高度自治。在2009年的“格陵蘭自治法”里,有容許自主推動獨立進程的條款,不需要丹麥批準。
隨著氣候變化,北極航線可能成為歐亞和北美之間的新通途,北極經濟正在顯示出越來越大的重要性。這片巨大的土地下面還有巨大的礦藏,除了1959年簽署、1961年生效的《南極公約》規(guī)定禁止開采的南極之外,這里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片未開發(fā)的土地。
特朗普一心追求“偉大”,沒有比開疆拓土更MAGA了。他的思維并不復雜。以色列開國元勛之一、十月戰(zhàn)爭期間的以色列總理果爾達·梅厄說過,巴勒斯坦是A land without a people for a people without a land,已經祖居這里兩千年的人民直接被她視而不見了。美國的歷史就是開疆拓土的歷史,先是一手揮左輪槍、一手拿圣經在物理意義上開疆拓土,然后一手拿美元、一手揮《華盛頓共識》在經濟和思想上開疆拓土?,F在這兩條路都走不通了,但偌大的格陵蘭才5萬多人,是妥妥的A land without a people for a people with never enough land。
把格陵蘭巨大的地下寶藏變現是另一個重要的動力。這與大英博物館收藏古希臘、古埃及和其他古代文明瑰寶的理由差不多:“這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你們保護不了,我來幫你們保護。”
吞并格陵蘭也是孤立主義戰(zhàn)略的需要。美國需要可靠的護城河,格陵蘭成為本來寬大的護城河里靠近河岸的河中島,堅固的北美堡壘不能少了這個前沿陣地。在二戰(zhàn)中,美國為了阻止德軍跳島進軍北美,占領了格陵蘭。在現實中,美國為了阻止……誰呢?
這或許不重要。孤立主義意味著除了自己之外,外界的一切如果非敵的話,至少非友。既然非友,就有可能變成敵對。最低限度,霸權需要理由嗎?
出于同樣的理由,美國也“需要”吞并加拿大。可能特朗普還想吞并墨西哥,但那么多非白人人口殺不得、趕不走,沒法弄。這倒是很純正的地產商人思維:要地不要人,人太多的話,地就不值了。
在特朗普眼中,格陵蘭島就是美國的
在特朗普想吞并的巴拿馬運河區(qū)、加拿大和格陵蘭三者之中,格陵蘭可能是最好下手的,但這不等于是最容易得手的。
格陵蘭人盼望獨立已久?,F在丹麥已經同意格陵蘭民族自決,獨立的最后障礙在于格陵蘭人的心里。格陵蘭人一方面想擺脫丹麥作為宗主國對外交和安全的最后控制,另一方面在財政和民生上高度依賴丹麥。格陵蘭公共開支的一半來自丹麥的轉移支付,靠自己的經濟是沒法維持政府運作和生活水平的。丹麥也想通了,開發(fā)格陵蘭的誘惑雖然還存在,但遠遠超過丹麥的國力極限。賴合不如好散,還省下了對格陵蘭的轉移支付。
另一方面,丹麥在歐洲屬于進步主義前衛(wèi)的地方,但格陵蘭的LGBTQ權力比丹麥還要強盛。脫身于長期殖民地歷史和追求進步主義前衛(wèi),給格陵蘭人帶來強大的道德優(yōu)越感。
在二戰(zhàn)時代,美國大兵帶來了巧克力和尼龍襪,格陵蘭人在總體上對美國人有好感,美軍留下的一些基地至今仍被用作當地機場。二戰(zhàn)后,杜魯門曾提出購買格陵蘭,被丹麥拒絕了,但簽署了長期基地協議。特朗普1.0的時候再次暗示,再次被拒絕。現在到了特朗普2.0,不僅公開提出要吞并格陵蘭,并且“不排除武力”,遭到丹麥的再次堅決反對。
不過,丹麥也馬上發(fā)現了巨大的尷尬:要是丹麥F-35前往格陵蘭執(zhí)行主權巡邏,會“空中叛變”嗎?高度軟件化的F-35有巨大的“后門”,在理論上這是視情檢修用的,在實踐中只有開動想象力了。實際上,即使在二戰(zhàn)期間,丹麥的狗拉雪橇巡邏隊發(fā)現德國的秘密氣象站后,還是通知美軍前往掃蕩,才拆毀和肅清的,自己連打掉孤立的氣象站的實力都沒有。
武裝保衛(wèi)格陵蘭主權從來不是選項。在以前,美國可算異姓的“長兄為父”,但在美國把歐洲像副油箱一樣拋掉的現在,命門控制在美國手里就成了問題。但美國最好的選項也在于鼓動格陵蘭獨立,然后“自愿”并入美國。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由于癌癥治療副作用,查爾斯三世短暫住院
2025-03-28 10:52 不列顛 -
特朗普汽車關稅,“只會讓中國電動汽車領先”
2025-03-28 10:44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美國高??傁胧罩袊腻X,得好好檢查下”
2025-03-28 10:44 -
習近平會見孟加拉國臨時政府首席顧問尤努斯
2025-03-28 10:35 -
歐洲太想“上桌”了,但…
2025-03-28 10:13 烏克蘭之殤 -
鄭永年:中國不是美國,不會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2025-03-28 09:09 博鰲論壇 -
中方沒續(xù)牛肉,“美國對華出口量逼近零”
2025-03-28 08:21 中美關系 -
拉夫羅夫:普京訪印正在準備中
2025-03-28 08:00 俄羅斯之聲 -
歐洲貿易專員:贊同通過對話磋商解決分歧
2025-03-28 07:35 中國外交 -
王毅會見法外長:支持歐洲堅持戰(zhàn)略自主
2025-03-28 07:15 中國外交 -
特朗普撤回斯蒂芬尼克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提名
2025-03-28 07:01 特朗普 -
卡尼:加美關系密切時代已經結束
2025-03-28 06:4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普京:將徹底擊潰烏軍
2025-03-28 06:45 俄羅斯之聲 -
又現“社死級”泄露…
2025-03-28 00:14 美國一夢 -
“與會國家反對現在取消對俄制裁,除非......”
2025-03-27 23:28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機器人企業(yè)集體上書:要想領先中國,必須要有國家戰(zhàn)略
2025-03-27 22:56 科技前沿 -
“車在沼澤里找到了,失蹤士兵不確定在里面”
2025-03-27 22:21 -
“我們列出3個與美方不重復的AI安全風險后,基辛格發(fā)出贊嘆”
2025-03-27 22:14 人工智能 -
果然,美媒用“親華”來獵巫馬斯克
2025-03-27 22:12 中美關系 -
“‘奧本海默時刻’到了,我們要邊發(fā)展邊治理”
2025-03-27 22:03 人工智能
相關推薦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評論 90“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評論 61“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評論 201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評論 369最新聞 Hot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國談成
-
“英偉達很急:別再卡了,中國自研芯片已突圍”
-
印尼讓步了
-
“痛苦!關稅戰(zhàn)被中方拿捏,美國只能二選一”
-
西藏日喀則市原副市長張云寶被查,長期在水利系統工作
-
輪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滾進服務區(qū)致人死亡,重慶警方通報
-
中國在智利合建天文臺項目,美國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錢了
-
“再沒進展,我們就撤”
-
“正事不干雜事一堆,特朗普讓美國科研機構‘徹底崩潰’”
-
“中國人很團結,就連親美人士都認為必須對抗美國”
-
又一位科學家回國!曾供職美頂尖能源實驗室
-
撐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對華關稅
-
國家發(fā)改委干將龔楨梽,“空降”廣東
-
廣西東蘭干旱“農民求雨”?當地回應:視頻系擺拍
-
外媒繼續(xù)緊盯:中國,70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