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主義病”研究扎堆出中文版 診斷性著作成熱門
關鍵字: 經(jīng)濟學21世紀資本論托馬斯·皮克迪貧富分化收入不平等馬克思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資本論辨析主流經(jīng)濟學過去兩個月,全世界都在談論一本書和一個人,那就是法國經(jīng)濟學家托馬斯·皮克迪(Thomas Piketty)和他700多頁的最新學術著作《21世紀資本論》。在這本書中,皮克迪指出貧富分化是資本主義無法避免的致命缺陷,而貧富差距最終會威脅到民主社會?!?1世紀資本論》中文版權現(xiàn)已確定,早報記者昨天從中信出版社得知,該書中文版將于今秋出版,譯者是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巴曙松,皮克迪也已經(jīng)確定將于11月來華訪問。
法國經(jīng)濟學家托馬斯·皮克迪
“美國的財富來自世代積累而非勞動創(chuàng)造”
《21世紀資本論》一書至今仍在被媒體熱議。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已經(jīng)寫了多篇評論談論《21世紀資本論》,他認為,“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法國經(jīng)濟學家托馬斯·皮克迪的代表作《21世紀資本論》,將成為本年度最重要的經(jīng)濟學著作,甚至將是近10年里最重要的一本。” 另一位諾獎得主羅伯特·索洛的評論也直接給出標題“托馬斯·皮克迪是對的!”而同時,美國保守派則拼命地反駁和批判?;鸾?jīng)理丹尼爾·沙克曼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憤怒指責該書“對金融資本賺取回報的概念抱有中世紀式的敵意”?!督?jīng)濟學人》雜志前副主編克里夫·克魯克也對書中預測未來經(jīng)濟不平等的“可怕”程度表示懷疑。
皮克迪在書中指出,資本回報率總是傾向于高出經(jīng)濟增長率,所以貧富不均是資本主義固有的東西,最富有的那批人不是因為勞動創(chuàng)造了財富,只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富有。也就是說貧富差距在資本主義體系里無法解決。2012年,美國收入最高的1%家庭獲得了全國收入的22.5%,是自1928年之后的最高值。現(xiàn)在10%最富有的美國人占有全國財富的70%不止,比1913年鍍金時代結束時的比例更高。而且其中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的人占有的。在這本書中,皮克迪通過數(shù)據(jù)和模型挑戰(zhàn)了著名的庫茲涅茨曲線。在皮克迪看來,資本主義世界正退回到“拼爹時代”,財富來自世代積累而非勞動創(chuàng)造。
早報記者從中信出版社方面獲悉,對于這樣一部成為暢銷書的經(jīng)濟學學術著作,該社已經(jīng)獲得其簡體中文版版權,所支付的版權費則非常高昂?!?1世紀資本論》簡體中文版將由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巴曙松翻譯,上市時間定在今年秋天。此外,中信出版社也已經(jīng)確定皮克迪將于今年11月來華訪問,與中國讀者見面。
收入不平等問題也是目前中國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中國基尼系數(shù)為0.473,位列全球前列。西南財經(jīng)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diào)查與研究中心發(fā)布的《中國家庭收入不平等報告》則顯示,2010年中國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數(shù)高達0.61,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世紀資本論》一書,對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提供了可供借鑒的重要經(jīng)驗。
柄谷行人評論:現(xiàn)在是新帝國主義時代
在《21世紀資本論》中,皮克迪認為,現(xiàn)在的貧富差距已經(jīng)到了忍無可忍的程度,不平等的狀況好像又回到了19世紀中期馬克思在英國看到的景象。對于資本主義體系這樣一種反復,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在他最重要的著作《歷史與反復》中也有論述。在柄谷行人《歷史與反復》中,他把19世紀資本主義體系稱之為“帝國時代”,現(xiàn)在的資本主義則是“新自由主義時代”(或新帝國主義時代)。對于《21世紀資本論》,身在美國的柄谷行人對早報記者表示,“新自由主義與帝國主義時代一樣具有貧富差距懸殊的特征,這也是新自由主義與帝國主義相類似的一個證據(jù)。”
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的著作
那么,帝國主義究竟是什么呢?列寧稱帝國主義為“資本主義的最后的階段”,也有許多人將帝國主義理解為擴張主義、侵略主義等。但柄谷行人則對帝國主義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基于沃勒斯坦的理論,自由主義是霸權國家存續(xù)的階段,而帝國主義則是隨著霸權國家的衰退,多數(shù)國家為了爭奪下一個新霸權的寶座而進行斗爭的階段。”他還提到,“在現(xiàn)代世界體系中,這樣的霸權國家只有三個,即荷蘭、英國、美國。在這些國家當中,存在著自由主義、帝國主義、自由主義、帝國主義……這樣持續(xù)的反復。這并非線性的發(fā)展,而是一種循環(huán)。一個階段的持續(xù)時間大約在60年,那么每120年就會面臨相似的狀況。 例如19世紀末的帝國主義的發(fā)生,就是隨著英國的沒落,德國和美國開始爭奪下一個霸權國家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成為霸權國家,其后迎來了自由主義的階段。1990年以后,美國經(jīng)濟衰退,不再是霸權國家,下一輪的爭奪戰(zhàn)又開始了——也就是說,帝國主義的時代又開始了。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新自由主義,已經(jīng)與自由主義幾乎完全脫離了關系,應該稱其為新帝國主義。”
現(xiàn)代社會是資本、國民、國家三者的結合,這種結構在自由主義階段發(fā)揮著穩(wěn)定的機能。柄谷行人對早報記者說, “但是,在資本積蓄變得困難的新自由主義階段,國民將被舍棄,也就是說社會福利、勞動者保護政策等將被舍棄,因此必然會造成貧富差距增大,失業(yè)者增加,進而演變成資本和國家獨裁的狀況。這與其說是新自由主義的特征,不如說是帝國主義階段的特征。19世紀末的英國也呈現(xiàn)出這種狀態(tài)。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可以視為是資本主義固有的反復。”
“皮克迪的解釋存缺陷,我們?nèi)匀恍枰R克思”
皮克迪在這本暢銷書的書名中就向《資本論》致敬。作為當今最重要的《資本論》研究者大衛(wèi)·哈維最近也對《21世紀資本論》發(fā)表了看法,他對皮克迪的這本書持保留態(tài)度,甚至嘲弄皮克迪連《資本論》都沒有看過,卻在分析當年馬克思已經(jīng)談論過的話題,更不要說居然在書名上使用“資本論”一詞。
大衛(wèi)·哈維在他的書評中稱,“皮克迪制定的數(shù)學模型掩蓋了它自身所揭示的當下階級政治。”他認為,皮克迪讓不平等問題更加公開,并主張累進稅,但在馬克思那里,這都不是什么新鮮東西。大衛(wèi)·哈維說,皮克迪的論點中存在一個中心困境,那就是對于資本的錯誤定義,因此皮克迪有關于財富和收入差距擴大的解釋是完全失敗的。在大衛(wèi)·哈維看來,皮克迪的數(shù)據(jù)極富價值,但他對于不平等和寡頭傾向出現(xiàn)的解釋則有著嚴重缺陷。“他關于應對不平等的補救措施的建議是天真的、烏托邦式的,他也當然沒有提供一個21世紀資本的實用模型。為此,我們?nèi)匀恍枰R克思,其在當代具有與過去同等的價值。”
在皮克迪《21世紀資本論》英文版出版的同時,多產(chǎn)的大衛(wèi)·哈維也出版了一部診斷資本主義的新作《資本主義的17個矛盾及其終結》,試圖說明資本存在多面性,蘊含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多種矛盾?!顿Y本主義的17個矛盾及其終結》從2008年金融危機的事件說起,大衛(wèi)·哈維指出了當今資本主義體系存在的17個矛盾,他認為應該“把革命性的人道主義與基于宗教信仰的人道主義結合起來”,如此才能對抗各種形式的異化,并從根本上將世界從如今盛行的資本主義方式中糾正過來。
大衛(wèi)·哈維這些年開設了一門讀《資本論》的課程,該課程視頻甚至被放到網(wǎng)上供全世界學生使用?!陡笮l(wèi)·哈維讀〈資本論〉》這本書就是根據(jù)他的課程修訂而成,目前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了該書的第一卷,而第二卷的英文版去年也已經(jīng)在美國出版。對于自己這些年開設的這門《資本論》課程,大衛(wèi)·哈維說, “自1971年以來,我?guī)缀趺磕甓紩淌凇顿Y本論》,甚至一年中講兩三遍,而且是針對各種不同的人群。在過去幾十年閱讀《資本論》的過程中,人類的地理、歷史和社會情況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實際上,我喜歡每年都講授《資本論》的一個原因是,每次我都必須問自己,應該以何種不同的方式閱讀它?它又將帶給我何種之前未曾注意的啟示?在我們這個時代,應該如何運用這一文本?所以在本書中,我也加入了自己關于《資本論》與當今世界的相關性的理解,以及《資本論》文本中最符合時代發(fā)展趨勢的觀點。”
診斷性著作成熱門:資本主義還有未來嗎?
關于資本主義現(xiàn)狀和危機的著作,最近是中文出版市場的一個熱點,一批相關著作陸續(xù)上市。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新作《不平等的代價》,討論的話題與《21世紀資本論》相似,該書中文版日前由機械工業(yè)出版社翻譯出版。事實上,《不平等的代價》一書的寫作,部分正是基于皮克迪的研究,斯蒂格利茨在該書前言中還對皮克迪給予感謝。對于發(fā)展能否解決貧困和縮小財富分配差距問題,斯蒂格利茨和皮克迪持有同樣的觀點,斯蒂格利茨用的是“涓滴經(jīng)濟學(trickle down economics)”不起作用這個論斷,認為社會經(jīng)濟整體的發(fā)展并不必然帶來下層的“脫貧”,相反“聚集到上層群體的財富是以犧牲中下層群體為代價的”。 皮克迪在他的書里說,現(xiàn)在的資本主義越來越像19世紀時期的資本主義,也就是社會流動性日益減緩,財富主要來自于繼承而非勞動。斯蒂格利茨在《不平等的代價》中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說,“(現(xiàn)在)美國可能比舊時歐洲更強調(diào)階級差別。”
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新作
斯蒂格利茨在書中闡述,當今有三大主題響徹全球,“第一,市場并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因為它們顯然既無效率也不穩(wěn)定;第二,政治體制并沒有糾正市場失靈;第三,經(jīng)濟體制和政治體制在根本上都是不公平的。”而斯蒂格利茨的這本《不平等的代價》也試圖解釋這三大主題是如何密切相連的,他說,“不平等是政治體制失敗的成因和后果,不平等也造成了經(jīng)濟體制的不穩(wěn)定,經(jīng)濟體制的不穩(wěn)定又加劇了不平等。”
斯蒂格利茨在這本書中對資本主義并非是完全悲觀的,他認為目前的“資本主義病”是可以緩解的,他也提出資本主義需要改革,比如他提出增加對社會的投資和為普通公民提供更多的保護都將形成一種更有效率和活力的經(jīng)濟,“這種經(jīng)濟與我們一貫宣傳的(價值觀)更為一致,也為社會更廣泛的人群提供更多機會。”在他看來,機會的不平等在美國已經(jīng)到了我們不得不采取一切手段來解決的程度。斯蒂格利茨甚至還提到了美國政治體制改革問題——稍微減少1%群體的政治勢力。
除了斯蒂格利茨的這本書,伊曼紐爾·沃勒斯坦、蘭德爾·柯林斯、邁克爾·曼、格奧吉·杰爾盧吉揚、克雷格·卡爾霍恩五位學者合著的《資本主義還有未來嗎》也十分具有針對性,他們從歷史社會學的視角切入問題,考察宏大的歷史結構性因素和趨勢,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系統(tǒng)性的矛盾和弊病來推演未來,并發(fā)出質疑:資本主義還有未來嗎?沃勒斯坦認為資本主義體系將進入結構性危機階段,最終走向衰亡;蘭德爾·柯林斯著眼于科技更新,推斷中產(chǎn)階級的結構性失業(yè)將使資本主義難以維系;邁克爾·曼將資本主義的未來寄望于社會民主主義式的改良;格奧吉·杰爾盧吉揚否定了蘇聯(lián)共產(chǎn)主義替代資本主義的可能性;克雷格·卡爾霍恩則著重探討未來資本主義出現(xiàn)漫長停滯、改良或被全新制度代替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石劍鋒)
- 責任編輯:邱荔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評論 89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評論 196最新聞 Hot
-
歐盟抱怨:談了兩小時,不知道美國要什么
-
隔空互懟,萬斯批澤連斯基:荒謬
-
“眼下是美國痛感更強、壓力更大,想重回談判桌”
-
“他倆激烈爭吵,姆努欽還被拉出來鞭尸”
-
哈梅內(nèi)伊表態(tài)
-
尷尬!萬斯舉起獎杯,底兒掉了......網(wǎng)友:美國制造?
-
“華裔科學家五年前在美墜亡,與美方調(diào)查有關?”
-
“特朗普,白日做夢”
-
英國人也火大:中國對特朗普的評價,很難不贊同
-
義烏有信心挺過去,心疼美國一秒:他們上哪兒找襪子?
-
美財長污蔑中國“奪走”拉美礦權,中方駁斥
-
果然,又威脅歐洲:中國還是美國?
-
搖擺州共和黨人急死:中國都說奉陪到底了…
-
“美對華牛肉出口停滯,澳大利亞火速補位”
-
“美國客戶急電:SOS!90天內(nèi),能發(fā)多少發(fā)多少”
-
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席卷網(wǎng)絡,爭議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