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什莉·佛勞利:為什么西方左翼憎恨MAGA共產(chǎn)主義?
當上世紀60、70年代的法國哲學家試圖尋找馬克思主義傳統(tǒng)的替代方案(因為斯大林主義似乎已經(jīng)證偽了這個傳統(tǒng))時,海德格爾的思想是一個關鍵的靈感源泉。海德格爾批評西方哲學剝離了世界的意義,為后來的生態(tài)學、后現(xiàn)代主義和后殖民主義思想家奠定了理論基礎。
對于一位追求更深層次、更加根深蒂固的存在形式以抵御自由資本主義膚淺性的左翼人士來說,海德格爾對真實性的關注和對現(xiàn)代性的批判相當具有吸引力。但這也是海德格爾支持納粹主義的理由,他認為納粹主義有能力恢復德國人的在世感。海德格爾相信,個人的生存決心可以被駕馭,以實現(xiàn)人民(the Volk)的歷史命運。
同樣,左翼也越來越拒絕西方社會中的不真實性、消費主義與無根性(rootlessness),并試圖在海外的斗爭中尋找一個真實主體。欣克爾同樣說過,杜金吸引他的地方在于對俄羅斯文化的頌揚,他認為俄羅斯文化是“西方腐朽價值觀的解藥”。在哈茲看來,今天世界上的主要矛盾不在于無產(chǎn)階級對抗資產(chǎn)階級,而是“當權者”與“人民”之間的矛盾。他經(jīng)常使用“土壤”這樣的語言,傾向于支持一個國家中“建立在土壤與根基”之上的運動,尤其反對“外國”或“全球主義者”主子對人民的壓迫。
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德國哲學家,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創(chuàng)始人及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存在與時間》、《形而上學導論》資料圖
與大多數(shù)左翼人士一樣,MAGA共產(chǎn)主義者反西方,批判自由主義與其伴隨的個人主義。他們希望實踐一種建立在共同體之上的本體論——重新思考人作為一種“共同體中的存在”。哈茲認為,“杜金對馬克思主義的貢獻是必要的”,因為杜金明確提出“一個共同體的存在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前提”。事實上,哈茲對海德格爾的批評之一就是其關于人類的概念,此在(Dasein),保留了過多的個人主義可能性。“雖然此在被置于一個既有的共同體之中,作為一個既有的存在視界,它只有通過行使個人意志才能獲得與存在的真實關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令哈茲與著名的女性主義理論家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站在了同一陣營。巴特勒在2021年的一場辯論中以真正的海德格爾風格說道:“我們需要一種激進的社會本體論。為了建立一種完全不同的倫理與政治關懷,我們需要重新思考自我,它的邊界與開放性?!?
然而,這種對個人主義的拒絕,恰恰排斥了馬克思主義中最有力量的部分,也是克服現(xiàn)代左翼過度偏激行為的最有力方式。馬克思主義者的基本觀點之一是,如果個體不自由,那么社會也不會自由。覺醒主義往往主張,個人自由應服從于某些群體身份的利益與訴求;與之不同的是,馬克思主義設想了一個人人可以不受種族、階級或性別限制而蓬勃發(fā)展的社會。在對個人主義的批判中,MAGA共產(chǎn)主義未能理解其聲稱要闡釋的哲學中的一個關鍵原則。
MAGA共產(chǎn)主義令人沮喪之處在于,它對不少問題的認識實際上是正確的。其創(chuàng)始人“屠宰”了自由主義曾經(jīng)不容置疑的“圣?!?,比如歐盟,比如性少數(shù)群體身份的激增,以及令人鄙夷的所謂“職業(yè)經(jīng)理階層”(Professional Managerial Class)對西方左翼發(fā)起的政變,“這個階層是導致共產(chǎn)主義在西方變得不受歡迎的罪魁禍首?!?
因此,奇怪的是,MAGA共產(chǎn)主義者在追隨海德格爾與杜金等思想家的過程中,竟然如此心甘情愿地跳進了浪漫主義且反動的深淵,而正是同樣的深淵造就了法西斯主義。
越來越多的西方左翼也選擇跳進這個深淵。他們也許有足夠清醒的自我意識,不至于被杜金的理論所吸引,但西方左翼偏好將自己的政治主張建立在“他者”——原住民和日益壯大的“邊緣化人群”——的所謂真實性之上,這與杜金對西方自由主義現(xiàn)代性的批判不謀而合。杜金與MAGA共產(chǎn)主義者只不過是有足夠的勇氣幫助人們更好地認清“他者”而已。
盡管如此,在其它地方找尋真實性主體的嘗試依舊顯而易見。今天的西方左翼迷失在一個看似虛假和疏離的世界中,但又看不到改變它的希望,所以他們不斷地尋找與某種“真實”的事物的聯(lián)系。于是,MAGA共產(chǎn)主義者與部分西方左翼人士一樣,沉浸在對哈馬斯的支持中。哈茲寫道:“卡桑旅的戰(zhàn)士們是真正的土地之子。雖然對美國來說為時已晚,但至少在那里(加沙),他們可以踐行自己的理想,趕走無根的世界主義壓迫者?!?
當然,這樣的想法最好被埋葬在20世紀。事實上,就算人們承認MAGA共產(chǎn)主義者尖刻的外表之下有著無所畏懼的深思熟慮,很顯然,這種無所畏懼可能會導致走上最知名的歷史性末路。向我們內(nèi)心最深處的渴望提供聯(lián)系——比如精神上的復魅(re-enchantment)或者所謂“勞動帶來自由”(arbeit macht frei,原為19世紀德國民族主義者口號,后多見于納粹政治宣傳,觀察者網(wǎng)譯注。)——很容易適得其反。即便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深處,這樣的教訓也不應該被輕易遺忘。
(原文發(fā)布于英國UnHerd網(wǎng)站,原標題:“為什么左翼憎恨MAGA共產(chǎn)主義。” Why the left hates MAGA Communism.)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巴勒斯坦總統(tǒng)阿巴斯計劃前往加沙地帶
2024-08-19 06:59 巴以恩仇錄 -
菲海警船非法沖闖仙賓礁受阻后再次沖闖仁愛礁,中國海警:立即停止
2024-08-19 06:56 南海局勢 -
澤連斯基:襲擊俄庫爾斯克州目的之一是設立緩沖區(qū)
2024-08-19 06:56 烏克蘭之殤 -
國安部:境外間諜以“交友”“兼職”為名誘騙學生拍攝涉密照片
2024-08-19 06:50 國家安全 -
菲海警船故意沖撞我海警船,現(xiàn)場視頻公布
2024-08-19 06:47 南海局勢 -
“中國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是我們的頭等優(yōu)先”
2024-08-19 00:04 中國外交 -
“希望能與中國展開更多合作”
2024-08-18 23:58 泰國政局 -
越南公安部長梁三光被補選為越共政治局委員
2024-08-18 23:10 -
李強同斐濟總理蘭布卡會談
2024-08-18 21:52 中國外交 -
“超半數(shù)世界500強企業(yè):AI是風險,而非機遇”
2024-08-18 19:39 人工智能 -
“大難不死”后,李在明成功連任
2024-08-18 18:51 三八線之南 -
“中國這個項目在29國實現(xiàn)雙贏”
2024-08-18 17:10 一帶一路 -
法國著名演員阿蘭·德龍去世
2024-08-18 16:36 -
以色列數(shù)萬人示威:內(nèi)塔尼亞胡,立即簽協(xié)議
2024-08-18 14:45 巴以恩仇錄 -
“若美歐電動車追不上中國,對華加征關稅就不合理”
2024-08-18 14:07 非洲之窗 -
10名公民在黎巴嫩遭以軍空襲身亡,敘利亞:猶太復國主義的新屠殺
2024-08-18 13:39 -
俄庫爾斯克核電站所在城市上空傳出巨大爆炸聲
2024-08-18 13:12 -
被指“參與破壞北溪管道”,波蘭總理回應
2024-08-18 12:01 歐洲亂局 -
泰國國王正式批準,佩通坦·欽那瓦出任總理
2024-08-18 10:42 -
X平臺關閉在巴西業(yè)務,馬斯克和巴西大法官“杠上了”
2024-08-18 10:20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我們很快會看到中國救援隊,而美國卻不見蹤影”
-
離大譜!美防長“迷惑行為”再+1
-
“搶奪中國主導地位,美國快走火入魔了”
-
丹麥忍無可忍,“怎么說話呢!”
-
尹錫悅“最后一搏”?文在寅被控涉嫌受賄遭檢方傳喚
-
《自然》調(diào)查:超75%在美科研人員想“run”
-
果然,“歐盟沒硬起來”
-
美國達美航空一客機與軍機差點又撞……
-
美準空軍部長:中國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
無語!不讓來硬來,還拿中俄做借口
-
美軍飛行員怒了:這是要害死我們!
-
新協(xié)議更狠!“烏克蘭將變成美國的殖民地…”
-
哥大臨時校長將辭職
-
“他在華直播6小時,美國人發(fā)現(xiàn)自己被騙了”
-
回流美國?美車企集體沉默“裝死”:先讓子彈飛一會兒
-
普京強硬表態(tài),點了英國
-